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芳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小學教育事業也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其發展方向更加趨于科學化、合理化以及現代化。為了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的需求,廣大小學教師必須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充分挖掘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以此達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針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問題展開討論,分析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小學數學教育語言教育問題對策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且語言精練的基礎學科,需要教師通過不同方式方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化的數學語言。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之處,如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定義及數學語言的含義,是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必須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因此,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進行探討和分析,了解其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對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
就當前小學數學語言教育的形勢來看,在很多方面還缺乏規范性、標準性以及合理性,沒有明確教學思路,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形式固化,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得不到培養,更談不上深化教育活動。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加強小學語言教育方面的興趣培養,另外,針對小學數學語言中缺乏的形象性和藝術性,對小學數學語言無法生動靈活表達的情況,應對此進行有效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有效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改善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的問題。
二、如何解決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問題
(一)提高語言教育的規范性和藝術性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要完善小學語言教育,教師就需要提高其規范性。首先,教師在備課或課堂教學活動中,都應力求語言的精練簡短,時刻保持明確的語言思路,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悟書本中的思想知識,通過教師的悉心指導,不斷深入分析,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習興趣的目的。另外,還需要提高小學語言教育的藝術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語言詞匯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活動正常開展。
例如,在解決教學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張圖像中有什么跟數字有關的信息?”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帶有目的性地去觀察圖像,答案也更有針對性,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出現思路混亂的情況。這種引導簡短明了的問題一下子就能夠轉變學生的思維,并在思維轉換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對學生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作業對錯也好,都應通過語言表述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本著面向全體,照顧差異的原則,盡可能多地給予中下游學生一些鼓勵,對優異學生的獨到見解給予表揚,對于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幫助他們,課堂發言時要給予他們鼓勵的目光,再結合教學內容,采取漸進的方式來指出他們回答的不足之處,從而使他們能夠不斷突破自己,積極參與并舉手回答問題。
例如,在學習除法計算時,教師可以出題“64÷4=?”教師可以根據這道題的特點及計算方法,向學生提出:“你們有信心獨立完成這道題嗎?”當學生回答能做到時,教師可以說:“你們太棒了!”這種語言的鼓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師生情感發展,從而達到培養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注重批評語言的幽默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任何發生在自己視野范圍內的事情都比較好奇,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讓他們時刻集中注意力聽講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在批評學生不認真聽講時,要注重語言的幽默性,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提醒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周末或節假日歸校后,學生會上課走神、課堂紀律混亂,這樣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對此,教師可以使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種委婉的批評方式來間接或直接的改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不良習慣。
例如,上課過程中,有學生講話,教師可以說:“今天課堂紀律較好,同學們很安靜啊,第一組的同學保持得最好哦。”如有同學開小差,東張西望,教師可提醒說“小心哦,別把眼珠弄掉了,這樣可不好找哦!”這樣既達到批評的目的,也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
(四)注重生動形象的語言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這樣可以讓學生更輕松、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把數學中一些抽象簡短的定義轉換成生動形象的語言,學生不僅不會覺得難懂,還會覺得很有趣,從而會參與其中,這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尤為重要。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自身特點,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表述邏輯性強且抽象化的數學概念或定義,以此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語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夠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一些不良習性,從而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總之,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語言教育,必須保證語言使用的規范性、藝術性、幽默性、生動性以及形象性,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和幫助,使其能夠提高自信心,提高獨立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冉紅梅.如何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考試周刊,2013,(60).
[2]烏蘭.淺析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挖掘學生學習潛能[J].大觀周刊,2013,(12).
[3]陳艷華.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策略轉變[J].小學教學研究,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