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財力來看,以房地產為主業的綠地集團位列世界500強企業,可謂真正的財大氣粗。綠地收購上海申花隊后,球隊新賽季改名為“上海綠地申花”,或許這將是這支上海灘傳統豪門的命運轉折點。
“燒錢”不手軟
距離球隊上一場客場贏球已經有848天。8月18日,上海綠地申花隊客場憑借恩里克的一粒進球,以1比0戰勝大連阿爾濱隊。雖然僅是一場小勝,但這對于綠地申花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是本賽季客場的首場勝利。作為一支和中國職業足球一起成長的老牌勁旅,此前兩年多時間里的33個客場,球隊被上海灘不勝的尷尬籠罩著,這場贏球讓隊員和球迷都可以長舒一口氣。
這場比賽中,進球的恩里克剛剛加盟上海綠地申花隊沒多久。從比賽情況來看,間歇期引援算是初見成效。在全年中超長達40多天的間歇期里,燒錢最猛的球隊不是廣州恒大淘寶,而是上海綠地申花。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期間,綠地申花投入了6500萬元轉會費簽下阿根廷前鋒盧卡斯·比亞特里與巴西前鋒保羅·恩里克,其中前者轉會費為275萬歐元。后者轉會費為500萬歐元。同時綠地申花將哥倫比亞射手魯伊斯轉出,收獲轉會費145萬歐元。這樣算下來,二次轉會期間綠地申花總計花費了630萬歐元,這樣的引援“大動作”冠絕整個聯賽。
從財力上來看,上海綠地申花燒錢猛過廣州恒大淘寶并不讓人意外。7月7日,綠地集團公布半年度經營業績,今年上半年實現業務經營收入17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其中,作為主營業務的房地產實現預銷售金額835億元,預銷售面積789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32%、16%。

國有資本占46%的綠地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截至2013年)唯一一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上海市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2013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359位。
去年,綠地集團以53%的驚人增速在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額1625億元,排名全國行業第二,“挑戰”著行業龍頭萬科。綠地集團全年業務經營收入超過3300億元,較上年增長33%,利稅總額超280億元,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年末總資產近3400億元。2013年全年,綠地集團實現預銷售面積超1660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38%,榮膺全國第一名。
近一年來,要趕超萬科的綠地在資本市場以及海外市場頻頻動作,在實現借殼赴港上市后,日前又成功借助金豐投資登陸A股。在土地儲備方面,上半年綠地新增土地儲備42幅(其中一、二線及省會城市占比超過80%),土地面積7123畝。海外市場方面,今年上半年綠地新進入英國倫敦、馬來西亞新山、加拿大多倫多、法國巴黎等4個城市進行投資,美國、馬來西亞的等多個項目入市銷售。此前綠地就對外透露,2013年實現海外業務收入30億元人民幣,今年綠地將目標調增至200億元,明年則指向400億元。
里子和面子
在綠地集團這個上海市屬企業經營全面開花之時,上海申花足球隊卻一直在等待援手,在2013年飽嘗“命運多舛”的滋味。上海申花和北京國安一樣,是一支伴隨著城市二十年的傳統球隊,但生存卻是一個無比現實和殘酷的問題。在2013年賽季,申花帶著被扣除6分的“包袱”完成了保級使命,并在聯賽中獲得第八的名次。但2013年底卻傳出消息,過去二十年聯賽主場從未離開過上海的申花隊,卻正在秘密運作一項主場搬遷計劃,在2014年賽季聯賽中,申花的中超主場將會搬遷至云南昆明拓東體育場。
在2013年賽季中,申花過得十分艱難。聯賽倒數第二輪那場著名的對長春亞泰的比賽中,上海申花在保級無虞的情況下以2比1主場戰勝長春亞泰,險些將對手推進降級深淵。賽后,申花的公平競賽精神,也得到了全國足球圈上下的一致好評。但那場比賽賽前,上海申花的俱樂部賬面資金已經緊張到了極限。
與生存有關的經濟危機,成為了申花2013年賽季遭遇的最大困難,一位俱樂部高管曾經回顧了這一年的心路歷程:“每天只要手機一打開,要錢的電話就來了,發工資要錢、發獎金要錢、中外經紀人幫外援要錢,球隊客場差旅費和各種開銷也要錢。雖然一直說,2013年賽季的申花體現出了申花精神,但這個申花精神的背后,俱樂部為了度過這一年,究竟付出了多少,卻是外面的人們所根本無法想象的。”雖然申花內部遷至云南采取了三緘其口的態度,但消息傳出云南方面和申花已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甚至有消息稱,為了表示誠意,對方已將一筆3000萬元的訂金打入申花的賬戶,而這筆預付款也在當時極大地緩解了申花的經濟危機。
在今年1月初的上海2014年體育工作會議上,相關領導表達了必須讓上海申花留在上海的意愿。終于,上海申花遷往云南的傳聞在1月底落幕。除夕當天,綠地集團官方網站正式宣布和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簽署資產轉讓協議,朱駿退出申花俱樂部。綠地集團在官方網站中寫道:“與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簽署資產轉讓協議,綠地集團將接手申花足球俱樂部資產,相關具體方案還將于近期上報中國足協。”朱駿和上海廣電、上海文廣、上海電氣、黃浦區國資經營總公司、上海廣電信息有限公司五大申花老股東達成協議,轉賣了手中持有的28.5%申花股份。隨后,這五家擁有申花全部股份的股東將申花轉讓給綠地集團,上海申花又重新回到國企的懷抱。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曾經說過,綠地有一個發展理念,“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某種意義上說,綠地收購申花和這個理念完全契合。綠地集團作為僅次于上汽集團的上海第二大市屬企業,從上世紀90年代初做動遷房、后來做舊城改造,再接著是在全國做商品房、大型綜合社區和城市綜合體,2011年開始布局全球房地產,到地產之外進入煤炭、汽車、金融等領域,張玉良從來沒放棄任何一個快速做大的機會,在國有控股的體制下,實施了靈活高效的市場化運營機制,將管理模式、決策機制、用人機制和收入水平完全市場化。“綠地的成功經驗是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場和社會需要的事。”而對于收購上海申花,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接受采訪時曾意味深長地表示:“上海足球需要綠地時我們會盡全力支持,并一定會給上海爭光。”
暗中較勁
收購上海申花之后,張玉良曾表示,他愿意為社會的需要去發展足球產業,而且他特別學習了許家印對恒大的管理方式。當年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成立廣州恒大俱樂部時曾表態三五年稱雄亞冠,而張玉良則表示想要上海綠地申花在三年的時間內為上海球迷獻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盡管綠地在投資足球后多次表示不會和恒大“比”,但暗中較勁的痕跡還是無處不在,“三年稱雄”的決心和當年許家印的表態也如出一轍。
作為大型房地產企業,足球對于綠地集團來說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綠地和陜西浐灞俱樂部進行合作,成為球隊胸前廣告贊助商和球隊冠名商,雙方的合作持續了一年半時間,綠地也掏出了數千萬元的現金。
在投資足球之前,恒大和綠地在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力相去甚遠。如今的綠地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市,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樓近一半來自綠地集團,同時綠地集團在能源、金融、商業、汽車服務等產業也具有較大規模,投資足球收獲的品牌效應將會呈幾何級放大。
從球隊情況來看,因為球隊轉讓等問題,上海綠地申花沒能利用好冬季轉會期,在聯賽開始前才匆忙買了幾個人,這導致球隊陣容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短板。而在綠地收購申花之前,申花已將隊內幾名大牌球員王大雷、戴琳、宋博軒悉數賣給了其他中超球隊。聯賽前14輪,綠地3勝6平5負僅積15分,排在第11位,而成績不佳的主要原因便是火力差,14輪只進14球。俱樂部董事長吳曉暉表示,盡管上半賽季球隊的表現并不好,但俱樂部并沒有改變本賽季“保八爭六”的目標。“我相信球隊在下半賽季能表現出好的狀態,這只是我們綠地申花的第一年,三年之后我們一定會給上海球迷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年后,上海綠地申花能否如愿目標實現中超冠軍、亞洲冠軍的設想,現在還難以簡單下定論。但從張玉良的言論可以看出其的決心:“目前上海足球與上海地位以及國際影響力都不符。上海足球需要綠地時我們會盡全力支持上海足球和上海體育事業,并一定會給上海爭光。就像綠地企業為上海、為中國爭光。”
立足上海灘二十年的上海綠地申花,2014年或許正是這支傳統豪門的命運轉折點。而對綠地集團來說,投資足球的未來是像恒大一樣名利盡收,還是如之前一些企業般成為中國足球的匆匆過客,仍是個未知數。
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發展歷程
2014年3月5日:中國足協在官方網站發布“關于批準上海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通告”,上海綠地足球俱樂部正式獲得了2014年中超聯賽參賽資格。
專業隊時期
1951年成立華東足球隊
1953年更名為華東體訓班足球隊
1954年10月更名為上海體育學院
1958年更名為上海市足球隊
職業隊時期

綠地集團重點產業鏈結構
綠地集團是中國綜合性地產領軍企業,其產業形成了目前“房地產主業突出,能源、金融等相關產業并舉發展”的產業布局。

綠地集團發展模式
超高層地標模式:指推崇建設40層以上、高度100米以上,并且能夠充分體現該城市或地區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性建筑物。
產城一體化模式:指建設的城市綜合體應當融合經濟、金融、信息、貿易、生態、生產、生活、服務、教育、文化等多元功能,尤其是產業與生活服務功能,強化城鎮在區域性產業與生活服務中心的作用。
開發規模:超過17個3000萬平方米
綠地商業地產已建成近3000萬平方米,約2000萬平方米的在建量,在建超高層棟數已經超過了17棟。在建和已經運行的酒店超過60多家。開發項目遍及全國25個省70座城市。
發展規劃
未來布局:1.加速西南布局:綠地集團以云都會、香樹花城等項目加速西南戰略布局。
2.國內轉型,海外深耕:綠地世界500強排名上升至268位國內轉型海外深耕。
自持物業:350萬平方米
綠地集團今后將繼續開發大型綜合體和超高層建筑,目前綠地集團自有商業物業已超過350萬平方米,開發規模超過2000萬平方米,并在南昌、西安、鄭州、北京、廣州等地投資了“綠地中心”系列超高層項目。
投資海外:韓國濟州島:4月30日綠地集團首個全資海外項目——位于韓國濟州島的健康旅游城住宅項目啟動首批產品交付,這也是近年來第一個交房的 “中國制造”海外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