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燦
【摘要】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在小學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要認清當前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的本質,積極開發閑暇生活教育資源。分析了小學生閑暇生活的教育資源開發的滲透性原則、內外因素結合的原則以及整體性原則等,接著從學校方面、家庭方面、社會方面分析了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途徑。
【關鍵詞】閑暇生活 教育資源 開發途徑
閑暇活動的本質,就是能夠更好地愉悅學生的身心,也就賦予了閑暇生活教育具備自主性和自由性的特點。在進行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過程中,主要是本著滲透性原則、內外因素結合的原則以及整體性的原則,重視閑暇主體的自我判斷和自我充實,明確閑暇主體在閑暇教育資源開發中的位置,把主體的需要、價值觀等教育跟閑暇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目的是能夠通過這些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夠提高閑暇主體享受生活的主體意識,轉變他們對于生活的態度,激發學習的熱情,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原則
(一)滲透性原則
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的閑暇教育資源開發的理論和實踐都是相對比較缺乏的,學生從小學時代開始就存在比較大的學習負擔。在對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過程中,不適合采用學校增設課程或者編排補習班計劃的方式進行,可以采用滲透式的資源開發原則,寓教于樂,在玩的過程中進行閑暇教育。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滲透性原則,主要是要合理安排學生的閑暇生活,不需要專門制定相應的體制,也不需要制定課程表,是利用閑暇生活教育的時機,在可以利用的一切閑暇生活教育資源中體現滲透性原則。我們以學校閑暇教育資源開發為例,閑暇教育資源充斥在每天的教育過程中。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位學生在作文課中寫了一篇關于閑暇時間再利用的作文,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教育資源,引導其他學生積極利用閑暇時間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在教師備課過程中,就可以有意識地查找學科中可以利用的閑暇生活教育資源,把閑暇教育資源利用的觀念引申到教學中去。每個學生在閑暇生活中都會自然的流露出相關的態度和情感,教師要密切觀察小學生的行為,對于那些正確利用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行為給予積極的肯定,對于那些不正確的利用方式進行引導。教師適時地介入,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學校對于學生閑暇生活教育的關注。
(二)內外因素結合的原則
這項原則主要是指教師要進行外在的指導,結合學生的自身意愿來培養學生開發和利用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行為。教師外在指導,就是要求學生從閑暇生活教育資源中得到益處,需要具備良好的閑暇生活態度和價值觀,這點是教師可以把控的外在因素。開發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首要任務,就是給小學生傳遞一種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遵循閑暇生活教育資源使用的行為規范。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通過這種引導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的正確觀點。雖然這種外在灌輸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導致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自由”的原則。但是,小學生的鑒別力不是特別強,適當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堅持內外因素結合的原則。
(三)整體性原則
在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過程中,不但需要開發學校方面的資源,還需要開發家庭教育資源,社會教育資源,多管齊下才能取得成效,不能“單打”。開發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需要家庭與社會各界的配合才能更好的進展,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要堅持整體規劃,明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針對目前應試教育的弊端,要給學生可支配的閑暇時間,充分發揮其他閑暇教育資源的作用,形成一股合力,讓學生“學會玩”“在玩中學習”,讓學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閑暇教育資源,自由發揮個性和特長,提高閑暇生活的品質。總之,要把各種閑暇生活教育資源整合在一起,真正發貨所有資源的整體合力作用,起到1+1+1大于3的作用,從而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資源之間的良性互動。
(四)生活性原則
這項原則就是在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過程中需要從小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作為出發點,以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為基礎和依托來開發利用閑暇生活教育資源。在開發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過程中,要挖掘那些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教育資源。我們以社會方面的閑暇教育資源為例,可以開發社會教育節日文化方面的資源,積極引導小學生開展節日主體活動,這樣不但很好地保持了跟優秀傳統文化的聯系,又使得小學閑暇生活教育真正朝著生活化的方向來發展。再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影視文化資源,也是可以開發利用的方式,讓小學生觀看一些諸如《背起爸爸上學》等題材的影視節目,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而言之,生活性原則要始終貫穿到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全過程。
二、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途徑
(一)學校方面
1.完善學校閑暇活動的設施資源
學校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在整個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所以,要不斷完善學校閑暇活動的設施資源。對于學校來說,要加大對于學校圖書館或者閱覽室、微機室等閑暇活動設施的建設力度,讓小學生在閑暇的時間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設施來開展喜愛的閑暇活動。在小學生課余時間,可以開展踢足球等體育活動,也可以去閱覽室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或者兒童報刊,也可以聽聽校園廣播來擴展自己的視野,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去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等,不斷豐富其閑暇生活。此外,還要提高設施的利用效率,學校的這些設施要充分地向小學生開放,方便他們在閑暇時間可以利用這些設施活動,也可以讓小學生享受到這些資源帶給他們業余生活的樂趣。
2.開發校園環境文化教育資源
校園環境文化教育資源主要包含師生的審美情趣、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學校的民主作風,等等。學校要在教育活動中積極滲透閑暇生活教育資源利用的理念,挖掘校園環境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讓人文因素跟生活知識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要加大學校文明之風的宣傳力度,利用課間時間給學生講解現代文明小禮儀知識,讓小學生明白文明禮儀在生活中的作用。還可以開展“小小英語角”的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自己學到的簡單的英語對話進行交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也可以鼓勵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實施“一幫一”的幫扶活動,就是讓課堂上聽講比較認真、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幫助那些學生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這也很好地開發了校園環境文化教育資源。endprint
3.開發多樣化的文體活動資源
在學校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開發過程中,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文體活動,使得學生的閑暇生活不再單調乏味。小學生課余時間利用的怎樣,是衡量一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作為學校,要充分利用閑暇生活教育資源優勢,開設多樣化的文體活動來滿足小學生的需求。在學校開發文體活動資源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淡化學生的競爭性和目的性,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相應的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這些文體活動中來。比如,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進行春游活動,讓小學生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在冬天到來的時候,可以組織冬季運動會,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揮文體活動資源的積極作用。通過參加文體類型的集體活動,增強了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鍛煉了小學生的身體,促進身心共同發展,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而且開展集體活動可以很好地避免一些小學生在閑暇時間迷戀到電子游戲等活動中而不能自拔。
(二)家庭方面
1.開發家庭圖書和游戲資源
家庭是進行閑暇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家長要以身作則地引導子女科學利用閑暇時間,積極開發家庭圖書和游戲資源。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啟蒙者,要學會利用子女的閑暇時間,給孩子選擇一些合適的圖書,能夠促進孩子的心智發育,并指導孩子閱讀。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當然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電子音像讀物,像錄音帶、光盤等,類似于邱易東的《地球上的孩子早上好》、徐魯的《一片紅楓葉》、伊索的《伊索寓言》,等等,家長可以為孩子建立自己的閱讀小書架,幫助孩子收集他們喜歡閱讀并且能讀的懂的兒童讀物。而且家長還可以花一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看電視節目,類似于《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等,并給孩子進行適當的解說。此外,作為小學生,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可以開發家庭教育資源中的游戲資源,在游戲中給孩子普及知識,這樣就比生硬的說教效果要好很多,因為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征。可以選擇拼圖比賽、手工拼裝等益智游戲,強化親子之間的交流。
2.開發親子旅游資源
在一些有條件的家庭中,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家長要利用閑暇時間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去觀察自然界,讓孩子跟大自然有個親密的接觸。豐富的自然界中包含了很多教育資源,天空海洋、鳥獸蟲魚、傳統建筑、民俗文化等,可以說旅游中處處是課堂,處處是教育資源,而且這些資源是生動是在的,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人類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和愛好。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經常陪同孩子去科技館、植物園、動物園等地方進行參觀,這些地方也是閑暇生活教育基地,孩子們在這樣的地方能夠看到和學到很多東西,增加了見聞感受。
3.開發家庭動植物養殖資源
在小學生的閑暇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的,家長可以種植一些植物,飼養一個小動物,讓孩子親自參與進來,在跟動物或者植物近距離接觸的過程中觀察他們,了解動植物的生活習性。這屬于一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是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的資源。比如,可以在家中種上一盆花,家長在一邊指導,讓孩子自己負責照料這盆花,通過澆水、施肥等環節,讓孩子親身經歷植物的生長過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記錄下這些花兒的成長過程。在植物養殖過程中,孩子會遇到一些問題,像有的孩子認為澆水越來越好,施肥也是越多越好,這樣的花才能盛開得更好。家長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驗證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確,在做了一些實驗驗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給孩子進行適當的講解。這些孩子親自參與的事情,要比書本上看到的或者老師說教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刻。
(三)社會方面
1.開發社會教育活動資源
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讓小學生在這所大學校中健康成長,就要抓住社會生活中的教育資源。除了保證一些基本的場館組織機構能夠順利使用之外,還可以充分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開發閑暇生活教育資源。比如,可以組織小學生進入社區宣傳環保活動,讓小學生給社區居民講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通過回收一些廢舊的報刊雜志促進資源再利用。還可以組織小學生去參觀新型科技教育基地,讓小學生明白我國科技的發展態勢。也可以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小學生去敬老院給爺爺奶奶講故事,讓他們明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教育資源的開發,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教會小學生要互相幫助,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在開發社會資源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因勢利導,讓小學生在這些充滿趣味的社會教育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開發社會教育文化資源
文化與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育的主要內容都來自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教育文化資源都是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以節日文化資源為例。豐富的傳統節日文化資源的開發,主要是要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節日中所包含的文化資源,找出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內容,不斷激發小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比如,在清明節,可以組織小學生去到烈士陵園為先烈們掃墓,小學生就會認為清明節屬于一個比較傷感的節日,是緬懷先人的節日,他們會片面地認為清明節就是掃墓節,至于其他的含義便是一無所知。這就需要充分地認真挖掘清明節的節日含義,改變小學生們的誤解。在清明節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放風箏比賽,通過生命活力的綻放活動讓小學生明白這個節日除了是緬懷已故的人之外,還具備維護新生的意義,提高了社會教育文化資源的開發成效。
3.開發社會教育信息資源
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迅速影響著教育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手段,網絡也成為學生實施探究活動的重要資源。所以,開發社會教育信息資源對于小學生的閑暇生活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相關部門可以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發建設小學生信息網站,讓小學生網絡社會教育可以有效地開展。小學生信息網站服務的對象比較特殊,所以這類網站要具備教育性和趣味性以及公益性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的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為小學生的閑暇生活開辟學習和娛樂的場地。在這個小學生門戶網站中,可以幫助小學生了解獲取信息,要有一個活潑醒目的外觀,定期發布一些跟小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此外,小學生信息網站也可以上傳各個學科學習的課件,再加入一些科教性質的影片、動畫片等資源,還可以在網上發起“我最喜愛的圖書評選”活動以及“網絡益智游戲的比賽”活動等,這樣能夠提高對小學生的吸引力,讓小學生在寒假和暑假以及周末等時間能夠利用這些信息資源進行學習和娛樂,使得網絡信息教育的影響力得到更寬泛的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擁有閑暇生活是小學生的權利,閑暇生活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小學生閑暇生活教育資源的開發就顯得非常重要。要把學校閑暇生活教育資源、家庭閑暇生活教育資源以及社會閑暇生活教育資源進行有機的統一,整個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對小學生進行全面的閑暇生活教育,豐富小學生的閑暇生活,從而促進小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慶云.對閑暇教育的緊迫性與課程內容構成之思考 [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12,(18).
[2]張健.關于閑暇教育資源開發若干問題的思考 [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09).
[3]盧育林.試論現代教育產業化和社會閑暇教育資源的配置 [J].教育與經濟,2013,(02).
[4]雷少波.社區教育資源的開發及其價值思考——改善學校閑暇教育的教育社會學分析 [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7).
[5]陳乃林,孫孔愁.終身教育理論視野中的閑暇教育資源的開發 [J].教育發展研究,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