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茜
摘 要: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城市建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傳統的園林意境不能受到現代人們的喜愛,傳統的園林形式應跟隨現代城市建設的腳步探索新的形式,來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園林設計能夠反映一座城市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狀況,它帶有時代的印記,并且和當地社會現狀緊密結合。文章將對園林建設的歷史演變情況進行簡要概括,并對現代城市的園林新形式進行探索。
關鍵詞:現代城市;園林新形勢;探索
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生活質量要求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發生了巨大改變,人們知識的不斷提高也使得城市園林景觀不斷發展,園林景觀的設計問題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藝術設計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園林設計作為藝術設計形式之一,隨著現代城市的建設,其設計形式逐漸多種多樣。
1 園林形式的演變過程
我國園林從古至今都是以自然式山水園為主,并且從唐朝開始,我國的園林設計就影響到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在十八世紀時,我國的園林藝術傳入到英國,并在英國園林中掀起一場自然潮流,還引發了之后的歐洲園林革命運動。我國傳統的園林設計中強調自然,并且建設過程中注重意境的創造,園林畫面應具有詩情畫意的美感。我國傳統園林設計在空間層次組織上一般采用園中園的手法,具有復雜的層次,并且依傍建筑物進行景物設計[1]。
新中國成立后,很多城市在建造公園時,都繼續發揚了我國這種傳統的園林結構,根據公園地形和水源、花木栽植等開始模擬自然創造自然式園林。在建筑物和公路規劃時,也根據地勢來進行規劃。同時還吸收外來的園林形式,采用規則式布局,對地形、地貌、建筑、道路和花木種植中都采用規則的幾何圖形,混合式園林在當今園林設計中都很少見。
八十年代末期,我國城市園林綠化面積僅為百分之十七,而國外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綠化面積都達到了百分之五十。我國需要大量增加綠化面積才能趕上世界的先進水平。園林綠地的社會文化程度的體現,近年來我國才開始提倡生態社會,這對大環境強調生態園林非常重要,但是城市中一個小景觀也同樣能夠帶給人們美的精神享受。所以,我國在進行園林建造時講究因地制宜,正確的思路同時教導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了長遠利益,生態嚴重破壞和自然災害頻發的今天,都是人類之前埋下的惡果。
我國園林藝術在世界上占有獨特地位,并不是因為其表現形式,而是隱藏在其中的內涵和意義。現代城市的園林設計手法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和城市建設不協調,這是我國城市園林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
2 探索現代城市園林新形式
2.1 繪畫藝術形式
印象主義產生于西方,是對陳舊的古典畫派和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的顛覆和反對,印象主義注重在繪畫中對于光的研究和表現,用千變萬化的光線,描述作者眼中的世界[2]。野獸主義是用粗獷的筆法,創造強烈的視覺效果,追求情感表達。抽象主義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現的一種繪畫流派,其畫風熱情奔放或安逸靜謐,能夠引發人們內心的思想感情。
繪畫藝術的多形式,給園林設計提供了新形式,和傳統園林相比,現代園林在服務對象和平面布局方面都出現了新內容。現代城市園林是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和放松的場地,而古代傳統園林卻是服務于上層名流,象征貴族的地位和實力。繪畫藝術融合與園林藝術,使園林內結構框架不再講究對稱,而是提倡在設計中重視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并且也簡化了園林建造的工序,空間層次也變得豐富多彩。繪畫藝術通過其繪畫理念和相應的表現方式,對園林景觀設計中對空間的劃分和色彩的搭配產生不小的影響,并且在空間表現形式在園林設計中具有獨特的作用。現代城市園林設計的空間概念,受繪畫中立體主義藝術的影響,運用多變的視角來表現事物的真相,能夠增加現代園林內外空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改變了傳統園林景觀設計對自然空間的錯誤認知,從而增加人們的動態親近的感受。
2.2 借景藝術形式
我國傳統園林設計中,提倡順應自然地形,并且層次豐富、曲折變化,但是其較為封閉,并且普遍借以堆山疊石來抬高視線,達到遠借的效果[3]?,F代園林注重外向性和開放性,并且與城市景觀融為一體,要與城市建設風格相互映襯、兼顧彼此,所以在進行園林建設選址時應注重打破人和自然的界限,將人、自然、園林合為一體?,F代園林設計我們講究要順于自然還要高于自然,在符合自然形態的基礎上,還要應用現代藝術將自然中的韻味表現出來,達到耐人尋味的效果。意象是整體園林藝術意境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合理反映出題材的不同,如在山水題材上就應注重象、境和形式上的特點,同時考慮現代園林在空間上的處理手法,將各種造景和借景手法巧妙地運用到池水、丈山和石頭等,在空間關系上使人無限遐想。并且在借景時,應注意留出視線走廊,避免遮擋借景的美好景致。借景創造時,并不是讓人們被動地欣賞景物,而是有意識和目的的引導人們去看,達到引人入勝、心曠神怡的效果。
現代園林的設計應和城市景觀融為一體,并且適合現代人們的生活和心理,在園林整體上把握曲線的簡潔流暢,注重園林的開放性和外向性[4]。現代園林既要和我國傳統園林區別開來,又要延續傳統園林的精髓,在景點布置上滿足整體需要,并且分清主次關系,內容層次豐富一些。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切忌模仿,模仿就失去了向建筑、環境的借景機會,不能體現園林與城市的和諧之處。
2.3 后現代主義形式
現代藝術給設計師門提供了最直接和最豐富的靈感來源,是現代城市園林可以借鑒的形式語言。藝術家的創造力比設計師要豐富,并且藝術家對時代精神非常敏感,他們引領者設計師走入藝術大潮。波普化園林的設計形式逐漸為人們接受,其開放、夸張的材料選擇和色彩絢麗的設計風格對園林設計者來說,是具有相當的實驗性和探索性,并且現代園林的發展拓寬了途徑,為藝術和園林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有形的借鑒。極簡主義是以繪畫或雕塑的形式,運用極為簡潔明快的手法,強調運用現代工業化的材料和非人格化的結構,具有顯著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具有視覺沖擊效果。很多園林設計師開始追求極簡化,使用較少的形狀和材料來控制空間的尺度,將材料以人工集合的方式來進行表達,使園林和藝術完美融合。
大地藝術是設計師門運用土地、石頭、水源和樹木等材料和自然進行有效結合來調整現有的園林空間,園林和自然達到了不分彼此的境界[5]。解構主義同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完全不同,解構主義將一切既定的設計規律加以顛倒,并且反對設計中的統一和諧,認為設計可以不考慮周圍環境和建筑,提倡分解、不完整、無中心等,在園林設計中大膽應用懸浮、移位、拼接等手法,給人產生特殊的不安感。這種設計形式雖然有反常理,但也提出了新的可能,不按常理的構圖和秩序設計也是可行的,并且這種風格的造型語言能夠豐富園林設計的表現力和內涵。
3 結束語
迅猛的經濟發表將園林設計帶到了新時代,在對現代城市園林新形式探索時,不要將目光僅局限在對古典園林的繼承和發揚,我們應吸收接納新鮮的設計形式,多學習西方的園林設計理念,通過對作品的理解,結合自然環境,克服浮躁和盲點,將中國園林景觀推向世界平臺。切忌一味地追求模仿,傳統園林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城市的需要,應努力探索更寬的園林設計道路。
參考文獻
[1]沈葆久.現代城市園林新形式的探索[J].中國園林,2012,03(06):54-54.
[2]陳敏.淺析城市園林設計中歷史文化的挖掘與表達[D].北京林業大學,2011,03(01):35-36.
[3]錢林周,饒潔.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探究[J].廣東科技,2013,02(13):101-102.
[4]王琴.歷史文化在城市公園中的表達[D].南京林業大學,2013,09(05):99-100.
[5]惠志秦.中國傳統園林模式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體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03(0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