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穎
(內蒙古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興安分公司,內蒙古 烏蘭浩特137400)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對于高速公路的使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加強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公路養護發展至今,已經具有相當的強制性。 國家已經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公路管理機構有責任和義務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對公路進行養護,保證公路能夠一直處于良好的技術和使用狀態。其次,養護對象在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的基礎上,更要重視安全性。 進行養護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在對道路安全隱患預防的同時,還要針對已經具備影響安全管理的成型弊端,做出快速及時的修復,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正常完好的使用狀態。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機械、人力進而專業方面的基礎條件之外,在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技術方面也要加強研究和探索。 最后,養護具有周期長,總投資量大的特點,而安全管理方面對人員責任要求也相對比較高。 公路養護自身具備的價值高,若想達到一定的養護標準和管理水平,在資金投入方面力度很大。同時,從事專業養護行業的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弱, 沒有安全管理方面的經驗和閱歷,對于養護對象的構成、 安全管理的方案和措施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對于責任方面缺乏較高的覺悟,是現今高速公路養護和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養護作為一種管理措施和行為,必須上升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樹立長期有效的服務觀念和安全意識。
近年來,隨著我國公路養護產業的日趨成熟,對于養護過程中施工安全的控制已經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但一些棘手的頑疾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決,被人們廣泛詬病,成為影響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安全施工的主要原因。 在能夠形成安全隱患的成因中,主要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大類。
主觀因素是指,管理以及施工人員通過加強自身管理、安全意識和技術手段等方面, 對施工過程的相關控制等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努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的因素。這其中施工人員自身安全意識淡薄和為了經濟利益不合理的節約成本導致安全設施投入不足是比較嚴重的原因。工作在高速公路上,本身就是一項高危行業,而一些施工人員,沒有得到良好的組織培養,只經過短期的培訓即上崗,對于安全操作的規程存在諸多盲點,給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多主觀的隱患。安全意識的淡薄和思想上的放松,加上危險的工作環境,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另外,過于吝嗇的預算成本,會導致安全技術性能狀況出現嚴重缺口, 很多能夠起到關鍵作用的標志標示都會出現缺失、損壞和設置不符合規定的狀況,反光背心、警示燈具的不齊全也會使得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給養護工程的安全管理帶來消極影響。
客觀因素是指,由道路技術狀況、駕駛員素質、車輛狀況、環境氣候等,復雜性和隨機性較強的、難以控制的因素。其中作為事故的主導方,駕駛員在交通安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駕駛員社會素質不高,突擊培訓拿證的情況,使得部分駕駛員對于安全交通法規和相關的標志標示了解有限,對于養護安全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疲勞駕駛、超速駕駛和酒后駕駛,都是導致安全管理達不到理想標準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車輛私人擁有量的急劇上漲,使得給職業新手也越來越多,他們一旦上了高速公路,則會對突發和應急狀況產生恐懼和緊張心理,采取措施不當就會容易產生事故,危機養護施工的安全。綜上所述,當下高速公路施工養護的安全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力圖將可控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圍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去實現不可控因素的積極影響,最大程度上安全隱患的產生。
良好的養護施工安全管理要從根本入手,從源頭抓起,使得整個體系貫穿養護施工的全過程。
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是安全生產計劃和體系的基本保證。承建單位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高速公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04)作為計劃體系的核心內容, 結合高速公路養護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另外,要與養護施工單位簽訂專門的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合同。制度的落實和執行要由具備法律效力的合同作為保證。合同中,應對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特別是施工方的義務和違約責任條理必須清晰,要求違約的責任認定和處治措施具有客觀的操作性。 在制定相關制度的基礎上,還應制定相關的養護施工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落實應急物資、設備,保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及時有效,降低生命、財產損失,減小社會影響。
在任何領域,人為因素都是首要的,作為高危行業代表之一,公路養護施工對于思想意識有更高的要求。各單位在用人之前要對員工的基本素質進行綜合考核,在整體素質質量上進行提高。此外,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 根據職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安全培訓的內容和實踐計劃。除了定期開展安全教育之外, 對于安全技術手段的培訓也必不可少,實時更新養護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技術能夠有效的減少安全隱患的出現。 同時在培訓的效果方面要進行實踐考察,確保員工無論是安全教育還是技術培訓,得到的成果都能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有效的體現。
隨著養護工作安全管理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復雜,路政、交警、施工單位等多方協作對公路進行安全監控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應該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在各自領域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成一個聯動的整體,以簽訂協議的方式協同作戰, 這樣對于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全面、更有效、更有層次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先進的養護技術可以盡量降低一線養護人員在路面的暴露時長,盡可能壓縮養護時間,有效減少養護事故的發生。 例如通過在養護工藝上實施改進,采用先進的快速養護法,利用高效率、高技術的大型機械設備實施高速公路養護。 還有,在高速公路養護維修施工中使用瀝青路面熱再生機械和稀漿封層車,可以大幅度提升路面維修速度和質量,將一線施工人員數量降至最低,不但提升了高速公路養護的效率和安全,而且能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養護的經濟效益。 高速公路養護安全工作的重點是要做好大型養護機械的保養工作,強化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安全教育工作。
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會隨之出現,養護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仍然任重而道遠,究竟如何建立起一整套符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的保障體系,使得施工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也仍然是值得我們未來研究和討論的重要課題。
[1]趙鑫.淺談高速公路養護生產安全管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
[2]馬然宙,張自崇.淺談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J].科技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