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京玲
摘要:承認女性在室內設計歷史敘事中的地位對該學科自身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從女性室內設計相關出版物及文獻的角度出發進行了回顧與探討。第一類是對從事設計的女性的綜合評述,包括建筑師,工業設計師,紡織設計師,時裝設計師,裝飾藝術家和室內設計師等。第二類由那些批判室內設計史當前狀態的出版物組成。第三類分組包括具體的個案研究,不僅為分析提供了較大深度,也給將來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法論。帶著確定主題和主要問題的目的,作者對有關文本進行了內容比較和深入探討。
關鍵詞:設計藝術;室內設計史;文化敘事;女性話語
中圖分類號:J50文獻標識碼:A
隨著女權運動在過去的幾十年的成長和發展,許多學者重新審視了女人們在自己學科中所扮演的角色。承認女性在室內設計歷史敘事中的地位對室內設計學科自身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對女性在室內設計史上地位的探索將會超越學科的界限,對女性研究這門相對較新的學科也有極大的幫助。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認識和分析那些參與到學術研究新領域——女性、設計、從事設計的女性——的出版物。下面的文獻回顧將出版物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對從事設計的女性的綜合評述;第二類由那些批判室內設計史當前狀態的出版物組成;第三類分組包括具體的個案研究,不僅為分析提供了較大深度,也給將來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法論。帶著確定主題和主要問題的目的,作者對有關文本進行了比較內容分析。
一、關于女權主義的文獻
以下所討論的大部分文獻都得益于琳達·諾克林在1971年寫的那篇有重大影響的論文。她似乎在歷史上最合適的時機——也就是,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浪潮的高峰期——問了一個決定性的問題。“為什么迄今為止沒有出現過偉大的女性藝術家?”[1]這句話引用自同名文章,在這句話中,諾克林質疑了當前被學術建樹所接受的歷史研究方法論的規范質量。西方白人男性的觀點被無意識地認為是唯一觀點,其觀點的價值和有效性特別有趣。從女權主義的方法上看,諾克林解構了藝術歷史學家定義或優先考慮“偉大”藝術家的方法。在由男性撰寫的專題著作中,這個術語和一些享有特權的名字(大多數情況下是男性的名字)聯系在一起。諾克林提議,這個現象暗示了男性的能力或權利,甚至可以不用任何說明就可確定人類存在中最形而上學的參數。
二、女性室內設計現狀的綜述和批判
正如預料的那樣,對諾克林的學術挑戰的最初反應引發了一系列的關于從事設計女性的歷史綜述。杜布瓦發表會議發現的同年,蘇珊娜·托雷(1977)發表了《美國建筑中的女性角色:從歷史及當代的角度看》,這是一篇展示型文獻,由紐約建筑聯盟贊助。格溫多琳·賴特,德洛麗絲·海登和朱迪斯·派恩等共同撰稿者敏銳地洞察了女性在建筑行業中作為設計師、作家、評論家和理論家所參與的活動,以及她們和社會歷史的關系。托雷在關于建筑專業的女性經歷方面寫過一篇很好的綜述,名為《建筑學中的女性》。保拉·巴克斯特于1991年發表了《室內設計綜述的三十年發展》,這篇論文似乎有點超出了此次討論的范圍。巴克斯特是最早的評估室內設計綜述的學者之一,這時,諾克林在1971年發表的論文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她回顧了一些參考資料,調查綜述,歷史文本,生活化的出版物,手冊,和專題著作。但是,只有在專題著作的部分才提到從事設計的女性這一話題。在這一部分開頭,她就承認安斯康姆的作品是“有利于詳述女性在設計上,包括室內設計上經常被人忽略的貢獻的少數作品中的其中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部分的剩余文字幾乎都只在談論男性設計師的專題著作,包括比利·鮑爾溫,唐納德·德斯基,馬克·漢普頓,大衛·希克斯,以及EW戈德溫等。第一篇專門講女性室內設計師的調查綜述是由一位設計從業者,而并非專門的學者撰寫的。貝弗莉·拉塞爾(1992)把她的書《設計中的女性:當代美國室內裝飾》分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室內設計專業的簡單歷史回顧和對它當前狀態的綜合分析。第二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包括了一系列當代女性設計師的迷你傳記。她在書中的第二部分推翻了自己的意圖,因為她在分析時采用一種傳統的偏向男性的評判標準。在《設計中的女人:性別、性和室內設計,1890-1940》中,彼得·麥克尼爾(1994)認識到目前仍然沒有關于室內設計專業發展的嚴肅的學術研究。據麥克尼爾所說,許多“現代主義的”問題束縛了學者們對于裝潢師的興趣,這些問題包括:業余和專業間的模糊界線,女性和家庭生活(私人領域)間的關聯,對色彩的廣泛運用(對女性氣質的構建),以及設計和女性消費者間的關系。麥克尼爾的文章意義重大,因為他具體地向歷史話語中介紹了室內裝潢師。裝潢師第一次受到了學術上的關注。在20世紀結束之時,派特·柯卡漢姆和潘妮·斯帕克(2000)發表了《美國的女性設計師,1900-2000》[2]。這本出版物受到巴德設計研究院的展覽的啟發,是一篇優秀的綜述,聚焦于20世紀美國女性設計師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在室內設計方面,柯卡漢姆和斯帕克特別努力,編入了一些受過建筑學訓練的個人,如馬里恩·馬奧尼,瑪麗·簡·柯爾特和茱莉亞·摩根,以及一些室內裝潢師,如埃爾希·杜·沃爾夫,弗朗西斯·埃爾金斯,羅斯·卡明等。她討論了那些為大公司(例如,根斯勒,SOM,和諾爾)工作的女性和那些自己成功地開創被國民認可的公司的女性,例如,伊娃·馬多克斯和克勞達芙。
三、女性設計師個案研究和傳記
這部分的第一篇文章是由先驅潘妮·斯帕克所撰的“埃爾希·杜·沃爾夫于1913年所寫的《高品位住宅》(原書名為House in Good Taste)中‘理想的和‘現實的內飾”。斯帕克(2003)分析了埃爾希·杜·沃爾夫的《高品位住宅》中的照片,注意到他們可以分為兩類。陳列室十分理想化,而實際上“住進去”的房屋卻很現實。斯帕克將珍·鮑德里亞關于“模型”和“系列”的觀點運用為分析杜·沃爾夫文本的一個框架。室內設計模型可以被復制,因而變為一系列的設計。斯帕克注意到她們將永遠成為這個系列的一部分,因為一個房間的設計存在許多變量。她也指出,杜·沃爾夫強調住宅的內飾,這和她的商業空間是相對的,因為她想維持一種業余的基調,以及一種提高讀者自信心、讓讀者認為自己也能做到。《女性們的地位:建筑和設計 1860-1960》(2003)是聚焦于個案研究和女性個人傳記的一系列文章,其中的那些女性以制作人,消費者,顧客,合作者和評論員的身份與建筑和設計相互作用。作者們將性別、品味和消費問題化,并將其作為學習身份的一種方式。這里的概念包括分離的領域,品味價值的相對性(階級和經濟地位),消費者的權威,空間性的后現代解讀,身份、物質文化、空間和地方的關系——所有這一切都模糊了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界限。最終,這份文本贊揚了女性的介入,并對她們創造性的工作給予了認可。和男性的相比,在女性文化的背景中產生的工作會有不同的美學價值和優先考慮。麥克拉和斯帕克緊隨其后,發表了《室內設計和身份》(2004)[3],這是第一篇聚焦于室內設計專業的文章。盡管個別條目涵蓋了許多話題,但其中兩個特別分析了室內裝潢師的作品,分別是來自英國的南希·蘭卡斯特(1897-1994)和美國的埃爾希·杜·沃爾夫。據斯帕克所說,這些文章試圖滲入“復雜的美學和內飾的符號世界,因為它已被從18世紀直到現在的國內國外、英國美國、職業和業余的設計師所建造出來。”就像這些英國學者的其他文章寫的那樣,身份成了首要關心的問題。人們通過對某一空間的裝飾,表達他們的個人身份;隨后人們會為那些使用這一空間的人構建身份。作者們試圖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物質文化和性別在理論框架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目前我們所缺少的是對室內設計專業的女性所進行的真正的學術研究。21世紀對室內設計歷史學家們提出的挑戰令之興奮不已。他們有機會“重寫”該專業的歷史,不僅是為了無可非議地將女性包含在內,也是因為有關女性,家庭領域,公共領域,實物和社會條件間關系的豐富的信息將浮出水面。在20世紀有限的研究中,現代主義研究將女性經歷排除在外,僅僅特別關注了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沖突。當室內設計通過確認其知識架構、嘗試定義其專業存在時,學者們不能忽略女性在專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責任編輯:帥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