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君+張石柱
摘 要:文章基于MBD的三維數字化設計方法,利用CATIA軟件的參數化功能及二次開發,提出飛機結構件重量計算及統計新的實現方法,該方法可以大幅度減少設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重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進而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
關鍵詞:重量計算;MBD;建模;參數化
1 概述
傳統的飛機結構件重量計算,采用人工計算或估算的方式,近些年隨著CATIA三維設計軟件的普遍應用,已多采用軟件測量的方式,但仍離不開工程設計人員的人工過程。文章在傳統的重量計算方法上,提出基于MBD的重量計算實現方法。
2 零件重量計算
2.1 零件建模
所有結構零件應當建立基于CATIA的三維數模,零件數模要真實準確,應具備所有細節特征,如圓角、加強槽、減輕孔、下陷、凸臺等。有閉角殘余的機加件,需按布爾運算去材料的方式建模以實現閉角殘余的特征。鈑金件盡量采用鈑金模塊進行建模,鈑金特征需符合標準。
2.2 零件重量計算方法
在完整的零件生產周期內,零件重量計算除考慮原材料、加工的影響,還應考慮二者的公差,此外,表面處理、底漆處理也會帶來重量變化。因此,完整的重量計算公式修正如下:
W=smartVolume(零件幾何體`)*ρ*K+smartWetarea(零件幾何體) *n+W1
W1=smartWetarea(零件幾何體) *m
式中:W-零件重量;W1-零件底漆重量;K-公差修正系數;ρ-零件材料密度;n-表面處理面密度;m-漆層面密度。
實際使用中,將上式定義至模型內,可自動與零件三維模型關聯,獲取正確的模型體積與表面積數據。零件材料密度ρ與材料庫數據關聯,在定義模型材料時自動獲取材料密度值。
2.3 公差修正系數
公差修正系數K默認為1。當零件為鈑金件,并選取執行GB3194標準的國產鋁合金板材時,K值需按公差中值[1]進行修正,具體可參考表1,較小的零件按板寬1200mm取系數。
表1 國產鋁合金板材公差修正系數
當零件為機加件,并人為定義厚度為非對稱公差時,需按厚度公差中值計算K并修改模型中相應參數。例如一個機加件壁厚為2mm,公差取-0.1~+0.2mm,其公差平均值為0.05mm,那么K應為(1mm+0.05mm)/2mm=1.025
2.4 面密度
零件的表面處理和底漆的面密度均按厚度平均值考慮,常用的表面處理平均面密度可參考表2;底漆平均面密度可參考表3。
表2 表面處理平均面密度
表3 底漆平均面密度
3 裝配重量計算
基于緊固件快速設計系統CAFE系統[2]在裝配R模型中定義緊固件,并通過該系統實現裝配R模型中的緊固件重量自動計算。密封劑的重量按密封區域及密封形式進行估算[3]。
4 重量統計及導出
基于VPM系統的屬性映射可將CATIA模型中的零件重量、漆的重量、重心值以及慣量值以EBOM表的方式導出,可便于統計及重量數據管理。
5 結束語
上述重量計算方法可通過參數化定義及二次開發實現,工程設計人員僅需視情況修正少量參數即可實現重量計算。公式設定完畢后,零件重量數據會隨著模型的修改自動更新,且所有需要的重量信息和數據均可自動導出,不僅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設計錯誤,還便于重量的跟蹤管理、全機重心的快速更新,可顯著地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參考文獻
[1]重量平衡與控制[M].飛機設計手冊,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9.
[2]王冰,呂軍.基于全三維設計的緊固件輔助系統研究與實現[J].航空制造技術,2013(3).
[3]劉曉艷.飛機結構件、噴漆、密封劑和緊固件重量計算[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
摘 要:文章基于MBD的三維數字化設計方法,利用CATIA軟件的參數化功能及二次開發,提出飛機結構件重量計算及統計新的實現方法,該方法可以大幅度減少設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重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進而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
關鍵詞:重量計算;MBD;建模;參數化
1 概述
傳統的飛機結構件重量計算,采用人工計算或估算的方式,近些年隨著CATIA三維設計軟件的普遍應用,已多采用軟件測量的方式,但仍離不開工程設計人員的人工過程。文章在傳統的重量計算方法上,提出基于MBD的重量計算實現方法。
2 零件重量計算
2.1 零件建模
所有結構零件應當建立基于CATIA的三維數模,零件數模要真實準確,應具備所有細節特征,如圓角、加強槽、減輕孔、下陷、凸臺等。有閉角殘余的機加件,需按布爾運算去材料的方式建模以實現閉角殘余的特征。鈑金件盡量采用鈑金模塊進行建模,鈑金特征需符合標準。
2.2 零件重量計算方法
在完整的零件生產周期內,零件重量計算除考慮原材料、加工的影響,還應考慮二者的公差,此外,表面處理、底漆處理也會帶來重量變化。因此,完整的重量計算公式修正如下:
W=smartVolume(零件幾何體`)*ρ*K+smartWetarea(零件幾何體) *n+W1
W1=smartWetarea(零件幾何體) *m
式中:W-零件重量;W1-零件底漆重量;K-公差修正系數;ρ-零件材料密度;n-表面處理面密度;m-漆層面密度。
實際使用中,將上式定義至模型內,可自動與零件三維模型關聯,獲取正確的模型體積與表面積數據。零件材料密度ρ與材料庫數據關聯,在定義模型材料時自動獲取材料密度值。
2.3 公差修正系數
公差修正系數K默認為1。當零件為鈑金件,并選取執行GB3194標準的國產鋁合金板材時,K值需按公差中值[1]進行修正,具體可參考表1,較小的零件按板寬1200mm取系數。
表1 國產鋁合金板材公差修正系數
當零件為機加件,并人為定義厚度為非對稱公差時,需按厚度公差中值計算K并修改模型中相應參數。例如一個機加件壁厚為2mm,公差取-0.1~+0.2mm,其公差平均值為0.05mm,那么K應為(1mm+0.05mm)/2mm=1.025
2.4 面密度
零件的表面處理和底漆的面密度均按厚度平均值考慮,常用的表面處理平均面密度可參考表2;底漆平均面密度可參考表3。
表2 表面處理平均面密度
表3 底漆平均面密度
3 裝配重量計算
基于緊固件快速設計系統CAFE系統[2]在裝配R模型中定義緊固件,并通過該系統實現裝配R模型中的緊固件重量自動計算。密封劑的重量按密封區域及密封形式進行估算[3]。
4 重量統計及導出
基于VPM系統的屬性映射可將CATIA模型中的零件重量、漆的重量、重心值以及慣量值以EBOM表的方式導出,可便于統計及重量數據管理。
5 結束語
上述重量計算方法可通過參數化定義及二次開發實現,工程設計人員僅需視情況修正少量參數即可實現重量計算。公式設定完畢后,零件重量數據會隨著模型的修改自動更新,且所有需要的重量信息和數據均可自動導出,不僅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設計錯誤,還便于重量的跟蹤管理、全機重心的快速更新,可顯著地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參考文獻
[1]重量平衡與控制[M].飛機設計手冊,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9.
[2]王冰,呂軍.基于全三維設計的緊固件輔助系統研究與實現[J].航空制造技術,2013(3).
[3]劉曉艷.飛機結構件、噴漆、密封劑和緊固件重量計算[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
摘 要:文章基于MBD的三維數字化設計方法,利用CATIA軟件的參數化功能及二次開發,提出飛機結構件重量計算及統計新的實現方法,該方法可以大幅度減少設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重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進而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
關鍵詞:重量計算;MBD;建模;參數化
1 概述
傳統的飛機結構件重量計算,采用人工計算或估算的方式,近些年隨著CATIA三維設計軟件的普遍應用,已多采用軟件測量的方式,但仍離不開工程設計人員的人工過程。文章在傳統的重量計算方法上,提出基于MBD的重量計算實現方法。
2 零件重量計算
2.1 零件建模
所有結構零件應當建立基于CATIA的三維數模,零件數模要真實準確,應具備所有細節特征,如圓角、加強槽、減輕孔、下陷、凸臺等。有閉角殘余的機加件,需按布爾運算去材料的方式建模以實現閉角殘余的特征。鈑金件盡量采用鈑金模塊進行建模,鈑金特征需符合標準。
2.2 零件重量計算方法
在完整的零件生產周期內,零件重量計算除考慮原材料、加工的影響,還應考慮二者的公差,此外,表面處理、底漆處理也會帶來重量變化。因此,完整的重量計算公式修正如下:
W=smartVolume(零件幾何體`)*ρ*K+smartWetarea(零件幾何體) *n+W1
W1=smartWetarea(零件幾何體) *m
式中:W-零件重量;W1-零件底漆重量;K-公差修正系數;ρ-零件材料密度;n-表面處理面密度;m-漆層面密度。
實際使用中,將上式定義至模型內,可自動與零件三維模型關聯,獲取正確的模型體積與表面積數據。零件材料密度ρ與材料庫數據關聯,在定義模型材料時自動獲取材料密度值。
2.3 公差修正系數
公差修正系數K默認為1。當零件為鈑金件,并選取執行GB3194標準的國產鋁合金板材時,K值需按公差中值[1]進行修正,具體可參考表1,較小的零件按板寬1200mm取系數。
表1 國產鋁合金板材公差修正系數
當零件為機加件,并人為定義厚度為非對稱公差時,需按厚度公差中值計算K并修改模型中相應參數。例如一個機加件壁厚為2mm,公差取-0.1~+0.2mm,其公差平均值為0.05mm,那么K應為(1mm+0.05mm)/2mm=1.025
2.4 面密度
零件的表面處理和底漆的面密度均按厚度平均值考慮,常用的表面處理平均面密度可參考表2;底漆平均面密度可參考表3。
表2 表面處理平均面密度
表3 底漆平均面密度
3 裝配重量計算
基于緊固件快速設計系統CAFE系統[2]在裝配R模型中定義緊固件,并通過該系統實現裝配R模型中的緊固件重量自動計算。密封劑的重量按密封區域及密封形式進行估算[3]。
4 重量統計及導出
基于VPM系統的屬性映射可將CATIA模型中的零件重量、漆的重量、重心值以及慣量值以EBOM表的方式導出,可便于統計及重量數據管理。
5 結束語
上述重量計算方法可通過參數化定義及二次開發實現,工程設計人員僅需視情況修正少量參數即可實現重量計算。公式設定完畢后,零件重量數據會隨著模型的修改自動更新,且所有需要的重量信息和數據均可自動導出,不僅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設計錯誤,還便于重量的跟蹤管理、全機重心的快速更新,可顯著地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參考文獻
[1]重量平衡與控制[M].飛機設計手冊,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9.
[2]王冰,呂軍.基于全三維設計的緊固件輔助系統研究與實現[J].航空制造技術,2013(3).
[3]劉曉艷.飛機結構件、噴漆、密封劑和緊固件重量計算[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