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成套技術體系在江蘇南京通過鑒定,該系統打破國際核心技術壟斷,解決了國外VTS不能完全適應我國海事業務監管流程的難題,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作為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11年度重要科技項目,該項目由江蘇海事局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24研究所共同研發。該項目形成了PRIDe VTS 1000系統產品,構建了5站1中心的VTS,并進行了近2年的示范應用。項目共申請了18項專利,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國防發明專利2項、 實用新型專利2項,并獲得了4項軟件著作權,形成了成套VTS產品企業標準。
據著名雷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介紹,該系統主要實現了四個方面的創新: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環境信息圖點跡預處理的航跡起始方法,實現了強回波區和密集目標環境的穩定跟蹤;首次提出并研發了雙拓撲矩陣的目標交接和模板匹配的交接技術,有效提高目標的跟蹤精度、交接成功率及持續遠程跟蹤能力;首次提出并研發了基于點跡記錄的目標二次跟蹤技術,解決了無原始雷達視頻的目標二次跟蹤難題。
近日,由中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成套技術體系在江蘇南京通過鑒定,該系統打破國際核心技術壟斷,解決了國外VTS不能完全適應我國海事業務監管流程的難題,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作為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11年度重要科技項目,該項目由江蘇海事局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24研究所共同研發。該項目形成了PRIDe VTS 1000系統產品,構建了5站1中心的VTS,并進行了近2年的示范應用。項目共申請了18項專利,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國防發明專利2項、 實用新型專利2項,并獲得了4項軟件著作權,形成了成套VTS產品企業標準。
據著名雷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介紹,該系統主要實現了四個方面的創新: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環境信息圖點跡預處理的航跡起始方法,實現了強回波區和密集目標環境的穩定跟蹤;首次提出并研發了雙拓撲矩陣的目標交接和模板匹配的交接技術,有效提高目標的跟蹤精度、交接成功率及持續遠程跟蹤能力;首次提出并研發了基于點跡記錄的目標二次跟蹤技術,解決了無原始雷達視頻的目標二次跟蹤難題。
近日,由中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成套技術體系在江蘇南京通過鑒定,該系統打破國際核心技術壟斷,解決了國外VTS不能完全適應我國海事業務監管流程的難題,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作為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11年度重要科技項目,該項目由江蘇海事局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24研究所共同研發。該項目形成了PRIDe VTS 1000系統產品,構建了5站1中心的VTS,并進行了近2年的示范應用。項目共申請了18項專利,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國防發明專利2項、 實用新型專利2項,并獲得了4項軟件著作權,形成了成套VTS產品企業標準。
據著名雷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介紹,該系統主要實現了四個方面的創新: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環境信息圖點跡預處理的航跡起始方法,實現了強回波區和密集目標環境的穩定跟蹤;首次提出并研發了雙拓撲矩陣的目標交接和模板匹配的交接技術,有效提高目標的跟蹤精度、交接成功率及持續遠程跟蹤能力;首次提出并研發了基于點跡記錄的目標二次跟蹤技術,解決了無原始雷達視頻的目標二次跟蹤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