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春夏之交,中日全面戰爭呈現一觸即發之勢。意大利駐華大使、法西斯黨員卡羅·福馬卡利認為中日一旦開戰,勢必禍及意大利租界,于是急電墨索里尼,要求加派軍艦和陸軍來華,以增強意大利租界的防御力量,這個請求最終獲得批準。在意大利本土派兵前,中日已全面開戰,天津的意大利兵營于8月6日向上海和漢口緊急派遣了30名軍人,以保護當地的意大利領事館。同時,莫瑞特上尉指揮的“雷班托”號布雷艦和德·萊奧納爾迪斯中尉指揮的“卡羅托”號內河淺水炮艇也出現在上海黃浦江江面。
8月27日,意大利巡洋艦“蒙特庫科利”號載著幾百名陸軍官兵從東非殖民地厄立特里亞起航,9月15日抵達天津,此時天津已被日軍占領。在完成運兵任務后,“蒙特庫科利”號又駛往上海,不知什么緣故,9月27日和10月24日,日軍飛機兩次轟炸了“蒙特庫科利”號,導致一名艦上水兵死亡,數人受傷。為此,意大利政府向日本提出了抗議,東京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1937年底,“蒙特庫科利”號奉調回國,其“姐妹艦”“巴特羅梅奧·科雷奧尼”號替代它前往中國執行護僑任務。在1937年,意大利陸海軍投入到中國的總兵力達到1200人。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即,1939年9月5日,“巴特羅梅奧·科雷奧尼”號被調往歐洲,一些在華意大利特遣部隊也隨船回國,但仍有相當規模的意軍留在中國,其中軍艦“雷班多”號和“卡羅托”號停泊在上海。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參加二戰,7月,意軍在東非向英屬埃及發起攻勢,結果連吃敗仗,由于英軍封鎖了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蘇伊士運河,為防止東非殖民地陷落后,意大利艦船被英國俘獲,意大利海軍司令部命令馬薩瓦基地的艦只駛往遠東。1941年2月,就在東非港口馬薩瓦被英軍攻占一個多月前,三艘意大利軍艦開向中國,其中“厄立特里亞”號和“拉姆-1”號到達上海和天津,而“拉姆-2”號在馬爾代夫海域被英聯邦的新西蘭巡洋艦“利安德”號擊沉。摘自《老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