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光
摘 要:文章著重分析了非工藝性損耗對于材料定額的影響以及相關的應對措施,并且闡述了在定額實施的過程中,怎樣能夠降低各種非工藝性損耗的消極影響,怎樣能夠利用各種非工藝性損耗的積極影響。在企業生產中,金屬材料的損耗十分嚴重,在整個車間材料成本的比重也是相當之大,所以,非工藝性損耗對材料定額中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非工藝性損耗;材料定額管理
在企業的各種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中,材料消耗定額這項指標不容忽視,采購部門通過它來購買原材料,限額發料以及核算材料成本,同時它也是企業管理和控制成本的重要內容。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對企業材料定額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效益的高低,影響到企業發展的好壞。非工藝性損耗是指產品零件的凈重和制造工藝消耗以外的原材料消耗,是由于運輸或保管不善、生產制造過程中造成的廢品以及其它非工藝技術上的原因所造成的損耗。
1 材料定額的概念以及非工藝性損耗的計算公式
1.1 材料定額的概念
材料消耗定額作為企業經濟技術指標的重要衡量指標,為各生產部門的采購、發料、報價、成本核算提供重要的依據,是企業實行成本控制的關鍵內容,當今,在諸多企業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作業效率低,準確性低、調控能力差、大庫存、短期不配套的現象,這些特點都極易造成非工藝性損耗。
1.2 非工藝性損耗的計算公式
工藝性損耗與非工藝性損耗的主要差別是產品的損耗是否是用于在生產制造之中,原材料的總體消耗包括工藝性損耗和非工藝性損耗兩個方面,即原材料的消耗=工藝性損耗+非工藝性損耗。非工藝性損耗的產生主要是由于生產技術水平過低、管理組織工作不善、物資供應不符合要求和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的超過合理物資損耗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資損耗。因此非工藝性消耗屬于不合理損耗,是無效損耗,不能包括在定額中。
2 非工藝性損耗對材料定額的影響和解決的措施
2.1 非工藝性損耗對材料定額的影響
2.1.1 廢品率對于材料消耗定額的影響
生產過程中,非工藝性損耗表現在各道工序原料投入與產品產出數量上。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會有一些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廢品產生,這就導致了非工藝性損耗。廢品的產生主要是有以下兩種原因:一是由于生產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的疏忽,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要求生產,導致不合格產品產生,對于這種情況,需要加強對工人的技術培訓,幫助其建立起嚴格的責任心和產品質量意識;二是由于工藝技術不夠成熟,無法保證產品達到要求的質量標準,對于這種情況,需要在生產中及時的發現問題,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升級,降低廢品率。
2.1.2 新材料、新設備對材料定額的影響
新材料與新設備的出現可以有效的降低降低材料損耗成本,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企業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技術,推進新材料、新設備的開發,以新技術推動節材降耗目標的實現,改變利用率較低的方法,改造耗能較大的設備,引進或開發新材料新設備予以取代。在實際工作中依托實際材料消耗情況,對定額指標進行不斷的調整,讓材料消耗定額從以往的靜態指標便成為動態化的管理模式,對于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反饋和修正,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
2.1.3 原材料供應對消耗定額的影響
為了敘述方便,作者以飛機類零件生產為例,對非工藝性損耗問題進行說明,分析其對材料定額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制作飛機類零件原材料的質量優劣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價格定位,所以原材料的選擇必須要以保證高效生產為前提,并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嚴格依據標準進行,否則出現不合格的廢品將直接增加非工藝性損耗的量。
舉一個例子,某工廠要制作一批飛機零件。零件的規格是650CM×650CM×1.5尺寸,但是采購部購置回來的鋼板原材料尺寸是1000CM×1000CM×1.5,如果單獨為了制作這款零件,將會導致350CM×350CM×1.5的鋼板浪費,浪費的這些鋼板將直接被算作為非工藝性損耗之中,并導致企業的巨大損失,即1000CM×1000CM×1.5(原材料)=650CM×650CM×1.5(生產工藝)+350CM×350CM×1.5(非工藝性損耗)。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和節省企業的成本,降低非工藝性,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需要對材料進行裁剪,倘若在產品對距離差別不是很大情況下,可以將鋼板裁剪為500CM×500CM×1.5鋼板。如若不能夠滿足進行這樣的裁剪,就嘗試是否能夠進行焊接縫合。在焊接師傅的水平高超的情況下,就能夠達到以下的計算方法。1000CM×1000CM×1.5(原材料)×2=650CM×650CM×1.5(生產工藝)×2+50CM×50CM×1.5(非工藝性損耗)。從以上例子中可以了解到,在原材料使用過程之中,應想盡辦法來節省,降低非工藝性損耗率。
2.2 非工藝性損耗的降低措施
設備在更新,技術在變革,這個時代需要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讓原料達到最省,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作者認為,非工藝性損耗的降低,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2.1 制定和修訂材料定額,建立一套包括原材料定額管理體系、考評考核制度,并嚴格執行材料消耗定額的相關制度,及時的進行考核、分析與總結。在原材料的使用上,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了解生產計劃安排和零件生產量,根據企業生產設備、工藝的實際情況,對原材料的消耗情況進行一個綜合性的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材料的浪費,保證原材料的充分使用。
2.2.2 嚴格的材料定額制度,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由于材料定額是一個靜態的指標,對于其他造成非工藝性損耗的因素,如材料化驗、試車用料等,這些因素往往無法通過材料定額來控制,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材料代用制度,殘余材料保管制度,使得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材料管理程序化,對于不完善的定額也要進行現場編制。
2.2.3 在生產中,可以通過員工自發的或者制定各種臨時的措施和方案來進行節約成本和降低風險。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邊角廢料,可以把這些材料進行綜合利用與廢品回收,從而降低損耗;通過各種激勵手段,讓員工保持積極性,鼓勵他們自主創新,研究新的方法和技術,從而讓企業的損耗才能達到最省的狀態。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非工藝性損耗產生的各個因素并不是單一存在,沒有聯系的,其實各個因素之間都在互相影響,因此,在分析非工藝性損耗時,需要工作人員協調企業各部門,協同配合,從整體綜合治理,節材降耗,從企業的整體管理出發,對原材料合理分配,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各部門間及時溝通交流,盡可能提高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使用率,實現科學化、高效化管理,對于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損耗問題,及時解決,對于具體問題應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余開朝,候開虎.我國制造業管理現狀與ERP[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1999(4).
[2]呂衛梅.非工藝性損耗在材料定額中的確定[J].科技資訊,2008(3).
[3]康偉.金屬材料非工藝性損耗與定額管理[J].科技論壇,2007(4).
[4]蔡崢嶸,許傳和.客車企業細化材料定額管理方法探討[J].陜西汽車,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