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建筑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7)
淺談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八項合同管理制度
趙秋紅
(長春建筑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7)
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已經開始頒布實施,與1999版施工合同相比,2013版施工合同在借鑒國內外相關合同文本成功經驗基礎上,在通用條款中增加了八項新的合同管理制度,更加注重對承發包雙方市場行為的引導規范和權利平衡,實現了與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銜接,為促進我國建筑市場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FIDIC;管理制度
1999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從頒布實施以來對促進建筑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等方面也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法律規范的完善,已經嚴重滯后于我國建筑市場的發展需要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變化。
1999版施工合同頒布實施之前,我國建筑市場的行政管制較多、專業化程度相對較低,行政力量的介入使合同條款的設置上比較粗放,權利義的務設置及風險分配都不十分明確。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高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建筑市場國際化需求的加強,對于施工合同文本的可操作性和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和邀請專家論證基礎上,2013年7月1日起,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和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施行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與1999版施工合同相比,2013版施工合同在借鑒國內外相關合同文本成功經驗基礎上,在通用條款中增加了八項新的合同管理制度。
2.1 雙向擔保制度。1999版合同中雖然規定了發承包雙方的履約擔保,但實際工程中絕大多數只是發包人要求承包人提供履約擔保,發包人很少向承包人提供履約擔保。為從根本上解決國內普遍存在的拖欠工程款問題,2013版合同吸收了FIDIC中的承發包雙方互為擔保制度。2013版合同2.5款規定了發包人的“資金來源證明及支付擔保”,同時3.7款中也規定了承包人的“履約擔保”。2013版合同在雙方互為擔保制度上明確規定“發包人要求承包人提供履約擔保的,發包人應當向承包人提供支付擔保”,更有利于維護承包人的權益,更好地平衡了發承包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
2.2 合理調價制度。2013版合同在通用條款第10條【變更】、第11條【價格調整】借鑒和吸收了FIDIC條款大部分相關規定。與1999版合同中相對簡單的變更調價的規定比較,在2013版合同中增加條款“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調整”和“法律變化引起的調整”,可以引導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合理分擔市場價格波動和法律變化的風險,有效平衡發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3 缺陷責任期制度。1999版合同中只有質量保修的規定,而并沒有質量缺陷責任的規定。2013版合同考慮到工程質量保證金返還及工程質量保修問題,在參考FIDIC條款缺陷通知期和國家發改委等9部委于2007年聯合發布的《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的基礎上,引入了缺陷責任期概念,規定了缺陷責任期的起始時間以及缺陷責任期的最長期限。缺陷責任期制度的實施落實能夠有效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工程質量保證金返還和工程質量保修之間的矛盾沖突。
2.4 工程系列保險制度。1999版合同第40條中規定了工程保險,但其內容比較簡單。與1999版合同相比,2013版合同在18.2款中明確規定了“工傷保險”,并借鑒和吸收FIDIC條款中的有關內容,在18.6款中規定了“未按約定投保的補救”。增加該款規定可以有效促使發承包雙方自覺按照合同約定辦理相關保險,加強發承包雙方通過工程保險來防范和提高工程風險的意識。
2.5 商定或確定制度。發包人和承包人在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就合同履行事項發生分歧在建設工程活動中是十分常見的,如果雙方不能及時就分歧事項達成一致意見,就會影響合同的正常履行。2013版施工合同在處理類似問題時,在借鑒了《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07年)和FIDIC條款基礎上,在通用條款的第4.4條引入了“商定或確定制度”,明確了總監理工程師的責任,由總監理工程師承擔商定或確定的組織以及實施責任,并同時在條款里明確了商定或確定制度起動的前提條件。
2.6 索賠期限制度。1999版合同第36條“索賠”中規定了索賠程序等內容,但并未明確規定過期索賠的后果。2013版施工合同借鑒和吸收了FIDIC條款中的相關規定,在19.1款“承包人的索賠”第(1)項中規定:“承包人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索賠事件發生后28天內,向監理人遞交索賠意向通知書,并說明發生索賠事件的事由;承包人未在前述28天內發出索賠意向通知書的,喪失要求追加付款和(或)延長工期的權利。”同時還在19.3款“發包人的索賠”中做了相應規定。2013版合同中不僅明確規定了承包人過期索賠的后果,還明確規定了發包人過期索賠的后果,更好地平衡了發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7 雙倍賠償制度。針對建筑市場發包人違約拖欠工程款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2013版施工合同對發包人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做出違約雙倍賠償的明確規定,對有效解決拖欠工程款問題設定了制度保證。
2.8 爭議評審解決制度。1999版合同中規定的爭議解決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或訴訟,并不包括爭議評審。2013版合同借鑒和吸收了FIDIC相關規定,在20.3款中規定了“爭議評審”的爭議解決方式。該“爭議評審”僅為并列的數種爭議解決方式之一,而非前置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可無需經過爭議評審而直接通過仲裁或訴訟方式解決爭議。爭議評審解決制度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工程合同爭議解決的效率,從而提高建設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在借鑒和吸收了FIDIC相關條款基礎上更加注重對發包人、承包人市場行為的引導規范和權利平衡,實現了與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銜接,對有效規范市場計價行為、減少合同糾紛、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以及我國建筑市場健康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1]GF-2013-0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Z].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李詩航.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解讀[J].水利水電施工,2013(12).
TU7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