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 鋒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制訂了路線圖,對水資源確權、市場決定水價、水資源管理制度、河湖休養生息、水權交易、社會資本投資等水利改革提出了明確的指導要求。水利部貫徹中央改革精神,迅速出臺了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導意見,從水行政管理職能轉變、水資源管理體制、水利投入、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基層水利管理等10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意見,為我省進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指明了方向。水利是建設“富裕、和諧、美麗”陜西的重要支撐,抓好水利改革工作,決定著我省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質量。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要結合實際,抓緊組織開展水利改革發展調研,厘清本地本單位發展的主要矛盾,明確改革的總體目標、重點和措施,加大改革力度著力推進,使水利發展更富活力、更富效率。
深入推進我省水利體制機制改革,要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入手、力求突破。一是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凡采用事后監督能夠解決的審批事項,盡可能下放一級。省廳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合并下放水行政審批權限,將原有行政審批事項由29項減少到13項,減少55%,為全省最多,下一步承接中央和部委下放事項后,還將做進一步的下放。各級在做好審批事項承接的同時,要把本級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放權,確需保留的,要明確管理層級,簡化審批程序;對取消和下放的,要加強行業指導和事中、事后監管問責。二是要深化水利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通過創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強化水利工程質量安全與市場監管等制度建設,規范水利建設秩序,凈化水利建設市場。國有水利工程要按照類別、性質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對國有大中型水利工程要健全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經費保障機制,推行管養分離和物業化管理。按“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明確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和經費。三是要發揮“兩只手”的作用,完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要堅持政府主導,落實好水利基金、土地出讓金計提等政策,健全各級財政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同時進一步發揮金融行業和社會力量的作用,多途徑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更多投入水利。各地各單位要圍繞基層服務體系、水生態文明、水權水價、綜合經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努力實現改革新突破。

水利改革推進過程中,各地要注重把握好幾個原則:一是要在水利投入、建設、運行、管理各環節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使“兩只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二是要注重改革涉及的利益調整中的責權利相對應、相對等,處理好建與管、用與補的關系問題,實現水行政管理整體效率最大化。三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分清輕重緩急,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四是要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在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實踐,省廳對改革創新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和單位給予政策性獎勵支持,總結積累經驗,推動全省水利改革發展奪取新成效。
水利現代化的核心在于構建水系連通的全省大水網,關鍵在于加強骨干工程建設、實施水資源統管統配。經過近年來全省上下堅持不懈的努力,全省水利現代化新征程全面開啟,水利發展“五大體系”基本構架已經確立,以渭河綜合整治、東莊水庫、引漢濟渭、漢江整治等“十大工程”為骨干的一大批重點水利工程啟動實施,“雙十雙網”布局全省大水網,一個縱跨南北、橫貫東西、覆蓋全省、支撐陜西長遠發展的的現代化水利基本構架已經形成。這樣的謀劃布局呈現幾個特征:一是主要考慮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特別是近年來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經濟區、西咸新區、西安國際化大都市、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的相繼部署,使得本已捉襟見肘的水資源形勢更是雪上加霜。二是著眼陜西的長遠可持續發展,下大決心破解水利發展滯后、歷史欠賬多等突出問題。三是把相互關聯地考慮工程布局作為解決我省水資源問題的思想理論基礎,把大手筆謀劃、務實敢干、迅速部署、強力推進作為行動指導,凝聚廣大干部職工智慧力量朝著目標不懈努力。
圍繞水利工作總體思路和目標,水利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滿懷“水利夢”,以誓打水利翻身仗的魄力和勇氣,靜下心來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在關中地區確立以引漢濟渭、引紅濟石、引湑濟黑等調水為輸配水骨干工程,以現有大中型水庫和新建的涇河東莊、咸陽亭口、西安李家河水庫為水源結點,以關中城市群和工業區為配水結點,新增供水能力約18億立方米。在陜北地區以黃河引水工程為架構,以延安王瑤、南溝門水庫、榆林王圪堵、李家梁、采兔溝水庫等為水源結點,以能源化工基地工業園區和重要城鎮為配水結點,新增供水能力約13億立方米。在陜南地區以實施漢丹江綜合整治、安康東壩及部分重要縣城防洪工程為重點,開展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生態自然修復和預防保護,全力確保一江清水“供京濟渭”。同時把縣域城鄉供水工程作為大水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支撐,加快縣城供水、城鎮集中供水建設步伐,確保與骨干工程同步建設、同步受益。以信息化為紐帶,實現水利的現代化。
水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歷史過程,我省以水利現代化引領水利建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三個陜西”建設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來衡量,從立足長遠、把握當前的要求來看,實現既定目標還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還面臨著諸多嚴峻考驗。一是按照2017年引漢濟渭先期通水的目標,關中供水網絡建設和黃金峽水庫年內一定要開工建設,這對引漢濟渭辦和引漢濟渭公司以及相關市縣是一次大的考驗;二是廣大群眾企盼了半個多世紀的涇河東莊水庫年內能否按期拿到國家發改委“路條”,對有關廳領導和東莊辦以及相關市縣也是一次重大考驗;三是渭河漢江綜合治理、陜北引黃、引紅濟石及王圪堵、南溝門、李家河、亭口、龍潭、柏嶺寺、紅石峁等水庫能否實現節點目標前移,對各地資金保障、建管能力都是一種考驗;四是發揮水科院等機構技術優勢,深入研究紅堿淖、鹵陽湖、千渭之匯、昆明池等歷史名湖變遷過程,對揭示水資源演進規律、恢復重建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審視當前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全省重大水利項目、建好本地骨干工程、提升管理和保障能力,合力推進水利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一要理清2014年水利發展思路目標。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水利工作,要按照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突出把握好“改革統領、穩中求進、建管并重、加力基層”的總體要求,要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抓大事,解決好制約發展的嚴重掣肘;挖掘潛力保持水利發展大好勢頭,爭取水利投資繼續大幅增長;提升水利建設和管理能力,增強水利發展質量和效益;把基層水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解決好農村水利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主要任務是全年完成水利投資230億元,發展節水灌溉80萬畝,新修基本農田50萬畝,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30萬人,治理水土流失6500平方公里,完成水產品產量14萬噸,新增水電裝機5萬千瓦。各地各單位要對照“十二五”規劃,在做好中期評估的基礎上部署好今年各項工作,沿著既定目標提質增效,穩中求進,推動各項工作實現新的突破。
二要堅持抓大不放小統籌做好工作。工作中要學會“彈鋼琴”,區分輕重緩急,兼顧各方利益,把水利工作推進好,把水利事業發展好。在防汛抗旱方面,要早部署、早動員,以渭河、漢江和量大面廣的中小河流為重點,突出抓好重要堤防、水庫、淤地壩、水電站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同時千方百計滿足旱季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在水生態建設方面,要繼續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在維護河流健康上下功夫,注重水土資源修復與保護,強化地下水監測管理,大力發展農村水電清潔能源,提升水利風景區品質,妥善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在水資源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健全省市縣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強化“三條紅線”考核,加快構建水系連通工程,利用水資源節約保護“倒逼機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在水行政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陜西水利現代化規劃綱要》,積極推進地下水管理條例、抗旱工作條例等立法進程,加強水利項目審計稽察和建設市場監管,推動水利安全生產工作,著力防范重特大事故。在水利信息化和科技工作方面,抓好信息化重點項目建設,加大水利科技成果研究和推廣應用力度,今后實施水利信息化項目都要經過廳水利信息化領導小組和廳信息中心嚴格審核,確保統一規劃、統一平臺、高效應用。
三要把農村水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近年來,我們立足構建布局全省大水網,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大項目建設上,目前這些骨干工程已基本布局完成,當前的工作重心要在繼續大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轉向更加注重農村水利工作和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快大型灌區續建末級渠系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切實抓好51個中央小水重點縣、退耕還林口糧田和省級小水項目建設,掀起農田水利建設高潮,切實解決灌區“最后一公里”問題。二是加快城鄉供水工程建設步伐,積極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突出縣城供水規范化管理和水質督察,加大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力度。三是重視做好水庫移民工作,全省現有水庫移民100萬人,新建水庫還將增加7、8萬人,這項工作復雜而敏感,計劃性、政策性強,一定要做到規劃明細、政策明確、移民明白。四是深入研究基層服務體系建設,近年來水利工作任務不斷加大,基層水利建設管理問題愈來愈突出,今年要研究建立全省村級水管員隊伍,落實農村水利設施管護和權屬問題,確保有人建、有人管,長久發揮效益。
近年來,水利投資規模逐年加大,屢創歷史新高,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大水利工程全面鋪開。社會各方都在關注著水利工作以及資金怎么用、資金使用的效果、工程的質量怎么樣。大家要看到手中的權力,同時也要看到使用權力的責任和風險。各單位的一把手,要帶頭樹立建管并重、更加注重管理的思想,對工程質量和安全不能有絲毫麻痹疏忽,建好經得起歷史和子孫后代檢驗的精品工程。一是要抓住幾個關鍵環節。每一項工程的規劃、設計、審批,都要建立科學嚴謹的評審制度,嚴格按行政、技術程序和工作規則辦事,最大程度優化工程建設方案,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技術缺陷和行政決策過失。要嚴把工程的招投標環節,對重大水利項目投標人必須認真審核,對資質不全、建設水平不高或有過不良記錄的施工單位,一概不允許進入水利建設市場。嚴格建設監理,總投資200萬元以上的項目必須執行監理制,對于小微型工程可通過分類打捆進行監理,規范監理程序,強化旁站監理和跟蹤檢測,嚴格質量事故監理責任追究。二是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效益并重。一項重大水利工程,受益時間和范圍深廣,是留給后代的寶貴財富。要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正確處理好質量、安全和進度的關系,不能因為抓進度匆忙趕工期,也不能因為抓進度而忽視安全生產,推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確保水利工程建成后經得起歷史檢驗、久遠造福子孫后代。三是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防范質量安全問題。要不怕揭短、不怕露丑,敢于稽察發現問題,樹立先進典型,更要樹立負面典型,形成有力震懾。各級領導干部在水利建設領域要慎用權力,不要亂作為、胡作為,要帶頭執行好工程建設各項法規要求,營造和維護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設秩序。
近年來水利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干部職工榮譽感和成就感增強,但這種榮譽感、成就感能否永久地保持下去,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考驗和挑戰,所以要持之以恒地加強行業自身建設。
一要自覺貫徹執行好十八大以來的各項紀律要求。當前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利益多元化的時期,也是我省水利投資強度和建設規模最大的一個時期,隨著社會對公權的約束日趨嚴格,加之互聯網時代信息的飛速傳播,任何地方和個人的不作為、不守紀,都將完全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之下。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進一步規范行業準則和行為,敬畏事業,敬畏權力,敬畏群眾,以中央的要求和規定為準繩來衡量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要繼續保持低調務實、勇于擔當、高度負責的精神狀態,建設一支廉潔高效務實穩定和諧的水利隊伍,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
二要堅持響鼓還需重錘敲,懷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戒懼狀態廉潔從政。水利行業面向群眾干實事,任務重,責任大,廉政工作若做不好,很可能導致行業腐敗,這些年的努力也可能毀于一旦。因此一定要高舉反腐旗幟,經常做到“重錘敲響鼓”,事業越是蓬勃發展、備受關注、一片叫好聲,越是要提高警惕,做到事到盛時需警醒,時時刻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要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做到水利建設和廉政建設兩手抓、兩手見成效,主要領導要帶好班子,班子帶好本單位干部職工,班子成員負責帶好所分管范圍,確保在管轄范圍內不出問題。尤其是同志之間要堅持相互的提醒行動,堅持有紀律的團結,不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形成本單位風清氣正、和諧守規的良好氛圍。
三要堅持不懈改進作風,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市縣要以正在開展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教育和引導基層水利領導干部牢牢把握和堅持群眾路線這個法寶,多深入基層聽取意見,多接觸群眾接地氣,撲下身子深入水利建設一線,為職工和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為加快推進在建工程紓困解難。要大力弘揚儀祉文化精神,不斷挖掘行業文化特征,豐富行業文化內涵,建設水利歷史博物館,激勵干部職工努力干事創業。要堅持“事業發展我發展”,合理合規增加基層干部職工的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讓水利干部職工更加幸福體面有尊嚴,更富有集體榮譽感,凝聚形成強大的行業發展力量,共同推動水利事業實現跨越發展。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