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主辦的以中高職銜接和現代學徒制為主題的廣東中英職業教育交流會,在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省教育廳副廳長魏中林、省教育研究院院長湯貞敏和英國文化協會全球主席文龍爵士、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參贊潘露茜等,與中英職業教育專家、行業企業代表和應用型本科院校、高職院校、中職學校代表300余人聚首,就如何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需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標準,以及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展開了熱烈探討。參加交流會的,還有教育部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司、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期刊社有關方面負責人。
魏中林在會上表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素有對外開放、交流合作的基礎,廣東中英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已成為引進吸收國外先進職業教育理念、推動國際先進職業教育模式本土化的一個典范。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探索建立現代學徒制,是今后廣東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希望廣東能夠與英國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制度設計、創新舉措、實施路徑等方面合作創造更多鮮活的案例和經驗。
會上,省教育研究院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簽署了中英職業教育(廣東)“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備忘錄,學習借鑒英國學徒制經驗,選擇廣東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試點現代學徒培養,尋求突破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瓶頸問題的方案,并努力通過試點項目總結經驗,為廣東乃至中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制度創新提供理論依據與經驗借鑒。
省教育研究院、中山市教育局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還簽署了中英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示范區項目(中山)合作備忘錄,借鑒英國職業教育課程優勢,結合中山市產業發展需求,建設一批高質量特色專業課程,開展職業院校教師培訓,探索建立中英職業教育學歷銜接、適合中山需求、“縱向連接、橫向貫通”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會議發布了能力核心、系統培養的中高職銜接專業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重要成果。據悉,這是廣東職業教育國際化的一項標志性成果。該項目自2010年7月起實施,主要是根據英國的經驗開發適合廣東產業和企業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標準,探索打通中職到高職人才培養通道。三年多來,4所英國院校與7所廣東的中高職院校建立了中高職院校聯盟,在數控技術、汽車、旅游管理、計算機網絡4個專業開展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廣東與英方共有近100名老師和專家參與項目,200多家中英企業和行業協會為項目提供協助。如今,中高職銜接的經驗已經在廣東職業院校試點運用,使5萬多名學生受益。
交流會上,英國布萊克伯恩學院高級國際開發經理艾倫·羅倫斯、英國國家技能學院國際合作經理尼娜·帕特雅介紹了英國現代學徒制的現況與發展趨勢,英國路虎捷豹學院和英國汽車工業學會、制造類行業技能委員會、院校代表與大家分享了英國在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做法和經驗。中英專家、廣東職業院校代表圍繞廣東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模式及可行路徑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