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地質特點,開發應用了優快鉆井綜合配套技術,生產時效、機械鉆速、工程質量等技術經濟指標良好。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一技術的一些相關參數及應用效果。
關鍵詞:工藝技術;鉆井速度;工程質量;八面河地區
八面河地區地層屬新生代沉積,鉆井過程中易發生垮塌、漏失,多年來,開展了提高機械鉆速、井眼軌跡控制、鉆井液技術、故障復雜預控等方面的探索,形成了優快鉆井綜合配套技術,技術質量指標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技術要求。
1 地層特點
鉆遇地層自上而下:平原組地層為黃色粘土,不成巖,易垮塌。明化鎮組地層為棕色泥巖,易造漿,易垮塌。館陶組地層為灰白色砂、礫巖和流沙層,易擴徑、垮塌、漏失。東營組地層為紅色泥巖夾灰色細砂巖,地層軟硬交錯,易斜。沙河街組地層為中-厚層砂巖、泥巖,砂層孔滲大,疏松,易漏、易擴徑,定向造斜率不穩定。孔店組地層為棕色泥巖、泥膏巖,可鉆性較差,易膏侵污染鉆井液。
2 提高機械鉆速技術
2.1 高效PDC鉆頭
選擇了適合松軟-中硬地層快速鉆進且可定向造斜的高效PDC鉆頭。
鉆頭特征為:5刀翼;Ф16及Ф19切削齒混合布齒;高度拋光的切削齒減少剪切力;硬質合金支撐邊緣齒延緩切削齒破裂和磨損,明顯提高鉆頭壽命;輔助切削齒和分壓平衡墊的數量、位置、露出高度的優化設計,使切削齒均勻吃入地層;力平衡、后排減壓齒、螺旋式刮刀結構設計,增加鉆頭的穩定性;螺旋式可換噴嘴、光面保徑墊和螺旋式保徑結構。
2.2 優化鉆具組合
采用簡化防卡鉆具組合:Ф241mmPDC+Ф172mm*(1.25°-1.5°)單彎螺桿+Ф158mm無磁鉆鋌*1根+Ф127mm加重鉆桿+Ф127mm鉆桿。優點如下:鉆進時鉆壓小,不下鉆鋌即可滿足鉆進需要??呻S時進行定向施工,提高中靶精度??蛇B續完成造斜、增斜、穩斜、降斜、調整方位等不同作業,減少起下鉆次數。結構簡化,使粘卡的幾率降低,摩阻減少。
2.3 優選鉆井參數
開孔時,采用小排量鉆進,防止沖垮松散層。直井段和穩斜段鉆進時,采用2.5m3/min的大排量鉆進,既提高機械鉆速,又能有效地清洗井眼、沖刷井壁。定向段鉆井參數:鉆壓10-30KN、轉速67rpm、排量1.0-2.0m3/min。通過調整鉆壓、排量,保證井眼軌跡符合率。
3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3.1 井斜控制
直井段采用低鉆壓防斜打直技術,嚴格控制鉆井參數,使井斜角和井底位移盡可能小。穩斜段采用高效PDC鉆頭+動力鉆具進行復合鉆進,連續控制井眼軌跡。結合鉆具造斜能力,確定螺桿尺寸大小及度數、扶正器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鉆井參數等,可有效控制井斜。
3.2 軌跡控制
采用PDC鉆頭+單彎螺桿+MWD(無線隨鉆測量裝置)的定向控制系統。
在預測下部井段需要的造斜率前提下,結合鉆具組合的造斜能力,優選螺桿尺寸及度數。通過增大結構的彎曲角度,可提高造斜率。一般采用滑動鉆進1單根復合鉆進2單根的方式,使井斜緩慢地增至設計值,既保證了軌跡符合率,又使得井眼更加平滑。
4 鉆井液技術
4.1 體系選擇
直井及常規定向井(最大井斜<35°):使用聚合物低固相防塌鉆井液,進入目的層前50-100m,將鉆井液改造成聚合物低固相屏蔽暫堵鉆井液。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直井段使用聚合物低固相防塌鉆井液;井斜達到35°時,將鉆井液改造為聚合物乳化鉆井液或聚合物聚合醇防塌潤滑鉆井液;目的層鉆進時,使用聚合物乳化屏蔽暫堵鉆井液和聚合物聚合醇屏蔽暫堵鉆井液。
4.2 防塌性能控制
控制鉆井液API濾失量≤5ml。嚴禁大幅度調整鉆井液性能,等量等濃度補充膠液。選擇加入無熒光防塌劑、防塌降濾失劑、聚合醇防塌潤滑劑,增強鉆井液防塌性。
4.3 攜帶性能控制
利用地層造漿特性,控制合適的般土含量(25g/l-35g/l)。選擇合適的排量(28L/s-32L/s),滿足環空返速要求。常規定向井FV控制為36s-40s,動切力3Pa-5Pa,動塑比0.2-0.3。大斜度井FV控制為38s-45s,動切力4Pa-6Pa,動塑比0.25-0.35。根據需要選擇加入中粘CMC、PAM、FH-D17(低固相增粘降濾失劑)調整粘度,增強懸浮、攜帶能力。
5 故障預控技術
5.1 井垮預控
開孔時20-30m,采用小排量鉆進,防止沖垮井口;之后,采用大排量鉆進,保證井筒內鉆屑及時清除,對井壁的及時沖刷。起鉆及時灌滿泥漿;勻速起鉆,防止拔垮地層。防止蹩漏泥漿,導致井垮。
5.2 阻卡預控
接單根前勻速劃眼兩遍,每200m短起下鉆一次。下鉆強壓<3噸,下鉆強拔<5噸。及時清除巖屑床、虛泥餅,降低井下摩阻;近平衡壓力鉆井,防止壓差卡鉆??刂圃煨甭剩WC井眼圓滑?;瑒鱼@進期間接單根時,控制前后工具面一致。動力鉆具鉆進斜井段接單根時,早停泵晚開泵,防止產生臺肩。簡化鉆具結構,少下鉆鋌或不下鉆鋌或采用倒裝鉆具組合,防粘卡。
5.3 出新眼預控
下鉆遇阻強壓<3噸。彎螺桿鉆具下鉆遇阻時,嚴禁開泵沖劃,只能動轉盤撥劃,撥劃鉆壓<1噸。撥劃無效則起鉆換常規鉆具通井。PDC、牙輪鉆頭遇阻撥劃無效時,換小尺寸的牙輪鉆頭或尖刮刀鉆頭通井沖劃,以沖為主,間斷動轉盤,沖劃鉆壓控制在1噸以內。通井鉆具要保持與原鉆具剛性一致。定向段、臺肩處遇阻時,以沖、壓為主,但沖、壓不得同時進行。
6 應用效果
2013年,該地區完井65口,進尺91327m;平均井深1360.14m,平均機械鉆速47.46m/h,平均鉆井周期6.98d。復雜時間僅占 1.10%;故障時間僅占0.23%。井身質量合格率100%。鉆井液密度符合率100%,電測一次成功率85%,指標均達到超過設計要求。
7 結束語
7.1 結合八面河地區新生界松軟地層特點開發應用的鉆井綜合配套技術,能顯著提高機械鉆速、有效控制井眼軌跡、控制復雜故障的發生,具有推廣前景。
7.2 從復雜故障發生的情況看,進一步優化、細化技術措施,鉆井效率還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蔣希文.鉆井事故與復雜問題[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2]高德利.井眼軌跡控制[M].北京: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
[3]況雨春,馬青松,王勤,等.鉆井水力參數優化方法及應用現狀[J].石油礦場機械,2010,39(7):1-4.
[4]王學儉.淺層定向井連續控制鉆井技術[J].石油鉆探技術,2004,32(5):15-18.
[5]程丙方,常領,李志亮.勝利油田樁西地區淺層定向井鉆井液工藝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08,(10):130-131.
作者簡介:田常銘(1964,10-),男,民族:漢,籍貫:湖北,學歷:大學,職稱:高工,研究方向:石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