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父母手中繼承社會地位、財產等的“世襲制”正在日本蔓延,無論是政客、商人,藝人、運動員還是學者,諸多職業里子承父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近來,世襲觀念在日本不斷加深。今年3月6日,寺田逸郎成為日本第18任最高裁判長,而其父寺田治郎曾任第10任裁判長,這是日本史上第一例父子裁判長。日本的裁判所與國會、政府并立,擁有強大的國家權力,最高裁判長即為裁判所的最高領導人。這一位高權重的職位竟然出現了父子兩代人任職的情形。
盡管親子兩代人從事相同職業也不被法律禁止,但在2009年的日本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與民主黨還是制定了限制世襲的政治公約。畢竟國會議員作為立法機關的一員擁有一定的權力,如果這種權力一直留存在特定的家族內,毫無疑問會引發人們對“政治公平”的質疑。然而2012年,自民黨徹底背棄了世襲限制共約,前首相福田康夫和前干事中川秀直的兒子均當選議員。從這一點來看,世襲還是得到了一些公民的支持。
日本《AERA》周刊在多個領域針對世襲進行了調查。在日本現任國會議員當中,子女、孫輩、其他血親或配偶接手其政治地盤的有127人,其中眾議院101人,參議院26人,占國會議員總數的17.6%。在商界子女繼承家業的例子自不必說,國考不合格就無法繼任的官員家庭和身體條件不優秀就成不了大氣的運動員家庭也出現了此類情況,近來就連美食家也開始搞世襲了。
早稻田大學教授橋本健二對貧富差距和社會等級很有研究,對于日本裁判長的世襲現象,他指出:“我覺得這種現象非常危險。來自同一個家族的人在司法判斷上容易持有相似的價值觀,可能會加劇司法僵直化。”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石田浩與其他幾位學者一起,以10年為單位,對日本1955年起的社會封閉性進行了持續測定。調查結果顯示,近年日本的“上層白領”與“普通藍領”階層的封閉性持續偏高。石田指出,在社會兩極的世襲傾向慢慢增強的同時,人們逐漸對這種現象習以為常,慢慢失去了對不公平的不適感。
人們對世襲的遲鈍也體現在對貧富差距的態度變化上。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調查發現,2007年有74.8%的被調查者認為社會收入差距過大,2011年這一比率下降至60.5%。而在這4年間,日本國民的實際收入分配差異(即基尼系數)幾乎沒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社會科學研究所的有田伸教授分析道:“這是因為對收入分配差異持肯定態度的人有所增加,整個社會對收入差距的排斥變弱了。”摘自《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