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一直以來,“加班加點”是韓國上班族恪守的信條,而以“加班為榮”的職場文化也在韓國根深蒂固。2014年1月7日,韓國政府主動出面,在國務會議上公布了“關于改善韓國人職場文化的工作計劃”,并決定對此進行積極宣傳,摒棄以“加班為榮”的觀念,提高工作效率,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休息權。
勤勞是美德,韓國之所以能創造漢江奇跡并實現經濟起飛,與韓國人持續的高強度工作不無關系。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顯示,韓國人每周工作時間達44.6個小時,遠超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時間32.8小時。韓國某大型就業網站2013年也曾進行過一次網絡調查,結果顯示韓國上班族平均工作時間達9小時26分,超過法定工作時間(每天8小時)。特別是大企業的工作時間長達9小時40分。
但過度勤奮也有負面影響。“過勞現象”在韓國非常普遍,并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韓國部分企業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開始積極鼓勵員工準時下班。從2013年開始,位于韓國京畿道城南市盆唐的SKC&C辦公樓內,每天下午5點55分就播放鼓勵準時下班的廣播。廣播內容為,介紹可與家人共進晚餐的場所,或包括總經理在內的高層管理干部輪番拿著麥克風廣播,催促員工們“早點回家和家人共度美好時光”等。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包括三星、LG等在內的大企業都開始動員職員們準時下班。韓國企業這樣做,其意圖在于通過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協調,提高工作效率,希望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而不是“磨洋工”。
韓國政府希望通過工作與家庭、休閑的均衡發展,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韓國政府將聯合媒體、企業組成官民聯合機制,對故意夜間加班、不必要的公司聚餐、不鼓勵員工休假、男性育兒休假制度可有可無等社會熱點加以討論,以改變社會的整體思想和工作氛圍。特別是要樹立幾個不加班也能干出好業績的企業、會議最少化企業、鼓勵休假和推行“彈性工作制”企業、下班時間自動關閉公司電腦的企業等先進典型。
韓國雇傭勞動部長房河男認為,要想改變韓國社會以“加班為榮”問題,僅靠政府的干預還不夠。韓國社會要自覺抑制這種觀念,創造社會成員能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