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內蒙古包頭市卻有一位年過花甲的大孝子,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自己現已年近百歲的老母親。帶著對大孝子的無比崇敬,我們決意尋找這位叫做嚴明洲的老人。
在友誼十七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筆者走進了嚴明洲老母親的家里,正趕上嚴明洲在清洗著老母親床上剛換下來的床單被罩,與我們簡單地寒暄幾句,筆者說明來意,嚴明洲帶我們走進了老母親的臥室。老太太安詳地睡著,從老太太的皮膚上,完全找不到95歲的痕跡。更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太太的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木質地板在陽光的照射下反著光,窗戶外面是嚴明洲給老母親剛洗完的兩條秋褲,看得出來很是干凈。看著整潔的屋子,讓筆者無法相信這是一個64歲的男人打理的。
老太太有7個孩子,有的孩子是在外地,一年也就能回來照看母親一次,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大都不能全天照顧老人,剛退休的嚴明洲獨自承擔了照顧母親的任務。
可是剛開始的時候照顧87歲的老母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嚴明洲說道,他剛開始照顧母親的時候,老太太天天都是喝粥,晚上必須得吃安眠藥才能很好地入眠,有的時候晚上還鬧騰,需要半夜去醫院輸液,醫生說老太太有膽結石、腎結石,還有胃也不好,晚上去醫院輸液都得兩三個小時,等到天亮了,才能回家。嚴明洲開始細心地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每天的飲食都是干稀搭配,老太太喜歡吃酸菜豬肉燉粉條、燴菜、包子和豆腐等食物,嚴明洲都是變著樣地做給母親吃。之前老太太不喜歡吃的芝麻糊、杏仁露等食物,在嚴明洲的照料下也開始就著一些小餅干吃了。
如今,老母親已經不能下地,整天躺在床上,雖然消化系統很好,但是因為不能戴著假牙吃東西,所以每天的食物都要打成流食,嚴明洲需要用小勺喂到母親的嘴里。每天下午的時候,他就會給母親用小勺把一些水果挖成小塊的吃,一些不便于用勺子的水果,就會用榨汁機做成新鮮的果汁給母親喝。生活中,很多高齡老人都應該是忌食冷的、對腸胃有刺激的食物,可是95歲高齡的嚴母卻是吃飯冷熱食均可、腸胃很好,不再半夜折騰去醫院,身邊的人看到老太太都覺得老太太和其本身年齡不符。
老母親身邊不能離開人,可是嚴明洲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嚴明洲的妻子也已經64歲,而且一直身體虛弱,患有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偶爾也過來老人身邊和嚴明洲輪流伺候母親。因為老太太現在不能下地,大小便都是用尿不濕的,總是會有味兒,嚴明洲就給老人勤換尿不濕和清洗床單被罩以及老人的貼身衣物。每周老太太的小女兒也會來幫著擦洗老人的身體,所以在老人的屋子里,我們一點兒味兒都沒聞到。
嚴明洲講述老母親必須時刻得有人照顧著,每隔倆小時左右就得翻身一次,每次老人需要翻身的時候都會哼哼或者咳嗽示意。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嚴明洲都會在12點左右才睡覺,半夜再起床三四次給老人翻身。
鄰居們都說:“要不是嚴明洲這么細心地照顧老母親,可能老太太早就不在了。”嚴明洲自己說,孝順老人是責任也是義務,同時也是給下一輩的人做榜樣,這樣代代相傳,家庭才會和諧,老人才會老有所依、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