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乾杰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非常快,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保問題更加的重視,這也是建設生態和諧城市的重要措施。文章對生態城市的建設內涵和建設特點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城市規劃的內容以及生態環境現狀進行了分析,對規劃中的重點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
引言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加快,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對生態規劃設計進行重視,對推動整個城市的生態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對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進行了分析,對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1 生態城市建設的內涵與特點
生態城市建設能夠更好的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同時也能促進城市經濟取得更好的成績,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經濟學的原理進行了利用,對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和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協調,能夠更好的促進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同時,在持續發展方面也能實現高效形式,生態城市建設中范圍更加廣泛,其對城市建設過程中鄉村也進行了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發展過程中要和周邊的地區相統一,生態城市系統性決定了其建設的全面性。
生態城市的建設能夠推動人們更好地合理利用資源,同時,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要進行改善,在利用資源方面要合理,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也要處理好和自然的關系,實現有序發展。生態城市是一個復合的生態系統,其在發展過程中將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進行整合,對環境質量進行重視,同時,對整體效益的實現更加重視。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更加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長期目標,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有限地利用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2 生態城市的規劃內容
生態城市的規劃分為多個部分,文章將進行詳細的介紹。首先,是自然屬性方面,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其區位以及地勢氣候環境都存在著差異,是人們活動的自然層次,在發展過程中,其要進行一系列的競爭和平衡,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地盡其能和物盡其用的目的。其次,是社會功能屬性方面,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城市社會經濟以及城市功能結構方面,其中包含著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要對城市的有機能力進行提高。再次,是歷史文化屬性方面,主要涉及到城市的歷史文脈以及延續問題,在這方面,可以將文化傳承轉化為人們自為性的一種行為。最后,是管理意識屬性方面,這方面重點要對人們的規劃意識進行提高,同時,在規劃體制方面也要進行加強,這樣能夠確保規劃計劃按期實施。
規劃的主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對城市周圍的新生環境進行更好的利用,同時,對區域經濟進行分析,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對生產力的布局以及功能進行相互的彌補,使得城市發展過程中能夠對城鎮職能進行科學的分配。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其環境容量要和規模相適應,因此,要對城市進行科學的規劃,對土地進行合理的利用,對綠化系統進行良好的涵養,對生態保護系統進行完善,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在管理體系方面進行完善。
3 我國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現狀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城市在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的問題就是,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管理水平低;城市建設方式不科學;政府為了更好的提高經濟效益在城市中發展了高污染的工業,這樣就導致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城市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出現了嚴重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情況,同時,人們依賴生存的水資源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導致人們的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影響,給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4 加強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對策
4.1 精心做好生態城市設計
在編制生態城市規劃的基礎上,一定要對生態城市的設計進行重視,實現城市的生態化目標,對于不同的城市要體現其不同的生態環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特色。在規劃設計方面要對城市景觀設計、城市產業設計以及城市住宅區設計進行重視。城市景觀設計的目標要建立在建筑、園林為主的人文景觀以及各類自然生態景觀的基礎上。
建筑景觀設計的重點是在平面規劃的基礎做好空間天際輪廓線的規劃設計,特別是沿主要街道建筑進行景觀設計,要在做好高層超高層建筑景觀設計的同時,適當布置低層的生態建筑。園林設計的重點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兩岸林帶以及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的景觀設計,融生態環境、城市文化、歷史傳統與現代理念及現代生活要求于一體,提高生態效益、景觀效應和共享性。要以生態化的示范產業園區為平臺,建設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以循環經濟為特色的生態型工業體系,同時努力發展旅游、教育、醫療、物流、文化、信息、房地產等產業。要建立生態產品開發、設計、孵化中心,逐步實施現有產業的調整和改造,實現產業的生態轉型,提高生態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業環境行為、環境信用評價體系,將企業的環境信用納人企業社會信用體系之中,通過多媒體向社會公示。要用生態建筑原理對居住區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形成生態建筑與完善的基礎設施構成的生活環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內的社會生態系統。
4.2 提高城市產業規劃水平
提高城市產業規劃水平,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體規劃,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產業。規劃應按照城市區域功能進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態規律,優化產業布局,控制城市工業規模,進行生態監管,重點搬離市區一些污染較大的企業。同時,加強城市上風方向、城市水源及環境脆弱地帶的保護,嚴禁項目建設,堵住污染源頭,達到城市規劃的思維超前、技術先進、經濟適用、環境優美的良好效果,為人們工作、學習、居住提供良好環境。
4.3 提升城市交通規劃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動脈,是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國城市人口多、人均擁有道路量低、私家車發展迅速等因素,加劇了城市交通擁擠和空氣污染嚴重等問題。因此,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態化的首要措施,樹立公共交通優先意識,在發展規劃中優先考慮公共交通,加強法規與經濟支持,將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4.4 加強城市綠化建設
城市綠化建設是打造生態城市的基礎性工作,合理規劃城市綠地系統,劃定綠化用地范圍,科學布局城市綠化結構,重視提高城市中心區域綠化率,合理規劃城市綠化點、線、帶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城市規劃,同時加強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規劃建設。
5 結束語
建設生態城市是城市建設的必然發展道路,生態文明是以后城市化發展的正確選擇,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城市的建設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同時,對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同時,也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偉鈞.試論城市生態規劃[J].絲綢之路,2009.
[2]戴善偉.城市建設的生態布局規劃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0.
[3]楊明白.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