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從自身利益出發,給國際社會量體裁衣,通過法律虛無主義和單邊強權,令全球混亂版圖日益蔓延……”這一言論出自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24日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上的講話。
這篇講話的語氣之重、用詞之狠、斗志之盛,實屬近年罕見。其實,仔細品讀便會發現,在不遺余力揭批美國的同時,普京講話也流露出一些耐人尋味的弦外之音……
批美并不意味拒絕對話 “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成立于2004年,創辦單位包括俄羅斯新聞社、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等。成立該俱樂部是希望加強俄羅斯同外國政治家、學者、記者的對話,增加一個向外界傳遞俄羅斯聲音的平臺。普京非常看重“瓦爾代”這個話語場,從2006年起,他每年都去和俱樂部參與者見面,也沒少在那里發表引人注目的言論。但今年的激烈程度,確實令人咋舌。
普京是在本次年會的最后一天發表講話的,當天會議的主題是“世界秩序:新規則還是沒有規則的游戲?”普京借題怒斥美國不講規矩搞亂世界,他說:“宣布自己是冷戰勝利者的美國自信地認為,(重建國際關系)根本不需要。美國試圖按照自己的興趣重塑整個世界,在國際關系中犯下許多錯誤,這是暴發戶的做法。”
整篇講話中,在外交場合少見的強硬措辭比比皆是。面對普京毫不掩飾的咄咄逼人架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珍·普薩基次日回應稱:美國不尋求與俄羅斯對抗,但是,如果涉及歐洲和北美安全所依賴的原則,美國也不會退縮。
在普京犀利言辭的反襯下,美國這一反應似乎太過理性,讓人不禁聯想:日前,奧巴馬總統將俄羅斯同“伊斯蘭國”、埃博拉病毒相提并論,稱其為全球三大威脅,難道美國方面感覺這話刺激了普京、現在想緩和氣氛?的確,普京并沒有關閉與美國的對話大門。他在抨擊美國“單邊強權”、“霸權追求”之余,也暗示:俄羅斯和美國應到此為止,和其他大國一起坐下來按照“多極化”模式重新設計全球管理體系,否則未來就有可能發生嚴重沖突。
這就是普京Style的對話“邀請”——硬邦邦、冷冰冰,他重申了俄羅斯有意與美國合作,但前提是美國得承認世界多中心化、得修正自己的外交政策、得就新的游戲規則與外界達成共識。
所以,痛批歸痛批,批完了照樣跟你對話——這就是普京對美國的態度。而讓美國比較郁悶的是,它眼下還真做不到徹底無視普京以及他所領導的俄羅斯,因為有太多的全球事務需要美俄的合作。
對歐洲國家或使出“懷柔”政策 普京在“瓦爾代”俱樂部的講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把全部的不滿與“怨氣”都撒向了美國,沒有捎帶著批一下同樣制裁俄羅斯的歐洲國家;并且他還重申,俄羅斯將繼續向歐洲伙伴國家提供天然氣。普京對美國與歐洲國家的態度可謂涇渭分明!再聯想9月初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的直率表態——美國造成了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矛盾升級,便讓人不難預判:今后一段時間,俄羅斯將區別對待美國與歐洲,會對歐洲國家使出“懷柔”政策,此舉一方面能讓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日子好過些,另一方面也會產生離間效果,達到“拉歐打美”的目的。畢竟在對待俄羅斯的態度上,歐洲與美國有著天然差距。西方集團本不是鐵板一塊,之前俄羅斯已經在拿日本試水,欲突破西方的對俄“包圍圈”了。
事實上,最近歐洲國家對俄羅斯態度的變化,也是讓普京講話底氣更足的原因。10月中旬,歐盟駐俄羅斯大使維烏薩科卡斯說,如果烏克蘭東部局勢緩和,歐盟方面的條件得到滿足,歐盟將考慮取消對俄制裁……無論最終制裁是否取消,這話都透露出了重要信息:隨著氣溫的降低,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有所升溫。
未來,同樣將受到普京優待的,還有以中國為首的非西方伙伴。“雙頭鷹”在西方受挫之時,總會在東方尋找慰藉:5月間,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大額天然氣合同;10月里,又簽了包括金融、能源、投資、經貿在內的40多項合作文件。與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合作,會最大程度地抵消西方對俄施加的“史上最嚴的經濟制裁”。一直喜歡刻意強調自己是歐洲國家的俄羅斯,永遠不會放棄歐洲,但是,“世界東方”在俄心目中的分量會越來越重。(吳學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