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入主廣州恒大一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憂。在許家印拍手歡迎馬云的同時,宋衛平卻憤憤不平地謾罵。馬云的移情別戀,在一定程度上映襯出宋衛平的第三者的尷尬,在房地產行業危機四伏之際,宋衛平忍痛變賣了綠城房地產。斷臂求存戲碼似乎還沒有結束,近日有傳聞認為宋衛平似乎有意變賣綠城足球俱樂部。一個在風雨飄搖的職業足球環境下,執著了十六年之久的球隊,其中又有哪些無處訴說的悲涼故事?

藍城起航 足球何去何從?
2014年5月,一個晴朗的午后,杭州黃龍酒店三層會議大廳里人頭攢動。這正是融創中國收購綠城的發布會現場,在發布會上一反英雄落幕的悲涼之情,熱情的宋衛平反復囑托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要保持綠城房地產的品質,并宣布開始籌劃藍城的相關業務。與此同時,一位與宋衛平相識多年的足球記者詢問孫宏斌,孫宏斌“當家”后,綠城中國還會不會繼續投資綠城足球。顯然對于這個問題孫宏斌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打打太極稱:“自己不喜歡足球,唯一一次現場陪兒子看足球,還看得睡著了。”
在發布會之后甚至有新聞一度傳出,馬云將要收購綠城足球隊,然而不久之后馬云卻帶著阿里巴巴收購了恒大足球。在整個收購綠城足球隊事件上,宋衛平被馬云放了鴿子,而其轉投入恒大的懷抱,對于足球充滿無限熱情與執著的宋衛平來說,令他極其悲憤。
一位熟悉綠城足球的業內人士表示,過去綠城中國每年花4000萬元給綠城足球,算作廣告費用。而明年孫宏斌很有可能就不投這個錢了。孫宏斌也說過綠城不降價,但是融創接手綠城后,不少項目都開始調整價格。未來一旦綠城中國對足球不投入資金,養活一支中超球隊就極其困難了。“如果今年球隊保不了級,明年就有可能被長春的一家企業收購。或許,明年杭州就不再有綠城隊,也不再有中超隊,這是極其令人悲傷的一件事。”該業內人士表示。
不難看出,未來杭州綠城足球俱樂部的發展將陷入一片渺茫之中,熱血足球愛好者的十六年堅持或將灰飛煙滅,退出中超甚至解散球隊一切也未可知。
然而這一切都與綠城的房地產開發有著直接關系,這位業內人士表示,過去綠城養活綠城足球俱樂部以及不降級每年起碼要投入七八千萬元,綠城中國投入4000萬元,其余缺口由宋衛平的綠城控股來填補。而轉身做藍城的宋衛平,其公司剛剛起航,所有業務都在起步階段,未來是完全沒有能力一年投入4000萬元的資金在綠城足球俱樂部身上的。
據了解,宋衛平雖然隱退了綠城地產開發,但是轉身之后藍城開始起航。宋衛平介紹說,綠城之前未上市的資產將更名為藍城,大概有上市公司1/4到1/5的規模。養老地產是藍城今后的業務重點。未來自己也將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養老、代建和現代農業這些房地產以外的領域。
經過多年賭性十足的激進式發展后,痛定思痛的宋衛平,二次創業堅定地選擇了“輕資產”模式——小比例參股,強勢操盤。代建、管理和品牌輸出,將成為宋氏“藍城”的主要營利模式。
在宋衛平刻意的低調之下,新的“宋氏出品”已經密集蓄勢。當然,所謂出品的概念已經不再局限于項目股權的多少,而主要指“藍城”品牌的使用和藍城團隊的操盤。值得強調的是,目前宋氏操盤項目中,不乏數個千畝大盤,且多與政府重點規劃相關,比如烏鎮雅園、安吉桃花源,其背后隱約可見宋氏未來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然而,盡管宋衛平再努力,目標再明確,其藍城旗下的養老地產項目也是屬于起步階段,對于房地產的發展且自顧不暇,更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經營綠城足球俱樂部。
地產牽手足球 全國擴張
宋衛平的足球夢碎,其實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熟悉宋衛平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個十足的體育迷。在他年輕的時候還兼職做過兩年體育老師。宋衛平自稱在31歲前還可以打滿全場。也許就在那時,宋衛平心中就已埋下了實現他的“足球夢”的一粒種子。
時隔多年之后,上個世紀90年代末,全國各省掀起組建足球隊的熱潮,而作為浙江杭州的知名地產商,宋衛平也在國內某巨商準備出資浙江省的足球隊時捷足先登,率先成立了綠城足球俱樂部,一為捍衛浙江省地方球隊的本土血脈,二為自己對于體育事業的滿腔熱情找到一個出口。
事實上,這一舉動立刻給他的房地產帶來回報。浙江省政府不但決定把建設中的黃龍體育場作為綠城足球俱樂部主場,同時還把體育場旁邊的50多畝地劃給綠城房地產公司作為褒獎。綠城集團相關負責人甚至親自帶著綠城房地產的人到地稅局去談判,為綠城爭得了地稅的減免優惠。這為當時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綠城房地產業務帶來發展上的契機。
另一方面,宋衛平對于綠城足球也的確是真愛,在中超球隊無法持續盈利,球隊建設依然處于低迷狀態的今日,綠城足球俱樂部卻依然有著完善的梯隊建設。綠城俱樂部負責人黃凡農也曾公開表示,“宋衛平對足球就是一種純粹的熱愛,也不考慮從中盈利。當然,如果能盈利我們更樂見其成。”從畢業后便進入俱樂部,從基層一線員工一路升至副總,黃凡農親眼見證了宋衛平對足球的瘋狂和熱愛。
也正是源于這樣的純粹的熱愛,宋衛平對于足球賽事的公平也要求純粹。
2001年,宋衛平對綠城俱樂部的總投入為8500萬元,這是宋當年總盈利的2/3。上賽季甲B聯賽后期,宋還向隊員許諾:只要沖上甲A,明年我再拿出1億元投資。
但是,讓宋衛平極度失望的是,球隊不但沒有沖A成功,而且還有5位球員參與打假球。宋衛平憤而把這些球員開除,隨后他又聯合廣州吉利的李書福,捅破聯賽中裁判受賄吹黑哨的潛規則,并向足協提供他手里掌握的受賄裁判8人名單。然而這場幾乎引發足壇地震的事件,最終以宋衛平“明智”地遠赴澳大利亞公干而不了了之。至今,在私下場合宋衛平還稱自己是“掃黑行動”的失敗者。
但是,正是源于宋衛平的這一舉動,綠城中國從2002年開始,全面向全國房地產市場進發。彼時,綠城的相關人員出去談業務,只要對方一聽說是綠城,都很愿意與其合作。有人說,只要綠城堅持搞足球,就說明它實力雄厚,對綠城來說就是最好的廣告。宋衛平反黑雖沒什么結果,但在房產上卻大大地賺了一筆,到了2004年,綠城的銷售額達到46億元,其開發項目將觸角逐漸延伸到全國各大城市,并長時間里在浙江樓市及中國高端住宅領域一騎絕塵,甚至公司規模一度接近萬科。2009年居于中國房地產業年銷售榜第二。
房地產起火 足球遭殃
但生意場上總是危機四伏,2011年下半年開始,綠城地產日子非常不好過。由于房地產調控,使得購有大量土地,且定位高端市場的綠城房地產資金鏈幾近斷裂。
除此之外,綠城集團瘋狂拿地共耗資456億元,占當年合同銷售額的88.8%。據悉,截至2009年底,綠城現金存量有近100億元,但由于在2010年還要付2009年的將近240億元的土地款,在2010年不拿地的情況下,綠城的資金缺口就達100多億元。而現實是,在2010年,綠城共拍得土地17塊,占地面積約349.47萬平方米,與2009年相比增加了8.68%,成交總額173.2億元。加上2010年又是綠城最需要花錢的一年,綠城集團在建項目達102個,新開工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在建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僅次于綠地和萬科。這導致綠城的資金缺口更加明顯。
如此窘態之下,宋衛平思忖良多之后決定做好準備,“首先是賣房子,其次是賣項目,最后是降價到底,退出房產圈”。市場也一度擔心,綠城或會成為房地產調控中第一家破產的開發商。
投資公司的深陷泥沼也必將影響足球俱樂部的運營。以前酷愛“督戰”的宋衛平,開始不怎么出現在足球場上了。一段時間以后,甚至在2011年中超聯賽開始前,宋衛平開始站出來拋售俱樂部。整個集團資金鏈條斷裂,宋衛平也深知下一個賽季很難維持,所以向球隊下達指令,不準使用外援,啟用新人,而進一步是下個賽季準備拋售主力隊員。
2011年底至2012年,綠城接連賣項目、賣股權,陸續轉讓了杭州新華造紙廠項目、杭州蘭園、上海外灘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東海廣場、無錫項目、上海綠城廣場共6個項目的部分股權,共有34.53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收入。
2011年6月初,綠城向九龍倉轉讓股權連環配售新股和發行可換股債券,共籌資 51億港元。6月22日,與融創中國共同宣布,雙方將組建上海融創綠城控股有限公司,融創中國出資33.7億元人民幣,向綠城購買其對上海黃浦園在內的9個項目50%的權益。
至此,綠城足球隊才算勉強逃過一劫。然而隨著調控的日益從嚴,綠城房地產在經過多家房企的營救以及自身的斷臂求存后,最終仍然變賣給融創中國。
多年以來,雖然足球與房地產就像綠城公司的兩條平行線,很難說清到底是綠城的足球俱樂部促進了房地產業務,還是房地產成就了其足球俱樂部的發展,但是很顯然,一旦綠城房地產“起火”,足球就必然遭殃。

如果幾年前去問綠城老板宋衛平怎么看待足球,他會說,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問他綠城足球會堅持多長,他會說,即便綠城不造房子了,綠城足球還會堅持下去。但是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
早在三年前,綠城深陷資金鏈斷裂困局之際,綠城方面就對綠城足球俱樂部的發展給出了三種可能的發展方式:一是與有實力、有興趣的企業合作,共同來發展綠城和浙江足球,綠城可以與該企業共同經營俱樂部;二是將中超球隊轉讓給有實力、對足球有責任心的企業,綠城完全退出中超聯賽,只是保留青少年足球;三是如果沒有企業對綠城足球感興趣,綠城還是會繼續以一己之力發展足球,即便是撐,也不會輕言放棄。
人們開始清晰地感覺到綠城對于足球所萌生的退意,宋衛平雖然最終依然表示自己會堅持下去,但在這種不輕言放棄的背后,卻是一種無奈和力不從心。有人給宋衛平算了一筆賬,這十三年來,他花在足球上的投入應該接近10億元,花這些錢純粹是因為他本人熱受足球。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么多錢花在足球上,很多股東也是持反對意見的,甚至有很多股東明確反對綠城繼續投資足球。特別是在這個房地產的冬天,綠城的銷售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宋衛平也承認綠城這個時候是缺錢,但他也明確表示自己投資足球的想法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然而時過境遷,宋衛平當時未能扳倒的不少足球黑哨在十年之后大都鋃鐺入獄。而宋衛平自己也可能在綠城俱樂部老板的道路上走到盡頭,不光如此,他的主業綠城地產也已易主。這個喜歡大鳴大放的老者,終于覺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