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微軟是IT業的巨頭,是各國人才向往的地方。它別具一格的人才招聘,除了考查應聘者的專業知識外,更看重人的智慧才能。于是,在招聘時,他們經常出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來考察應聘者的思維能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這些趣題吧!
【趣題一】有7克、2克砝碼各一個,天平一架,如何只用這些物品三次將140克的鹽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
“砝碼稱重”是常見的數學問題。要使稱得次數最少需要講究方法。本題有兩種思路。
【思路一】 1.把2克重的砝碼放在天平左端,分鹽于天平兩端直到平衡,此時,左端有鹽69克,右端有鹽71克。2.取下天平左端的2克砝碼換上7克重的砝碼,左端重69+7=76克,右端仍然重71克。從左端取出5克鹽,則天平兩端保持平衡,這時左端有鹽64克。3.把剛才稱出的5克鹽也當作砝碼,與2克、7克砝碼合在一起組成14克“砝碼”。從64克鹽中取出14克,恰好還剩下50克鹽;那么,所有余下的鹽的重量就是90克。
【思路二】 1.利用天平,可以把140克鹽平均分成2份,每份70克。2.將2克重的砝碼與7克重的砝碼合在一起,從其中一份中稱出9克鹽。3.把稱出的9克鹽也當作砝碼,與2克砝碼合在一起組成11克“砝碼”,還是從那一份中再稱出11克鹽。與剛才稱出的9克鹽合在一起就是20克鹽,20克鹽與另一份70克鹽合在一起就是90克鹽,那么余下的那一份就是50克鹽。
本題的關鍵是巧妙利用稱出來的鹽作新的砝碼。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學好數學的重要“砝碼”。
【趣題二】有兩個房間,其中一間房里有三盞燈,另一間房里有控制這三盞燈的開關。這兩間房是相對獨立、相對封閉的,沒有空間上的直接聯系,三盞燈與三個開關也沒有順序上的必然聯系?,F在只允許你分別進入這兩個房間一次,然后判斷三盞燈分別是由哪個開關控制的。
【分析與解】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更多考慮的可能是燈與線之間怎樣連結及如何開關等,這樣就進入了解題誤區。其實,我們可利用燈亮后發熱的特性來操作:1.先走進有開關的房間,將三個開關編號為A、B、C;2.將開關A打開數分鐘后關閉,再打開B;3.立即進入有燈的房間。此時亮著的燈由開關B控制,戴上手套摸另外兩盞燈:發熱的由開關A控制,不發熱的由開關C控制。
可見,在解決問題時,要綜合考慮各種知識,合理選擇有用的信息,靈活地進行運用。
【趣題三】一個合唱團趕往演唱會場,途中必需經過一座橋,天色很暗,而他們只有一只手電筒。一次同時最多可以有兩人一起過橋,而過橋的時候必須持有手電筒,所以就得有人把手電筒帶來帶去,來回于橋的兩端。手電筒是不能用丟的方式來傳遞的。四個人的步行速度各不同,若兩人同行則以較慢者的速度為準。張楠需花1分鐘過橋,李寧需花2分鐘過橋,蔣帥需花5分鐘過橋,王芬需花10分鐘過橋,他們如何在17分鐘內過橋?
【分析與解】此題屬于策略優化問題。從題中我們知道,同行兩人的過橋時間應該盡量接近,并且來回傳遞手電筒應盡量選用速度快的人。根據以上分析, 可這樣安排:1.張楠和李寧兩人先行過橋后,張楠帶手電筒返回,共用時3分鐘;2.蔣帥和王芬兩人同時過橋后,李寧帶手電筒返回,共用時12分鐘;3.張楠和李寧兩人再次過橋,用時2分鐘。這樣,四人全部過橋,一共用時3+12+2=17(分鐘)。
可見,數學知識大多來自生活,我們要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問題 。
【試一試】
1.一位商人有一個40磅的砝碼,由于跌落在地而碎成4塊。后來,稱得每塊碎片的重量都是整磅數,而且可以用這4塊來稱從1至40磅之間的任意整數磅的白糖。這4塊砝碼碎片各重多少?
2. 你讓工人為你工作7天,回報是一根金條,這根金條平分成相連的7段,你必須在每天結束的時候給他們一段金條。如果只允許你兩次把金條弄斷,你如何給你的工人付費?
3.一位商人花70元購進一件衣服,加價12元售出。后發現購買者支付的那張一百元是假鈔,商人想將這100元花出去 ,可是一不小心又丟了?,F在請你幫那個倒霉的商人算算:他在這件衣服上共損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