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英
摘 要:中職課堂管理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工作,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提高教學的效果?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探討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有效管理模式。
關鍵詞:課堂管理;課堂規則;課堂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34-02
計算機課一般在電腦機房中進行,教學設備復雜,會遇到復雜的課堂管理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策略,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樹立正確課堂教學管理的指導思想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效益,協調課堂人與事、時間與空間等因素及其關系的過程。教師缺乏正確課堂管理的指導思想,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問題行為。比如中職生來自農村的占多數,學生的起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已經熟練電腦操作,而有的學生連鍵盤鼠標都不會使用。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不分層,基礎差的學生可能跟不上,會產生厭學情緒,出現上課睡覺、玩游戲等現象。有些科任教師認為管理學生是班主任的事情,自己只要講授知識就行,至于提高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就不關自己的事,有些教師喜歡強制性管理學生,越管學生越叛逆,學生有時還故意破壞機房的設備,如撥掉鍵盤的按鈕或撥掉網線等,因此,我們要改變課堂管理模式的思想。課堂管理不單是要關心學習秩序,而且還要關心學習氣氛和學習效果。課堂管理應該是一種綜合管理、動態管理、靈活管理,要求從學生的發展去管理。學校管理是一種很特殊的管理,在學校,各種管理的目標首先不應該是為了達到管理者的目標,而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從整體看問題,從長遠看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實現教學目標,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吃苦精神等,幫助學生畢業后能更適應企業的管理。
二、“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及實施過程
中職計算機課程幾乎都在機房上課,環境復雜,加上中職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存在部分學生無心向學,喜歡搗亂,課堂管理有時相當麻煩。目前,很多中職一線教師都在探究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或管理模式。筆者結合中職學生和計算機課程的特點,摸索出“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經過兩年的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這種管理模式的核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素養,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增強團隊精神、責任感和競爭力,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一)制定規則
課堂規則是一種大體一致同時又很靈活的東西,沒有絕對統一的規則,會因班級不同,教師不同而有所差異。筆者制定課堂規則會考慮班級、學生和科目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規則要掌握好分寸,太松了沒有意義,太嚴了學生做不到,每條規則要合理,才能實行。課堂規則一般十條左右,不要過于精細,能達到維持有序的課堂環境才行。比如下面幾條是在各個班級上計算機課都會制定的:按時到實驗室上課,帶好學習用品,保護好實驗室環境(不攜帶零食、飲料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喧嘩);按安排的座位實訓,愛護實驗設備和教學的輔助系統(不攜帶U盤、不亂撥鼠標、鍵盤、網線等);上課結束,整理好實驗臺(正常關機,擺好凳子、鼠標)……這幾條都是維護課堂秩序的基本規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職生的遲到現象較嚴重,如果科任教師每節課都有強調,自然學生也會有所收斂和改進。每次上完實驗,要求學生擺好凳子和填寫實訓器材使用情況表,看似小事,但也能使學生養成一個好習慣。
(二)合作實施
學生在課堂上不光學習知識,他們同時還要學習人際交往,養成團隊合作的習慣。為了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剛接班時,筆者會將學生進行分學習小組。針對學生的情況,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教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項目,又將項目分成各個小任務,以小組形式去完成項目。小組長根據成員的情況分派任務,學生全員參與,讓學生在“做中學”。每位學生的小任務完成后,又由小組長進行整合,最終完成項目。從中也讓學生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小任務沒有完成,整個項目就不能完成,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會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對每位學生也都有推動作用。教學內容的完成需要學生合作實施,課堂管理規則也要學生合作實施。比如防止學生在機房內進行手機等電器充電問題,學生可能把充電器放在隱蔽的地方,教師顧著教學,可能會發現不了,這就要靠學生們互相合作提醒,不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三)監督落實
赫爾巴特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边M行課堂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效率要提高就要規范課堂秩序。課堂秩序好壞得看課堂規則有沒有落實到位。課堂規則最好由學生自覺執行。最有效的管理是學生在課堂中能實現自我管理。這就要靠教師去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在課堂上,分的學習小組同時也是管理小組,由組長負責管理或小組成員輪流管理,讓學生互相監督落實。有時教師與問題生“單挑獨斗”是很不明智的戰術,要善于發動同組成員,讓他們去解決可能比較容易。比如對學生的評價,筆者添加了平時課堂上的紀律評分,以小組整體表現進行測評的。有些學生會乘教師輔導其他學生時玩游戲或玩手機。這時,同組成員就會督促他不要玩,不然被教師發現會扣掉紀律的分數,也影響到自己的成績。其它小組成員也會積極提醒,因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分數。中職生由于年齡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重感情,講哥們義氣。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的影響甚至比起教師和家長的影響更為重要。有時筆者教師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派那些所謂“有威信”的學生去勸說,幫搗蛋的學生改變上課中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從而改變整個班級的課堂管理。
(四)交流總結
課堂管理的核心是交流和發展。課堂管理,控制不是目的,有效交流才是目的。要達到有效的課堂管理,平時得做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像前面提到的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合作完成教學任務。課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功夫在課外。課余時間,教師與學生要多交流溝通??梢粤男W習、生活、做人做事等的話題,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是關心他們,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總結也很重要,可以在總結中得出好的經驗和發現不足。每節課臨結束時,筆者會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總結,“在本次課,你學到了什么操作知識?”或者“對你來說,本次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這樣可促使學生思考,并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教師也可從中反思自己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有沒有達到。除了學生總結,教師也要常總結,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過程、自己在課上的教學態度等等,看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否有益。
(五)激勵提升
課堂管理不只是一個支持系統,而且是一個激勵系統和指導系統。在實驗課,如學生演示成功、能積極探究問題時,筆者都會在班上大聲地進行表揚他們,平時課上也會多關注和輔導后進的學生。除了激勵學生,教師自己也要提升。當學生不服管教的時候,教師一方面要診斷學生的問題,另一方面千萬不要忘記診斷自己的問題。如果一個班級不服管教的學生為多數,教師就得反思,是不是自身的問題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不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學習一些管理辦法、管理技巧和語言藝術。
“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不一定是逐步實施,有些環節可以同時實施。在實施中,主要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課堂管理,才能達到有效的課堂效果。
總而言之,中職課堂應該是在管理中教學,在教學中管理,讓課堂有序進行。積極為每個學生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課堂,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發展的目的,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曉春.課堂管理,會者不難[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2]張智學.課堂教學與策略[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賴俊辰endprint
摘 要:中職課堂管理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工作,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提高教學的效果?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探討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有效管理模式。
關鍵詞:課堂管理;課堂規則;課堂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34-02
計算機課一般在電腦機房中進行,教學設備復雜,會遇到復雜的課堂管理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策略,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樹立正確課堂教學管理的指導思想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效益,協調課堂人與事、時間與空間等因素及其關系的過程。教師缺乏正確課堂管理的指導思想,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問題行為。比如中職生來自農村的占多數,學生的起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已經熟練電腦操作,而有的學生連鍵盤鼠標都不會使用。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不分層,基礎差的學生可能跟不上,會產生厭學情緒,出現上課睡覺、玩游戲等現象。有些科任教師認為管理學生是班主任的事情,自己只要講授知識就行,至于提高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就不關自己的事,有些教師喜歡強制性管理學生,越管學生越叛逆,學生有時還故意破壞機房的設備,如撥掉鍵盤的按鈕或撥掉網線等,因此,我們要改變課堂管理模式的思想。課堂管理不單是要關心學習秩序,而且還要關心學習氣氛和學習效果。課堂管理應該是一種綜合管理、動態管理、靈活管理,要求從學生的發展去管理。學校管理是一種很特殊的管理,在學校,各種管理的目標首先不應該是為了達到管理者的目標,而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從整體看問題,從長遠看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實現教學目標,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吃苦精神等,幫助學生畢業后能更適應企業的管理。
二、“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及實施過程
中職計算機課程幾乎都在機房上課,環境復雜,加上中職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存在部分學生無心向學,喜歡搗亂,課堂管理有時相當麻煩。目前,很多中職一線教師都在探究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或管理模式。筆者結合中職學生和計算機課程的特點,摸索出“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經過兩年的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這種管理模式的核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素養,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增強團隊精神、責任感和競爭力,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一)制定規則
課堂規則是一種大體一致同時又很靈活的東西,沒有絕對統一的規則,會因班級不同,教師不同而有所差異。筆者制定課堂規則會考慮班級、學生和科目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規則要掌握好分寸,太松了沒有意義,太嚴了學生做不到,每條規則要合理,才能實行。課堂規則一般十條左右,不要過于精細,能達到維持有序的課堂環境才行。比如下面幾條是在各個班級上計算機課都會制定的:按時到實驗室上課,帶好學習用品,保護好實驗室環境(不攜帶零食、飲料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喧嘩);按安排的座位實訓,愛護實驗設備和教學的輔助系統(不攜帶U盤、不亂撥鼠標、鍵盤、網線等);上課結束,整理好實驗臺(正常關機,擺好凳子、鼠標)……這幾條都是維護課堂秩序的基本規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職生的遲到現象較嚴重,如果科任教師每節課都有強調,自然學生也會有所收斂和改進。每次上完實驗,要求學生擺好凳子和填寫實訓器材使用情況表,看似小事,但也能使學生養成一個好習慣。
(二)合作實施
學生在課堂上不光學習知識,他們同時還要學習人際交往,養成團隊合作的習慣。為了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剛接班時,筆者會將學生進行分學習小組。針對學生的情況,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教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項目,又將項目分成各個小任務,以小組形式去完成項目。小組長根據成員的情況分派任務,學生全員參與,讓學生在“做中學”。每位學生的小任務完成后,又由小組長進行整合,最終完成項目。從中也讓學生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小任務沒有完成,整個項目就不能完成,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會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對每位學生也都有推動作用。教學內容的完成需要學生合作實施,課堂管理規則也要學生合作實施。比如防止學生在機房內進行手機等電器充電問題,學生可能把充電器放在隱蔽的地方,教師顧著教學,可能會發現不了,這就要靠學生們互相合作提醒,不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三)監督落實
赫爾巴特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边M行課堂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效率要提高就要規范課堂秩序。課堂秩序好壞得看課堂規則有沒有落實到位。課堂規則最好由學生自覺執行。最有效的管理是學生在課堂中能實現自我管理。這就要靠教師去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在課堂上,分的學習小組同時也是管理小組,由組長負責管理或小組成員輪流管理,讓學生互相監督落實。有時教師與問題生“單挑獨斗”是很不明智的戰術,要善于發動同組成員,讓他們去解決可能比較容易。比如對學生的評價,筆者添加了平時課堂上的紀律評分,以小組整體表現進行測評的。有些學生會乘教師輔導其他學生時玩游戲或玩手機。這時,同組成員就會督促他不要玩,不然被教師發現會扣掉紀律的分數,也影響到自己的成績。其它小組成員也會積極提醒,因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分數。中職生由于年齡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重感情,講哥們義氣。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的影響甚至比起教師和家長的影響更為重要。有時筆者教師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派那些所謂“有威信”的學生去勸說,幫搗蛋的學生改變上課中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從而改變整個班級的課堂管理。
(四)交流總結
課堂管理的核心是交流和發展。課堂管理,控制不是目的,有效交流才是目的。要達到有效的課堂管理,平時得做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像前面提到的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合作完成教學任務。課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功夫在課外。課余時間,教師與學生要多交流溝通??梢粤男W習、生活、做人做事等的話題,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是關心他們,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總結也很重要,可以在總結中得出好的經驗和發現不足。每節課臨結束時,筆者會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總結,“在本次課,你學到了什么操作知識?”或者“對你來說,本次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這樣可促使學生思考,并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教師也可從中反思自己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有沒有達到。除了學生總結,教師也要??偨Y,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過程、自己在課上的教學態度等等,看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否有益。
(五)激勵提升
課堂管理不只是一個支持系統,而且是一個激勵系統和指導系統。在實驗課,如學生演示成功、能積極探究問題時,筆者都會在班上大聲地進行表揚他們,平時課上也會多關注和輔導后進的學生。除了激勵學生,教師自己也要提升。當學生不服管教的時候,教師一方面要診斷學生的問題,另一方面千萬不要忘記診斷自己的問題。如果一個班級不服管教的學生為多數,教師就得反思,是不是自身的問題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不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學習一些管理辦法、管理技巧和語言藝術。
“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不一定是逐步實施,有些環節可以同時實施。在實施中,主要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課堂管理,才能達到有效的課堂效果。
總而言之,中職課堂應該是在管理中教學,在教學中管理,讓課堂有序進行。積極為每個學生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課堂,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發展的目的,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曉春.課堂管理,會者不難[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2]張智學.課堂教學與策略[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賴俊辰endprint
摘 要:中職課堂管理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工作,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提高教學的效果?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探討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有效管理模式。
關鍵詞:課堂管理;課堂規則;課堂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34-02
計算機課一般在電腦機房中進行,教學設備復雜,會遇到復雜的課堂管理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策略,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樹立正確課堂教學管理的指導思想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效益,協調課堂人與事、時間與空間等因素及其關系的過程。教師缺乏正確課堂管理的指導思想,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問題行為。比如中職生來自農村的占多數,學生的起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已經熟練電腦操作,而有的學生連鍵盤鼠標都不會使用。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不分層,基礎差的學生可能跟不上,會產生厭學情緒,出現上課睡覺、玩游戲等現象。有些科任教師認為管理學生是班主任的事情,自己只要講授知識就行,至于提高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就不關自己的事,有些教師喜歡強制性管理學生,越管學生越叛逆,學生有時還故意破壞機房的設備,如撥掉鍵盤的按鈕或撥掉網線等,因此,我們要改變課堂管理模式的思想。課堂管理不單是要關心學習秩序,而且還要關心學習氣氛和學習效果。課堂管理應該是一種綜合管理、動態管理、靈活管理,要求從學生的發展去管理。學校管理是一種很特殊的管理,在學校,各種管理的目標首先不應該是為了達到管理者的目標,而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從整體看問題,從長遠看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實現教學目標,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吃苦精神等,幫助學生畢業后能更適應企業的管理。
二、“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及實施過程
中職計算機課程幾乎都在機房上課,環境復雜,加上中職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存在部分學生無心向學,喜歡搗亂,課堂管理有時相當麻煩。目前,很多中職一線教師都在探究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或管理模式。筆者結合中職學生和計算機課程的特點,摸索出“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經過兩年的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拔瀛h遞進”課堂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這種管理模式的核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素養,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增強團隊精神、責任感和競爭力,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一)制定規則
課堂規則是一種大體一致同時又很靈活的東西,沒有絕對統一的規則,會因班級不同,教師不同而有所差異。筆者制定課堂規則會考慮班級、學生和科目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規則要掌握好分寸,太松了沒有意義,太嚴了學生做不到,每條規則要合理,才能實行。課堂規則一般十條左右,不要過于精細,能達到維持有序的課堂環境才行。比如下面幾條是在各個班級上計算機課都會制定的:按時到實驗室上課,帶好學習用品,保護好實驗室環境(不攜帶零食、飲料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喧嘩);按安排的座位實訓,愛護實驗設備和教學的輔助系統(不攜帶U盤、不亂撥鼠標、鍵盤、網線等);上課結束,整理好實驗臺(正常關機,擺好凳子、鼠標)……這幾條都是維護課堂秩序的基本規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職生的遲到現象較嚴重,如果科任教師每節課都有強調,自然學生也會有所收斂和改進。每次上完實驗,要求學生擺好凳子和填寫實訓器材使用情況表,看似小事,但也能使學生養成一個好習慣。
(二)合作實施
學生在課堂上不光學習知識,他們同時還要學習人際交往,養成團隊合作的習慣。為了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剛接班時,筆者會將學生進行分學習小組。針對學生的情況,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教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項目,又將項目分成各個小任務,以小組形式去完成項目。小組長根據成員的情況分派任務,學生全員參與,讓學生在“做中學”。每位學生的小任務完成后,又由小組長進行整合,最終完成項目。從中也讓學生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小任務沒有完成,整個項目就不能完成,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會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對每位學生也都有推動作用。教學內容的完成需要學生合作實施,課堂管理規則也要學生合作實施。比如防止學生在機房內進行手機等電器充電問題,學生可能把充電器放在隱蔽的地方,教師顧著教學,可能會發現不了,這就要靠學生們互相合作提醒,不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三)監督落實
赫爾巴特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進行課堂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效率要提高就要規范課堂秩序。課堂秩序好壞得看課堂規則有沒有落實到位。課堂規則最好由學生自覺執行。最有效的管理是學生在課堂中能實現自我管理。這就要靠教師去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在課堂上,分的學習小組同時也是管理小組,由組長負責管理或小組成員輪流管理,讓學生互相監督落實。有時教師與問題生“單挑獨斗”是很不明智的戰術,要善于發動同組成員,讓他們去解決可能比較容易。比如對學生的評價,筆者添加了平時課堂上的紀律評分,以小組整體表現進行測評的。有些學生會乘教師輔導其他學生時玩游戲或玩手機。這時,同組成員就會督促他不要玩,不然被教師發現會扣掉紀律的分數,也影響到自己的成績。其它小組成員也會積極提醒,因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分數。中職生由于年齡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重感情,講哥們義氣。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的影響甚至比起教師和家長的影響更為重要。有時筆者教師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派那些所謂“有威信”的學生去勸說,幫搗蛋的學生改變上課中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從而改變整個班級的課堂管理。
(四)交流總結
課堂管理的核心是交流和發展。課堂管理,控制不是目的,有效交流才是目的。要達到有效的課堂管理,平時得做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像前面提到的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合作完成教學任務。課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功夫在課外。課余時間,教師與學生要多交流溝通。可以聊些學習、生活、做人做事等的話題,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是關心他們,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總結也很重要,可以在總結中得出好的經驗和發現不足。每節課臨結束時,筆者會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總結,“在本次課,你學到了什么操作知識?”或者“對你來說,本次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這樣可促使學生思考,并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教師也可從中反思自己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有沒有達到。除了學生總結,教師也要??偨Y,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過程、自己在課上的教學態度等等,看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否有益。
(五)激勵提升
課堂管理不只是一個支持系統,而且是一個激勵系統和指導系統。在實驗課,如學生演示成功、能積極探究問題時,筆者都會在班上大聲地進行表揚他們,平時課上也會多關注和輔導后進的學生。除了激勵學生,教師自己也要提升。當學生不服管教的時候,教師一方面要診斷學生的問題,另一方面千萬不要忘記診斷自己的問題。如果一個班級不服管教的學生為多數,教師就得反思,是不是自身的問題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不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學習一些管理辦法、管理技巧和語言藝術。
“五環遞進”課堂管理模式不一定是逐步實施,有些環節可以同時實施。在實施中,主要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課堂管理,才能達到有效的課堂效果。
總而言之,中職課堂應該是在管理中教學,在教學中管理,讓課堂有序進行。積極為每個學生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課堂,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發展的目的,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曉春.課堂管理,會者不難[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2]張智學.課堂教學與策略[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賴俊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