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朋
超聲在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效果
李百朋
目的 探討超聲在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三組患者心臟同步化運動相關指標比較, 左室舒張充盈時間/R-R 間期、LRVPEI、SPWMD、Ts1、Ts2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在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
超聲;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非同步化運動;應用效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 CHF)為臨床較為常見疾病之一, 如何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1]。近年來, 隨著超聲技術的成熟和完善, 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對超聲在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 其中男55例, 女35例, 年齡35~78歲, 平均年齡(55.8±7.6)歲。按照超聲全部心室肌除極過程的綜合波群(QRS)時限情況分為甲、乙、丙三組, 125 ms≤甲組QRS時限值≤135 ms, 136 ms≤乙組QRS時限值≤145 ms, 丙組QRS時限值>145 ms, 每組30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左側臥位, 采用多普勒超聲顯像儀,探頭頻率為1.5~3.5 MHz, 于患者胸骨旁的左心長軸切面鍵索水平進行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的測定, 包括對患者左室舒張充盈時間/R-R 間期、左室、右室射血前時間的差值(LRVPEI)、室間隔和后壁收縮末時間差(SPWMD)、左室內12 個節段心肌收縮達峰時間最大差值(Ts1)、左右室側壁基底段心肌收縮達峰時間差值(Ts2)等各項指標的測定。比較三組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 分析QRS波時限與相關指標之間的關系。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 實施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心臟同步化運動相關指標比較, 左室舒張充盈時間/R-R 間期、LRVPEI、SPWMD、Ts1、Ts2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心臟同步化運動相關指標比較結果

表1 三組患者心臟同步化運動相關指標比較結果
注:與甲組比較,aP<0.05;與乙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左室舒張充盈時間/R-R間期LRVPEI(ms)SPWMD(ms)Ts1(ms)Ts2(ms)甲組3047.2±7.142.7±4.9100.5±15.851.4±6.656.5±7.5乙組3036.9±6.0a48.5±7.2a142.3±22.2a72.5±6.5a73.4±6.7a丙組3031.9±8.8ab57.0±9.1ab180.1±22.3ab79.9±8.1ab82.4±10.2ab
人體心臟功能的正常發揮需要心室同步以及心室壁各個節段保持協調運動, 而相關研究顯示[2],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右心室以及左心室內部的運動體現出非同步化的特點, 使得患者心室壁收縮功能下降, 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 如何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 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應用越來越廣泛[3]。本研究顯示, 左室舒張充盈時間/R-R間期、LRVPEI、SPWMD、Ts1、Ts2與QRS波時限呈負相關,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左室舒張充盈時間/R-R間期越小, LRVPEI、SPWMD、Ts1、Ts2的值越大, 表明QRS 波時限和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 體現出較好的效果。
總之, 超聲在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 采用QRS 波時限和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進行評估, 有利于總體評估效果的提高。
[1] 李東野, 曹廣科, 夏勇, 等.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左心室收縮同步化運動的方法學評價.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08, 21(06):334-335.
[2] 易甫, 劉兵, 沈敏, 等.以心室收縮不同步作為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篩選標準的療效評價.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0, 5(01):111-112.
[3] 陶煒偉, 朱向明.現代影像學技術評價心肌運動同步化的臨床研究進展.安徽醫學, 2010, 21(5):466-467.
2014-05-05]
474500 河南省西峽縣豫西協和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