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君
全面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
“十二五”湖南省水運建設規劃實施66個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45億元。截至目前,“十二五”已完成投資79.6億元,已建和在建項目24個,兩年內還要開工建設42個項目,完成投資65.4億元。為此,要切實做好以下工作:
——扎實做好規劃和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完成《湖南省港口布局規劃》修編,開展《長株潭組合港總體規劃》和《湖南省“十三五”水運發展戰略研究》編制。提出全省海事監管救助體系建設總體框架和發展思路,完成“監管系統技術方案”、“監管巡航救助站點布局”和“監管救助力量配備研究”等專題研究。積極推進岳陽洞庭湖綜合樞紐前期工作,爭取納入國家層面或行業規劃。
——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湖南省水運建設計劃完成投資34億元,建設40個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8個,新開工項目22個。一是繼續抓緊實施全省高等級航道骨干網提級改造,推進湘江2000噸級航道建設一、二期工程,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建設,湘西航運建設一期工程,洞庭湖區澧縣至茅草街航道建設工程等7個航道項目。二是繼續督促跟進湘江土谷塘航電樞紐、湘江長沙綜合樞紐的建設,確保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三是加快全省港口現代化、規模化建設,重點推進岳陽港君山港區荊江門碼頭工程、長沙港霞凝港區三期工程、常德港德山港區千噸級碼頭、益陽港清水潭千噸級碼頭等25個港口項目建設。四是繼續加快省水上交通支持保障系統一期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渡口改造、客渡船標準化改造和錨地建設等水上交通安全專項建設工程。特別是要完成2.15億、900余艘客渡船改造工作。
繼續強化水上交通安全監管
必須高度警覺,采取有力措施,抓重點,攻難點,掃盲點,全面落實責任,全面消除隱患,全力確保水上交通安全。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強化制度落實。健全完善水上交通安全責任體系,進一步細化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各級各環節各崗位責任,確保權責清晰。嚴格執行海事巡航制度,督促落實客渡船、運砂船簽單發航制度。強化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目標考核。遏制重特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發生。
——強化現場監管。一是將船舶簽證、船舶檢驗、水域巡航與渡口巡查等常規執法履職情況納入日常考核,強化執法監管。二是將重點部位與水域分片落實到人,在特殊時段、客流高峰期,要確保定時、定人、定責實施現場值守。加大對環洞庭湖區水域、湘資沅澧干線航道,以及柘溪、五強溪、東江、雙牌庫區,湘江大源渡、株洲、長沙樞紐庫區等重點水域的監控和巡航力度;加強對短途客班船、危貨船等重點船舶和趕集碼頭、行人渡口、學生渡口、農村汽車渡口等重點部位的現場監管和視頻監控;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三是加大對運砂船超載打擊力度。嚴格新建運砂船建造檢驗,重點加強運砂船載重線勘劃及船體著色檢驗,把好源頭關;繼續強化全省16個治超檢查站和12個超載監測站對運砂船超載違規行為的監控;繼續開展海事、航道等多部門的聯合巡航,加大對運砂船超載行為的處罰力度;切實做好“打非治違”等專項整治行動。四是督促縣鄉政府切實履行渡口渡船和鄉鎮船舶安全管理主體責任,重點督促監管人員加強渡口渡船的現場管理。五是充分發揮視頻監控系統的遠程、實時監控功能,增加巡查頻次,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嚴格督辦。六是嚴格責任追究。對不按規定堅守工作崗位,導致重大責任事故發生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建立重大安全隱患事前追究制度,對重大安全隱患,即使沒有發生事故,也要嚴格追究和問責。
——強化安全教育。抓好海事執法人員輪訓,完成300名以上海事執法人員培訓。抓好船員渡工培訓,對客渡船船員安排不少于4小時的培訓。積極督促并支持縣鄉政府做好一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工作。
著力提高水運服務能力
——保障航道暢通。推行干線航道精細化管理,完成《航道養護定額》編制,提升航道養護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加強航道日常管理維護,重點做好汛期和枯水期航道維護與干線航道應急搶通工作,確保航道安全暢通。加強船閘通航管理和聯合調度,提高船閘通行效率。嚴格航道行政許可程序,加強許可實施后續監督,保護航道資源。強化航政執法,重點整治航道內非法采挖和亂采亂拋行為,優化通航環境。積極推進開湖航線文明樣板航道創建工作,完成創建工作省級驗收。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加大對地方航道養護管理的投入,力爭財政轉移支付航道養護費通過財政列支全部用于航道養護管理。
——加快水路運輸轉型升級。依托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的國家戰略,加快岳陽港作為龍頭港和綠色低碳港的建設步伐。研究制定湘江長株潭庫區化后游輪、游艇發展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相關工作,制定省內河船型標準化資金管理辦法,落實國家老舊運輸船淘汰更新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村客渡船燃油補貼工作。推進全省運輸船舶使用新能源,制定全省內河LNG加氣站點布設規劃。積極推進自卸砂船裝卸裝置技術推廣應用,新建自卸砂船一律采用經船檢機構認可的皮帶機架。
——加強運輸市場監管。認真貫徹實施《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和《國內水路運輸輔助業管理規定》,做好“國內水路運輸行政許可證書管理系統”的上線使用工作。認真貫徹實施《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和《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規定》,抓緊研究相應配套規章。全面貫徹實行《湖南省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管理辦法》,加快港口臨時岸線清理、規范。繼續開展“平安港口”和“低碳港口”創建活動。強化港口安全監督,規范港口危險貨物作業經營人資質認定工作。強化航運市場動態監測和水運經濟運行分析,建立聯系航運企業制度。建立和完善航運企業誠信制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和競爭秩序。
——推進依法行政和科技創新。加強法制建設,繼續推動出臺《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力爭列入省人大立法計劃。做好修訂后的《湖南省水路交通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及其適用規則的公布與實施工作。創新執法管理,完善行政管理規范制度體系。加強行政執法督察和指導,加大執法信息公開力度和案卷評查力度,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加強法律法規宣貫和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提高基層執法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現場執法能力。加強科技創新,積極推廣使用先進技術,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認真落實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全力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生態環保工作,落實“一號重點工程”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庫區內港口碼頭污染防治和管理,督促制定港口碼頭禁排生產生活污水方案。督促制定港口裝卸持久性油類的防污措施,督促水上加油站治理和搬遷工作。建立水上運輸垃圾收集處理系統。抓緊建設長株潭水上污染防治應急救援基地。指導開展港口碼頭防污、加油船、旅游客船和旅游碼頭(躉船)專項整治。
加快推進水運信息化建設
——加強頂層設計與資源整合。編制全省水運信息化發展規劃。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立全省水路交通基礎信息數據庫,逐步實現水路交通業務信息的共享與互聯互通。
——加強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繼續推進重點水域視頻監控建設和衛星定位終端的推廣安裝工作。建設VHF(甚高頻)通信系統省主控中心,完善全省干線航道信號覆蓋。對重要渡口、重要樞紐的現有視頻監控系統進行聯網。建立渡口渡船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對重要航道內船舶航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大力推廣船舶動態管理2.0系統,全面實現船員考試發證電子化。加強智能化監控及自動巡航研究,探索建立水路重點違章監控自動識別及報警系統。
——加快數字航道建設。加快湘江株洲至岳陽2000噸級航道的數字航道建設。推進干線航道航標智能化管理,建立航標遙控遙測系統,逐步實現航標、通航尺度、通航水位、淺灘與礙航物等通航條件GIS(地理信息系統)動態顯示。
——加快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及辦公自動化建設。升級省市骨干網,在水路交通基礎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逐步開發業務應用管理平臺。在全省水運系統建立互聯互通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及對外門戶網站,逐步實現水運企業、船舶與船員管理等行政許可網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