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東
摘 要:撫育采伐與現代生態林業密不可分,林業采伐也可以增加經濟效益,想要長久地發展好林業,就必須從撫育采伐入手,科學合理的進行森林采伐。文章主要針對撫育采伐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措施,達到科學合理采伐,減少浪費的目的,從而提高人工林生產,實現振興現代生態林業的目的。
關鍵詞:撫育采伐;科學合理;可持續經營
自幼齡林郁閉起到成熟林采伐前一個齡級止的時段內,在森林中對部分林木進行的采伐被稱作撫育采伐。可持續經營是林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它不僅僅是林業行業里的內容,更帶有社會屬性,是社會各界都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科技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如何平衡好經濟發展和林業的可持續經營已經成為林業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撫育采伐作為森林經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一直影響著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成敗。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不僅要貫徹可持續經營林業的思想,加強科學撫育采伐的知識教育,狠抓落實相關工作,更要專注于我們各項制度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實效性,制定長遠的戰略計劃,科學的管理方法,有力的績效賞罰制度,“包產到戶”責任到人。這樣我們的林業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將會有所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將會大大加強,我們的撫育采伐工作才能更加科學有序的進行,我們的林業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經營和發展。文章通過對當前林區撫育采伐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出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方案。
1 當前撫育采伐中存在的問題
1.1 自身問題
林業工作者思想覺悟不高。目前來看,我們很多林業工作者雖然對林業的可持續經營,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所了解,但是認識還不夠,往往涉及到實際問題目光放的還不夠長遠。工作人員也很少重視與保護森林資源的多樣性,對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也漠不關心,只追求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了長遠利益,造成采伐的不合理,從而破壞了長遠戰略目標的實現,更對今后森林的經營造成影響。相關工作落實不到位。近幾年我國對于林業保護越來越重視,相關的要求與規定也層出不窮,但是地方單位和我們進行相關工作的林業工作者很多時候落實不到位,甚至有些時候會出現“應付”的行為,這不僅僅會使我們當地林業發展滯后,更會讓我們國家在林業上的大方針大戰略阻力重重。
1.2 客觀因素
人工林的林分普遍存在林分密度不均的問題。其原因有兩點。第一,各地的造林密度標準不一,有些地區要求密度大,有些地區要求密度小,這些現象在前些年尤為突出,主要由于各地對造林設計沒有統一要求,管理比較粗放。第二,在實施過程中,有些單位沒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操作。在造林過程中,由于施工款是與成活率掛鉤的,所以為了達標,各個單位會運用各種方法使成活率達標。例如在整地時縮小株行距,最終導致林分密度分布不均。加之氣候、水土、坡度等因素制約,不同地區不同林分的具體情況不同,也是造成林分密度不均的重要因素。
1.3 技術層面
在對森林的撫育采伐過程中,由于林分密度的不同,對不同林分的采伐強度就有了差別。對于林分密度較大的林分,其采伐強度往往會遠大于規定的采伐強度;而對于密度較小的林分,采伐強度又會比制定的標準低。目前的很多撫育采伐,相關策劃規定與實際作業有很大沖突。如果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與要求進行采伐,則不能夠達到撫育采伐的宗旨,如果按實際要求進行采伐,則會出現采伐強度過大,亂砍亂伐等現象。此外,幼齡林的透光撫育砍伐強度要遵循撫育砍伐的規定要求,其中約一半的落葉松幼齡林在透光砍伐中沒有規劃信息。很多單位只重視對下層樹木的撫育,忽視了對上層樹木的采伐,導致下層生長的樹木被上層樹木所壓制,沒有充足的陽光和有利的生長位置,最后慢慢枯死。中齡林砍伐強度過大,砍伐的時候只針對生長情況較好的樹木,這樣雖然能暫時的帶來較多的經濟收益,但是長此以往將會導致林分中樹木布置的不勻稱,林區品質的降低。
2 解決方法
2.1 在自身問題上,我們相關單位可以定期組織學習和考試,并建立獎罰機制,成績優異者有相應獎勵,成績不合格者有相應的處罰,將成績記錄在案,成為今后職稱等評定的依據。讓我們的林業工作者時時學、事事學,做到先思后行,腦要走在手前面,真正達到科學撫育采伐的目的。在出現工作人員急功近利,不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維護森林資源多樣性的行為時,我們應該根據國家的大方針戰略制定計劃,并明確戰略思想,定期組織學習研討,強化對于科學撫育采伐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認識。我們要制定明確的績效和賞罰制度,不能姑息放縱任何違反規定和造成不良后果的行為,也不能忽略任何有杰出貢獻的行為,增強其責任心。薪金的發放要嚴格遵守績效制度,增強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讓大家真正用腦子干活而不是機械的完成任務。
2.2 對于自然因素,我們不能過于埋怨之前的欠賬,一方面要制定明確統一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大檢查力度,不能讓這些要求成為一紙空文。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面對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等多重因素影響的時候,我們應該運用成果思維,只看最后的蓄積量、采伐量、成活率是否達標。很多單位在撫育采伐工作中對于采伐的過程有很多的要求,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影響因素很多,加之要求過于繁瑣,工作人員很難有效的執行其要求,這樣反而事倍功半,一方面管理者很難進行有效的績效管理和賞罰制度,另一方面打消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這讓管理者陷入兩難的境地。成果思維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對于撫育采伐這樣影響因素較多、過程難以監管的問題,我們就應該采用成果思維,績效和賞罰與成果掛鉤,這樣既便于管理,又放寬了采伐人員的思想和行為,讓大家真正動腦筋去工作,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
2.3 對于技術方面的問題,第一我們要從造林設計抓起。造林設計時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要培育適應該地區氣候條件的樹種。加強混交林的培育。第二要對林分定向培育,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保證林木質量以及可持續發展要求。第三要加強對幼苗,幼齡林的撫育管理,根據不同樹種制定不同培養目標,及時進行除草施肥等工作,保證幼苗迅速健康生長。第四要選用良種造林,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大力培育壯苗,優化人工林的林木質量。第五加強管護力度,加強病蟲害的防護與檢測力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第六管護責任到人,出現問題必須落實到人頭,不能姑息放縱任何違反規定亂砍亂伐的行為,對于相關的管護人員也要追究其責任。
3 結束語
想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經營,撫育采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好的撫育采伐工作不僅僅能保證當前的采伐量,而且會使今后的生產更好地進行下去。由此可見撫育采伐工作做好了就是“一箭雙雕”,做不好便是“兩敗俱傷”。如果我們林業工作者的知識儲備增加了,思想覺悟提高了,績效管理和賞罰制度能夠有效地執行,而且能夠因地制宜的選取良種,制定培育計劃和目標,并且靈活運用科學的撫育方法,那么合理有效的撫育采伐也將不是什么難事,我們的林業就會實現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的路也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施興全,陶瓊.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中的幾個問題探析[J].林業調查規劃,2008,33(3).
[2]姚樹明.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中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
[3]田德軍.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中的幾個問題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