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對軍事飛行的直接影響就是能見度降低。能見度降低首先影響軍用飛機的正常起降,特別是降落階段。較早期的軍用飛機,必須滿足相當大的能見度才能安全降落。低能見度導致飛行員視線模糊,不能有效辨別地表障礙物、助航燈光指示等,從而造成飛機偏離或沖出跑道等潛在風險,可能導致嚴重安全事故或隱患。
在低能見度條件下降落,是導航、著陸系統和飛行員響應、處置互動的過程。導航引導系統如果在水平和垂直精度上能夠達到要求,就不需要飛行員介入,但是大多數引導系統還達不到這個程度,或者可靠性沒有那么高。所以,通常在低能見度條件下降落的過程是,通過引導系統將飛行員引導到距離機場跑道一定范圍內,然后依靠飛行員目視降落。引導的精度越高,相對于跑道的偏差就越小,那么需要飛行員自己處置的量就小,飛行員就可以在能見度較低的地方安全起降。當然,這還與飛行員訓練水平和飛機低空響應特性有關,相同的引導系統下,發達國家的飛行員能夠照常訓練,而訓練水平較低的飛行員只能望天興嘆。起降性能優越的三代機可以順利起降,而一些二代機則很難完成。目前各國飛機廣泛使用的微波著陸引導系統能確保第三代作戰飛機在能見度為數百米的情況下安全著陸。
為了提高低能見度條件下的飛機起降能力,目前不少新型戰機安裝了先進的導航和著陸系統,例如儀表著陸系統、微波著陸系統和衛星導航著陸系統。最先進的著陸系統相當于甚至超過民航IIIC盲降系統的水平。也就是說,“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憑借盲降引導可自動駕駛安全著陸滑行。
目前,美國正在研制的聯合精密進近和著陸系統(JPALS)是一種以GPS為基礎的自動著陸/艦裝置,垂直精度可達0.3米,大大高于民航的三類盲降系統所要求的指標。2011年7月2日一架裝備有相關設備的F/A-18D戰機在“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上實現無人控制的自動攔阻降落。2013年X-47B無人機進行的自動著艦試驗也應用了類似系統。這類系統已完全可以不需飛行員介入,與能見度已沒有任何關系。即便如此,人們更相信自己。所以不需飛行員介入的盲降系統,目前尚未推廣。(張亦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