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美萍
(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近年來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項目任務重且工期較緊,常常因為施工養護不到位影響到了工程質量,特別考慮氣候炎熱、缺少水源的區域,而且常規的灑水覆蓋養護工作難以及時保證養生效果,經過實踐總結形成了預制梁分散噴水養生循環利用施工方法,主要通過排水管分散噴水塑料棚覆蓋養生,梁場循環水溝收集至蓄水池,進行回流重復使用,以解決水源緊缺、氣候炎熱、水分蒸發較快和縮短工期的養生難題。
本方法適用于工程預制梁(箱梁、T梁、空心板等)施工且氣溫保證5℃以上的養護中。
主要是在梁場建設時,根據地形按回字形設置流水溝,控制水溝坡度,保證及時回收養生灑落到地面的水,在梁場四周高程偏低部位設置兩個管槽連接的蓄水池(管槽位置處于兩個水池距底2 m的位置),兩個蓄水池一個作為沉淀池,一個作為蓄水池,其數量根據梁場規模考慮,每20個底??紤]兩個寬3 m×長5 m×深3 m的蓄水池,滿足儲水量。主要目的是解決水源緊缺問題和地形條件復雜難運輸的問題。為保證養生效果,每片梁翼緣板兩側靠下20 cm部位順梁板方向設置分散噴水管道,管道上每間隔50 cm設置散噴頭,可以不間斷進行噴水養護,并進行塑料棚覆蓋,目的為解決氣溫炎熱造成養護水蒸發快和縮短工序轉換時間的問題,同時能保證全方位全角度噴灑到位。
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1)準備工作。
成立養生控制小組,按底模片區進行劃分,每五人一個小組負責20個底模的水管養生,包括水、電、電機、水泵、管道、塑料棚覆蓋、臨時補灑等相關事項。按照每天3片梁,3 d~5 d的養護周期計算,需要15套分散排水管。按照底模布置形式,每10個底模需鋪設1套主管道,并且在每套底模部位預留出水口,用閥門控制。做好排水及水資源循環使用工作。每套底模養護區需根據地形條件設置排水渠,最好將水渠順接到儲水池進行過濾沉淀重復使用。另外要保證水源滿足養護供應。

圖1 施工工藝流程圖
2)場區排水設置。
為保證自流水能順暢回流至蓄水池,整個梁場呈回字形狀,設置20 cm×20 cm的混凝土排水溝,溝底坡度保證流水順暢,按0.3%的坡度考慮,結合場區底座間距,在每相鄰兩個底座中間位置順底座方向設置20 cm×20 cm的混凝土排水溝,然后垂直橫向排水溝設置縱向20 cm×20 cm的混凝土排水溝,將所有橫向水溝鏈接,形成整體排水系統,最后順接至蓄水池。梁場排水系統布設圖見圖2。

圖2 梁場排水系統布設圖
3)噴水管道設置。
對成型并已經拆模的梁板支設排水管道,管道分為梁頂板一道,左右側翼梁板各一道,翼緣板兩側管道比翼緣板低20 cm(采用鐵絲掛鉤綁扎在翼緣板環形筋下部,邊板可以綁扎在防撞墻預留筋下部),管道采用φ50 PVC管道,每50 cm安裝一個噴灑頭,要求具有霧化調節功能,一般市場可以購置金屬和塑料兩種可調節噴頭,建議使用塑料噴頭,減少因銹蝕而產生的堵塞,管道剛性條件較好的,避免彎折。每套管道設置三個閥門并接起來與主管道出水口順接(三個閥門分別負責頂板部位、翼緣板兩側管道的噴灑開關)。
4)調試水泵和管道。
安裝好噴水管道后,要逐個調整管道和噴頭角度和位置,保持兩個連續噴頭孔左右角度保持在15°左右交叉設置,以確保噴灑養生范圍的濕潤,特別是邊角位置。
5)加壓進行噴灑養護。
在水池里安裝揚程20 m以上的水泵,電機功率3 kW以上,以保證噴水壓力,每5個人一個小組,負責20個底座梁板的養護控制,同時進行檢查整修。
6)貼養生膜和覆蓋塑料棚。
養生膜采用塑料薄膜,避免破損、褶皺和脫落。養生薄膜全部覆蓋緊貼梁板腹板位置,確保全部濕潤。塑料棚要采用加厚的透明塑料篷布,全部嚴實將梁板覆蓋住,日常過程中有專人進行檢查塑料薄膜和塑料棚的破損、脫落和漏縫,及時進行整修。
7)自流水的循環回收。
所有噴灑流落的地面水,全部流至橫縱排水溝內,順排水系統匯集于蓄水池,每小組人員除了控制養護閥門、檢查養護設施外,還負責進行排水溝垃圾的清理,確保水溝暢通。
8)檢查記錄。
根據氣溫確定噴灑時間及間隔時間,并進行詳細記錄。氣溫在25℃ ~30℃時,需每小時噴灑一次,每次噴灑時間為35 s~45 s;氣溫在30℃以上時需每小時噴灑兩次,每次噴灑時間35 s~45 s。若風級較大時根據室外蒸發情況酌情增加噴水次數。噴灑時可結合水壓分開進行,先頂板或者先兩側。隨時檢查噴灑范圍內是否全部濕潤,可視情況人工進行補灑。
9)回彈檢測。
根據梁板預制時間,按照3 d的齡期對覆蓋養生的梁板進行強度回彈檢測,3 d若能達到C50混凝土強度的85%(42.5 MPa),即可進行下道工序。
1)采用分散噴水循環利用系統,塑料棚覆蓋養生,大大提升了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使得梁板預制工序縮短2 d~3 d,加快施工進度,減少工期,從而從時間上減少人員、設備等資源的投入。2)采用分散噴水設施對梁板進行散噴養生,減少大量的人員投入,目前每個小組只需要5個人完全滿足養護檢查控制及清理等工作,以前常規梁板養生同樣20個底座梁板養生、檢查及清理需要10個人,對比一個小組能節省5個日工,成本大大減少。3)采用分散噴水和循環用水系統,大量減少施工用水成本,同時減少水車運輸投入,綜合人工、材料、機械的資源配置,每個梁場比以前常規養生模式要節省80萬元。4)采用循環排水溝及水池,使梁場養護地面水集中回流至蓄水池沉淀后,能夠進行重復利用,大量減少了建筑用水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