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中國有個地方特別缺水,那就是靠近騰格里沙漠的寧夏西海固地區。今年暑假,我參加了“中國夢·西北行”志愿者活動,親身經歷了這邊缺水的狀況。從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個夢想——能夠讓這里的居民不再缺水。
場景一
在西海固地區,大部分廁所都是旱廁,如果不是本地人,進去如廁一定不習慣。我在興仁中學,經常課間去廁所“探險”,廁所里由于沒有水沖,所以便便一直留在那里,臭味滿天飛。
場景二
寧夏西海固興仁中學食堂的門口總放著一個綠色的盆,里面盛著半盆水,供我們二三十人飯前每人從里面撈點水出來洗手用。我第一次在這里洗手時,以為一個人用一盆水,結果浪費了一整盆水,真的好后悔。
場景三
聽當地人說,1989年,西海固地區下了一場大雪,九道溝的人傾巢而出,急急忙忙來鏟雪。大人們扛著鐵鍬,娃娃們提著桶,端著盆,還有的開著蹦蹦車和拖拉機,急急忙忙鏟雪,回家放地窖保存。在這里,下雨、下雪真的比農作物豐收還要重要,正如雜志上介紹的:飲一壺水,就是天堂。
怎樣才能讓這里不缺水呢?這是我的夢想。我有幾種模糊的想法。首先,是否可以造一家二氧化碳造水廠。利用二氧化碳轉化成電能,利用電能造水。其次,是否可以造一個大風車,把烏云多多吹到這里,多下點雨,讓大家的水窖里能多儲存點水。再次,是否可以做一條長長的管道,把東部人們節約下來的水都運輸到這里。這些想法是否科學,是否可行,我都沒有答案。但是我心懷這個夢想,希望未來的寧夏西海固的居民不再為缺水而發愁。
【同題比較】
夢想是美麗的,它是最美的期望;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由浮躁走向踏實;夢想是充滿力量的,它可以激發人身體里無限的潛能。三篇習作中的夢想都很具體,《小小夢想記》一文中,小作者夢想成為一位古箏演奏家,通過小時候和奶奶的一段“小插曲”引發出“夢想”的開始,這段文字語言細膩,感情真實,寫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從而取得了優異成績,一步步逼近“夢想”。文后“夢想在奮斗中步步接近,在拼搏中縮短距離”一句,非常精妙,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最后還提到了實現“夢想”后的夢想。《我的夢》一文中,小作者的夢想是:希望微善的力量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傳遞。小作者被夏洛一次次地幫助小豬威爾伯的故事深深感動,發出了“一輩子做善事,做一輩子的善事”愿景,想信小作者微善的力量會在每一個與人為善者的心中傳遞。《西海固之夢》一文中,何欣的夢想是“讓這里的居民不再缺水”等等,小作者通過實地訪問,真實地感受到西部地區的干旱少雨,自然而然地發出宏大的夢想——“希望未來的寧夏西海固的居民不再為缺水而發愁”。“想成為一位古箏演奏家”“希望微善的力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傳遞”“讓西海固不再缺水”等等,這些夢想雖然微小,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個人夢想在改變自身命運的過程中傳達著正能量,為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注入更多自信、溫暖與希望。
小讀者們也許還有很多夢想,有些夢想也許有些稀奇古怪,有些夢想甚至有些自我、有些“本土”、有些物質。但每個夢想都應傳達社會的正能量,每個有關真善美的夢想都值得尊重,并應該獲得被平等放飛的機會。
我們不光要有夢想,更要有行動。同學們,讓我們為夢想而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