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楚楚,祝惠一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衢州 324000)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演化,大批量定制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客戶需求的提高與企業滿足客戶要求能力上的矛盾也在日益地擴大,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問題相繼顯現,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價值網絡是一種以客戶為核心、以整體價值為目標的資源最大化整合的虛擬聯盟思想。而大批量定制生產方式要求在靈活響應市場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重點對設計階段進行專業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生產設計改進,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滿足客戶需求、縮短交付時間的目標[1,7]。因此在靈活響應市場需求及創造客戶最大價值的原則下,以大批量定制為研究背景,嵌入價值網絡思想的優化手段,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和提高企業效益發揮著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制造生產模式都是單個形態,即研發、設計、制造、裝配、包裝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企業都有這樣部分或完整的企業能力要素,即研發部門、設計部門、制造部門、裝配部門、包裝部門[1-4],每一個流程之間的協調成本及資源共享上都將冗余的成本嫁接到了末端的客戶,存在著很多局限性:①在企業戰略定位上,沒有以客戶的價值為核心戰略,而以企業自身的價值為主,對企業的長遠持續性發展存在不利;②在運作模式上,忽略了協同和動態組合的效應,而以自上而下的線性式管理,得不到最佳配置的企業資源;③在發展理念上,沒有將共同發展、協和理念貫穿其中,導致一些資源浪費以及惡意的競爭的問題。
Ad rian Slyw otzky首次在《發現利潤區》一書中提出“價值網絡”的概念:“價值網將企業能力要素聚集在一起,更加快捷方便地得到生產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它解決了顧客日益提高的個性化需求與響應靈敏的矛盾,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矛盾,另一方面,它采用網絡信息的配送產品的機制,去除了分銷層的高昂費用,將運營成本大大地降低”。
價值網絡與大批量定制生產模式的結合,使得定制企業不同的資源可以獲得共享,管理的模式也可以從線性的、分散的模式向扁平化、連續的的模式轉變,大大提高了產品生產的協同能力,獲取利潤的空間也會大大地增加。具體價值網絡的演變及形態如圖所示。

基于價值網絡的大批量定制模式的形成圖
價值網絡的出現是從單個企業到整個行業、甚至到整個產業鏈發展的必然,在網絡技術的發展基礎上,價值網絡的出現為企業競爭優勢的獲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途徑,形態上從單個企業到企業上下游組成的行業鏈,再到各生產環節由不同企業的部門(包括相互合作和競爭的企業的各個部門)以戰略聯盟或者是長期協作的形式組成的虛擬企業網絡,大大提高了產品運營的協同和靈活響應市場的能力,因此獲取競爭優勢的能力不斷地提升。
[1] 祁國寧,楊青海.大批量定制生產模式綜述[J] .中國機械工程,2004(14).
[2] 楊青海.大批量定制原理與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 .浙江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