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
2.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爭。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3.語言調節。語言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在您悲傷時,朗誦些滑稽的語句,可以消除悲傷。用“制怒”“忍”“冷靜”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調節自己的情緒。
4.環境制約。環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和制約作用。情緒壓抑的時候,到外邊走一走,能起到調節作用;心情不快時,到娛樂場玩玩游戲,可消愁解悶;情緒憂慮時,最好的辦法是去看看滑稽電影。
5.安慰。當一個人追求某項目標而達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理由來安慰自己,就如狐貍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樣。這不是自欺欺人,偶爾用來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是很有好處的。
6.轉移。當火氣上涌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打打球,散散步,聽聽流行音樂,也有助于轉移不愉快情緒。
7.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心里委屈時,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方法可以釋放內心郁積的不良情緒,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但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應盡量避免傷害別人。
8.幽默。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也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它可使人們對生活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許多看似煩惱的事物,如果用幽默的方法對付,往往可使人們的不愉快情緒立刻蕩然無存,變得輕松起來。
9.走進大自然。登上高山,人會頓感心胸開闊;放眼大海,人會有超脫之感;走進森林,人就會覺得一切都那么清新。大自然給人的這些美好的感覺,往往都是產生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資料來源:養生堂視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