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連
氟西汀對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程寶連
目的 觀察氟西汀對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8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給予神經內科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服用氟西汀片抗抑郁治療。結果 治療6周后, 觀察組漢密頓抑郁量表總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 生活質量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氟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 可促進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 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
氟西汀;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態;生活質量
腦卒中后患者功能恢復緩慢、康復訓練困難以及病程較長, 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 而抑郁癥狀又直接影響患者的自主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1]。本院內科在常規抗抑郁治療的基礎上, 配合服用氟西汀片治療腦卒中后合并抑郁,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治療80例腦卒中患者, 其中男44例, 女36例, 年齡36 ~75歲, 平均年齡(61.33±4.51)歲;其中腦出血35例, 腦梗死45例, 病灶部位在大腦半球左側46例, 右側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界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 并經1次或2次以上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2]。隨機將8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因和病灶部位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神經內科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服用氟西汀片抗抑郁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 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分別應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神經功能缺損(CSS)評分和Barthel指數進行測評, 6周后,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抑郁狀況、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生活質量的數據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6周后, 觀察組漢密頓抑郁量表總分,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抑郁狀況、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CSS和Barthel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CSS和Barthel評分比較分)
注:同組治療前后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項目觀察組(n=40)對照組(n=4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HAMD25.63±7.596.27±3.15ab26.33±8.149.58±4.31 CSS17.88±8.037.36±2.91ab18.07±7.9412.37±3.51 Barthel43.64±7.3864.25±11.62ab45.11±6.9355.36±9.83
腦卒中常常造成大腦皮層和皮層下結構的神經細胞變性、軟化、萎縮等, 故易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從而導致抑郁[3]。
氟西汀是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型的抗憂郁藥, 在多項針對抑郁癥患者進行的對照臨床試驗中, 以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作為評估工具, 已經證實氟西汀對抑郁癥有顯著療效[4]。本研究中80例病例均來自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 通過治療前后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神經功能缺損(CSS)評分和Barthel指數測評比較, 可以看出配合服用氟西汀片進行治療的患者, 在連續治療6周后, 患者的抑郁量表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Barthel指數均有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 氟西汀是一種較理想的抗抑郁藥物, 對腦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緒和神經功能缺損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結合腦卒中神經內科常規藥物和康復治療, 將對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態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1] 王劍, 符秋紅.氟西汀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總體康復的影響.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1(03):23-24.
[2] 和紅霞.鹽酸氟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臨床療效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1(14):87-88.
[3] 高秀菊.氟西汀對腦卒中后抑郁癥狀、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經功能的影響.中國臨床康復, 2010, 16(1):12-13.
[4] 席一榕, 樹鳴霞.氟西汀治療33例腦卒中后合并抑郁的療效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10):119-120.
2014-06-05]
476625 河南省永城市黃口衛生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