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平
(陜西省商洛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陜西 商洛 726000)
南秦河中橋工程位于商洛市城區南部,南秦河河段全長75.1m,寬度32m,坡長142.935m,設計汽車荷載等級是公路-Ⅰ級,南秦河中橋設計洪水頻率為1/50,校核洪水頻率為1/100。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南秦河中橋應按100年一遇洪水設防。南秦河發源于商洛市西部東岳廟鄉雞冠嶺,流向由西向東,流程48km,于劉灣辦事處附近匯入丹江。流域面積581km2,河道平均比降16.6‰。主要支流有林岔河、石道峪、赤水峪、石龍灣河、金陵寺河、大流峪河。南秦河谷除南秦水庫壩址段較狹窄外,其余均較寬闊平坦,村舍農田分布于兩岸。流域內多為石山區和黃土川塬,樹木、雜草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709m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65%,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976h,多年平均風速2.4m/s,最大風速23m/s,風向為WNW,多年平均蒸發量1700mm。暴雨多集中在7月、8月、9月三個月,10月進入陰雨季節,常發生連陰雨。
根據水文計算技術,設計洪水流量通常采用匯水面積相關法、綜合參數法、水文比擬法三種方法進行推求和驗證。
依據《商洛地區實用水文手冊》提供的匯水面積相關法進行計算,洪峰流量計算成果見表1。
依據《商洛地區實用水文手冊》提供的綜合參數法進行計算,其降雨量頻率為2%,分析計算成果為:109.3mm、96.4mm。
應用現有水文站的資料,求得設計斷面的設計洪水。以板橋水文站為參證站比擬南秦河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為854m3/s,1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為1056m3/s。
對三種方法的計算成果進行分析,其中匯水面積法與綜合參數法計算成果較為接近,水文比擬法計算結果較前兩種方法差異較大。其主要原因是南秦河與板橋河雖然流域面積接近,但流域形狀有明顯差異,流域平均比降相差較大,因此其產匯流過程也相應的存在差異。經綜合分析考慮,取綜合參數法計算的結果:南秦河中橋2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884 m3/s、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 1304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608m3/s。將推算結果與南秦河中橋橋面設計標高相比較,可以看出,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時,水漲不到橋面,南秦河中橋設計單位采用的橋面設計標高基本是安全的。
由于橋墩占用了部分河道,使河道的過水斷面面積收縮,過水能力降低。同時橋墩的阻水作用,使水流改變了方向,順流的水流增加了側向擠壓力,水位抬升。通過計算,橋墩處斷面出現50年一遇洪水時,水位將抬升0.30m,壅水長度為133m;出現100年一遇洪水時,水位將抬升0.33m,壅水長度為147m。水位抬高最大處比河堤堤頂高程低2.41m,故工程項目建設對河道行洪影響不大。
經對南秦河中橋建設項目所跨河段河道演變分析認為,該項目的建設雖橫跨河道,占用河道,但對河勢穩定影響甚微。
工程所在區域的主要水利工程是南秦水庫和河堤,南秦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電、養殖、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小型水利樞紐工程。因其建在工程所在區域上游,故對其無影響。
南秦河中橋項目跨河修建,設防標準為100年一遇洪水,依據計算可知,發生百年一遇洪水時的水面線在南秦河中橋設防的水面線以下。由沖刷計算得知,總沖刷深度為2.36m,南秦河中橋項目橋梁基礎為灌注樁基礎,基礎埋深遠遠大于沖刷深度。故當發生設計洪水時,南秦河中橋是安全的。
南秦河中橋項目的建設占用河道,橋墩的阻水作用使水流側向擠壓增加,局部流速加大了水流對河床、河堤的沖刷作用,100年一遇洪水最大沖刷深度達到2.36m,而河堤的基礎埋深是2.5m,由于近年南秦河下切,齒墻已外露1.4m,實際埋深只剩1.1m。經分析認為,工程項目建成后由于沖刷作用,可能造成河堤基礎裸露,影響河堤的安全,故應采取措施予以防治。防治方案:在大橋下游約10m處修建一處混凝土重力攔砂壩,攔砂壩的設計、施工應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完成,設計、施工方案報請水務主管部門審批后再實施。考慮到橋墩建設穿過河堤,施工中對拆掉的河堤應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進行修復加固。

表1 洪峰流量計算成果表
南秦河中橋建設將隔斷堤上路面。從施工圖可以看出,北岸橋面高程與堤頂高程相等,不影響上堤道路;而南岸橋面高程明顯高于堤頂高程,要隔斷堤上路面,建議建設引線,使道路與堤上道路自然銜接,確保防汛搶險人員、物資能夠順利到達堤面道路。
通過對南秦河中橋所臨河段水流泥沙特性、河床演變規律以及南秦河中橋建設對所在河段防洪影響情況的分析,根據南秦河中橋設計橋面高程、防洪標準,以及工程建設對河道洪水位、對河勢演變影響的論證分析,可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南秦河中橋的設計按照《城市道路設計規范》(GJJ37-90)設計;符合有關規范要求,但發生局部淤積的可能性存在,業主或設計單位應充分考慮,適當提高橋梁梁底高程,橋梁北岸應提高0.30m~0.40m以上。
(2)南秦河中橋采用100年一遇洪水設計,其設防標準符合國家《防洪標準》(GB50201-1994)的規定。
(3)南秦河中橋項目建設后,對河勢的穩定影響甚微。
(4)經評價復核認為,在發生設計標準以下的洪水時,該工程項目基本安全。
通過對南秦河中橋工程所在河段的防洪綜合評價,提出以下建議:
(1)分析認為工程項目建成后,由于沖刷的作用,將使河堤基礎裸露速度加快,影響河堤的安全。建議:在大橋下游約10m處修建一處攔砂壩,攔砂壩的設計、施工應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完成,設計、施工方案須報請水務主管部門審批后再實施。
(2)南秦河中橋項目建設,應從沙石場購運沙石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在河道內就地采砂取石,避免河道沖刷加劇,確保河道行洪安全。
(3)在穿堤橋墩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拆掉河堤,對河堤的安全造成影響,建議對毀掉的河堤,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進行修復加固,恢復原有功能。南秦河中橋建設將隔斷堤上路面,建議建設引線,使防汛搶險人員、物資能夠順利到達堤面道路。對岸邊開挖、橋梁修建等過程中毀壞的河道內河堤建筑物、地表植被,應及時按原狀進行修復,并對周圍環境進行綠化和美化。
(4)項目施工期間,應編制防汛搶險預案,充分考慮項目橫跨南秦河的現實,考慮發生設防洪水和超標洪水時的綜合影響(如發生垮壩、壅水和大量漂浮物等),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搶撤預案,并報請當地防汛部門審批后嚴格執行,以確保順利施工和安全度汛;應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減小對防洪和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投入運行后,管理單位應該落實專人監測河道淤積或沖刷變化,如淤積或沖刷影響行洪安全,應提前做好相應的措施,確保行洪安全。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