海棠 茶木 悅之
“……我名叫巴里·索托羅(跟隨繼父姓),我現在是一名三年級學生。我媽媽是我的偶像,我的教師是伊布·費爾,我有許多朋友。我的家就在學校附近。我總是和媽媽一起步行到學校上學,放學時則獨自走回家。我希望有一天能當上總統。而現在,我想游覽印尼所有的地方。好了,作文寫完了。”奧巴馬讀小學三年級時,曾在這篇作文中寫下了自己的遠大理想。
現在,在長女瑪麗亞看來,父親奧巴馬的夢想是希望各種族的人不分膚色,親如一家。
40多年前,正在田納西州孟菲斯支持罷工運動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走到他下榻的洛蘭酒店306房間的陽臺上,把臂肘支在欄桿上,陷入沉思。突然,一顆子彈擊中他的頭部。年僅39歲的他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中所描繪的各種族和諧共處的偉大理想,成為未竟的事業。
這位父親的夢想,既是一位黑人領袖的夢想,又何嘗不是這個世界的夢想?
中國男模張亮是一名行走在流行前沿的時尚明星。當被問及如何與兒子相處時,張亮的回答簡單卻飽含深意:“之前大家很難把我與‘父親這個詞聯系在一起。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完全沒有作好任何準備,甚至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只能在摸索中慢慢學習,在分享中陪他共同成長。‘好父親這個詞,我覺得應該是我這一生最大的一個課題。我只想用心去呵護他,讓他勇敢面對以后的生活。”
這位父親的夢想平凡而質樸,確實可以代表許許多多父親的心聲。
從公認的文藝男演員,到自認的自得其樂的“家庭煮夫”,在演員之外,黃磊更享受現在的父親身份。
對于幸福人生的定義,黃磊有著獨特的見解:“有夢想就是一件挺幸福的事,但現在讓我最幸福的則是,和老婆、孩子在一塊兒,跟她們一起發散更多夢想。家庭幸福,其實不單是那塊地兒,也不單是老婆、小孩兒,最主要的是還有自己,能夠守護一個家,守護一份未來。”
永遠守候在家人的身旁,無疑是這位父親最大的夢想。
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王暉或許更能理解人與自然的意義。他的建筑作品鮮明地體現出他崇尚自然的設計特點。
成為父親之后,王暉更加關注自然環保的材料,考慮怎么才能更好地接觸空氣,接觸陽光。他堅持認為,設計應該以人為中心,分析人的需求。在讓房子融入自然的同時,也創造出一個純凈溫暖的家,為孩子成長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
在這樣一位父親的眼中,他希望用自己設計的房子,來守護孩子的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