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東
通過參加一個培訓學習,接觸到了更多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更科學的管理方式,拓寬了視野,使自己能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在今后的教學上,在教研組的組織上、引導上進行調整,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組織水平不斷提高。
培訓學習教學水平反思隨著幾天深入的學習,所培訓的內容越來越新穎,自己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下面就將自己的感受、收獲做出總結。
此次培訓,從教科研的選題與設計研究、班級團隊建設、基于標準的命題研討以及低年段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等方面進行深入地剖析與解讀,讓我對以前的工作又進行深入的思考,對以后的工作產生新的設想與規(guī)劃。
在教科研的選題與研究設計方面,譚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干預性研究及論文寫作的有關問題。干預成果的呈現形式包括論文和實驗報告,如果寫實驗報告,必定有過課題研究,干預性研究要注意:只做“實然判斷”,不做“應然判斷”,盡量避免“可以,應該,必須”等字眼出現,也不要寫成說明文,還要有理論,諸如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思維學理論等,要有引文,有新觀點,有新見解,新方法,有層次性,邏輯的嚴密性,有具體過程,具體數據,有實際效果,格式要符合規(guī)范。在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方面,讓我懂得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而且要有章可循。目前,我校正在開展“五步教學法”課堂模式研究,在得到專家的引領,會使研究方向明晰化,研究過程規(guī)范化,研究策略科學化,無論是研究的方法,還是研究的過程,都會更清晰、更明確。我們可以參照所學內容,不斷調整自己的課題研究,使研究真正出成果,不斷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形成對策,攻克一個個瓶頸。
在小學生習作評價與習作教學方面,林老師給我們做出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闡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過程都是一種寫作,包含口頭和書面的表達和交流,寫作不僅是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活力,更是人生存與發(fā)展的方式和需要,而寫作能力與寫作不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寫作能力不僅是表達能力的訓練。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寫作教學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而不是為完成單元教學任務,完成考試任務服務,寫作教學要把生活和課堂相結合。同時,要以“標”促評,以“標”導教,要用好《標準》,促進習作教學評價改革,要遵循習作過程,關注作前,作中以及作后的能力目標達成,關注習作中興趣、情感,以生為本,用好教材,以能力發(fā)展為目標設計習作教學。
在我校,一直非常重視作文教學,把作文教學擺在一個特有的高度。自2009年,我校開展快樂作文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發(fā)現了一些不足。以前,就我個人而言,對于作文教學存在相當程度的功利心態(tài),總是想一門心思出成績,總是想一口吃個胖子,認為學生寫好作文就是為取得好的成績。而今,我認真反思,認為習作要不斷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字的熱愛,對于生活的熱愛,能用一種陽光的心態(tài)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不斷地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去向身邊的人傳遞正能量。習作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文字表達,也不應該是一種虛偽的情感發(fā)泄,而應該是真情的流露,是童真的直接體現。在高年段的習作教學中,要注意啟發(fā)、引導和鼓勵,徹底摒棄功利的心態(tài)。孩子閱讀水平的高低,孩子視野的開闊程度,孩子家庭的氛圍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寫作,有的孩子能力強,有的孩子能力稍弱,那么,我們對孩子的啟發(fā)、引導和鼓勵就顯得很重要。不要對孩子喪失信心,要一如既往的相信孩子,讓他們逐步的在引導中發(fā)現自我,在鼓勵中實現自我。
在教研組的建設方面,來自東莞的蘇老師和來自廣州的皮老師都帶來了寶貴的經驗。蘇老師從“培、扶、促、跟”四個方面來介紹。培,是教研組建設的基礎;扶,是教研組建設的根本;促,是教研組建設的保障;跟,是教研組建設的有效活動。皮老師則是以“和”為貴,強調首先要和諧共處,全心服務,營造良好的氛圍,其次要和風細雨,交流提升共促發(fā)展,最后要和衷共濟,各展所長,尋求共贏。在我校高語科組,陸續(xù)有新教師的加入,這些經驗都大有裨益。新教師年紀輕,經驗少,對于教育教學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徹。他們在教學中心態(tài)很急,看到學生的落后會不知所措,此外,方法也可能比較單一,不能做到因人而異,多管齊下。因此,我們也對新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與指導,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校在幫扶新教師方面,實施師徒結對子,師傅在教學方法上,在教學經驗上,在教學理念上對土地進行全方面指導與傳授,然后對師傅、徒弟進行共同驗收。此外,我校盡可能的搭建平臺,給年輕教師提供機會,促進他們的成長。我們穩(wěn)扎穩(wěn)打,一步一個腳印,道路雖然崎嶇,但沿途的風景異常美麗。經過互相學習,青年教師得到迅速成長,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在幫扶新教師的同時,還要關注整個科組教師的梯隊建設。中青年教師,經過多年的磨練,已經成長為中堅力量。年長的老師,他們經過歲月的沉淀,教學經驗異常豐富,是一筆難得的寶貴財富。一個團隊,既要有目前發(fā)展,又要有后續(xù)發(fā)展,要有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在梯隊建設上,我們還需不斷地思考。
這次學習,是一次多層次、多角度的學習,通過學習,讓我接觸到了更多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更科學的管理方式,拓寬了視野,使自己能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在今后的教學上,在教研組的組織上、引導上進行調整,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組織水平不斷提高。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水平。更為重要的是,我要把所學內容真正地理解、內化,和科組內老師共同提高,把我校高年級語文科組建設成為一支團結、和諧、高效、教科研能力強和具有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