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衛 賀春梅 何 軍 王魯飛
(烏石化公司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9)
在循環水系統中,污垢主要由水垢、淤泥、腐蝕產物和生物沉積構成,其沉積于換熱器表面增大了表面粗糙度,降低傳熱效率,會使金屬表面換熱器出現垢層腐蝕和局部腐蝕,嚴重威脅換熱設備的安全運行,同時增大了設備維護費用。因此需要對這些污垢的組份進行分析,根據垢樣因子,大致判斷出冷卻水系統的水冷卻器腐蝕、結垢傾向,從而制定相應的循環冷卻水系統控制措施,減緩冷換設備腐蝕和結垢問題發生的機率,從而確保生產裝置高效長周期運行[1,2]。
某年9月煉廠檢修期間對芳烴裝置打開的17臺水冷器做了調查,大部分水冷器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蝕。其中16臺有較大程度的腐蝕,如E-407從前一年8月檢修后投用,先后泄漏3次,于當年5月23日更換管束,但四個月后即9月份檢修時可見一層銹;E-207從前一年8月檢修后投用到當年1月12日因泄漏更換管束,到9月檢修時僅8個月時間就已表現出嚴重的腐蝕狀態,鎂塊全部腐蝕掉,管束大部分堵塞。從E-407、E-207所取垢樣分析結果也說明:腐蝕為主要問題,其中E-407管程Fe2O3為72.38%,E-207管程Fe2O3為68.59% 。E-213也因腐蝕多次泄漏,EA-302/B腐蝕嚴重,管束堵塞,其中銹鎦最大可達Φ3cm,封頭上布滿銹鎦。垢樣分析結果見表1。
垢樣中的各種成分的質量分數反映某種傾向,三氧化二鐵含量為腐蝕因子,反映腐蝕情況;550℃灼燒失重為污泥因子,反映微生物狀況和污泥危害;酸不溶物表示泥沙沉積情況;氧化鈣、氧化鎂、五氧化二磷含量為結垢因子,反映結垢情況[3]。垢樣的腐蝕因子、污泥因子、酸不溶物和結垢因子所占比例以EA-302A、E-306和EA-107為例見圖1。
17個垢樣分析結果中,Fe2O3含量在70%以上的占8臺,Fe2O3含量在60%~70%占3臺,Fe2O3含量在50%~60%之間占4臺,Fe2O3含量在50%以下的占2臺,說明水冷器腐蝕所占的比例大。

表1 垢樣分析結果

圖1 設備垢樣因子分布圖
由圖1可見腐蝕因子在冷換器垢樣中所占比例大于70%。設備腐蝕較嚴重。
某年煉廠芳烴裝置水冷器共泄漏11次(截止11月底),其中重整6次,PX5次。
對泄漏切換出的水冷器,所取垢樣做了分析。結果見表2,垢樣的腐蝕因子、污泥因子、酸不溶物和結垢因子所占比例見圖2。

圖2 設備垢樣因子分布圖
由圖2可見,垢樣組成中腐蝕因子大于60%占比例較高的有3臺換熱器,污泥因子在8%~18%之間,結垢因子在0%~16%;屬于腐蝕型,設備有垢下腐蝕傾向。
芳烴E-407和E-405的進口、出口其酸不溶物所占比例較大在40%~60%之間,腐蝕因子Fe2O3含量在10%~30%之間,污泥因子在6%~17%,其它成份所占比例較少,從E-405的進口、出口垢樣外觀上看為灰褐色稀泥狀,有油味,說明垢樣含有的泥沙較多,少許的腐蝕產物。
根據以上數據,煉油廠循環水系統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1) 日常水質運行管理失控,導致系統腐蝕因子占垢樣組分的大頭。
(2) 日常水處理藥劑的投加管理失控,引發系統呈腐蝕型的狀態。
(3) 日常系統查漏不到位,使系統長期處于介質泄漏的運行狀態,導致腐蝕加劇。
(4) 日常泄漏處理措施不符合現場系統實際,即使系統進行了泄漏處理也不能緩解泄漏對系統的影響。
(5) 日常水處理藥劑與系統現狀不匹配,需進行調整。
(6) 由于垢樣數據中酸不溶物所占組分比例較高,需在大檢修期間對系統進行設施的防腐處理,日常旁濾設施運行需加強管理。
通過垢樣數據分析,24個垢樣中腐蝕因子Fe2O3含量大于50%的有19個,占所采垢樣冷換器總數的76%,說明煉油冷卻水系統垢樣主要以腐蝕型為主。因此,煉油循環水系統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系統的腐蝕問題。
[1]周本省. 工業水處理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40.
[2]董其伍. 換熱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69-170.
[3]金熙,項成林,齊冬子. 工業水處理技術問答[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