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宋曉凱,趙艷敏,劉岱琳,*
(1.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徐州221116;2.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學院,天津300162)
蘋果中的營養功能因子主要為多酚和三萜類成分[1]。近年來對于蘋果中的多酚類成分的分離及其抗氧化、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等多種功效研究較為深入[2-3],而蘋果中的三萜類成分研究相對較少。目前在蘋果中已經發現的三萜類化合物有熊果酸,齊墩果酸,薔薇酸,馬斯里酸,科羅索酸等,而熊果酸為蘋果中總三萜的主要成分[4-6]。蘋果中的總三萜有抗癌、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等功能[7-9],目前未見對蘋果中總三萜類成分的含量分析研究。為了全面評價蘋果中的營養成分,比較蘋果不同部位中三萜類成分的分布,本文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不同品種蘋果果皮、果肉中總三萜的含量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為蘋果中總三萜營養成分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國產青蘋果、進口青蘋果、黃元帥蘋果、紅蛇蘋果、青蛇蘋果、嘎啦蘋果、棲霞蘋果、姬娜蘋果、花牛蘋果、沂蒙山蘋果、紅富士蘋果、西域皇妃蘋果均為市售產品。
熊果酸對照品、香草醛、無水乙醇、冰乙酸、高氯酸均為分析純;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ModulyoD凍干機:賽默飛世爾;FA1204B電子天平:上海精科;HH-2數字顯示恒溫水浴鍋:常州市國華儀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萬能粉碎機: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1.3.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一定量的熊果酸,置于25 mL棕色容量瓶中,加95%乙醇定容,得0.105 mg/mL的熊果酸對照品溶液。
1.3.2 樣品溶液的制備
將蘋果洗凈、剝皮(厚約1 mm~2 mm),果肉切片,之后快速稱量果肉、果皮的重量(鮮果重),在切片程中為防止酶促褐變將蘋果浸泡在3%檸檬酸溶液中,經冷凍干燥后分別稱重(干果重),后用粉碎機粉碎至100目,真空包裝,放于0℃~4℃冰箱中備用。分別稱取不同品種蘋果果皮、果肉干粉5 g,精密稱定,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80 mL 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h,冷卻至室溫后用95%乙醇定容至100 mL,搖勻后精確移取10 mL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樣品溶液。
1.3.3 最佳測定波長的選擇
取熊果酸對照品溶液0.6 mL和紅富士蘋果果肉樣品溶液0.2 mL,置于具塞試管中,水浴上蒸干后加入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00 mL高氯酸,于60℃水浴加熱15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再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用分光光度計在400 nm~800 nm波長范圍內掃描,確定其最大檢測波長。
1.3.4 顯色條件的選擇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用量的選擇:取熊果酸對照品溶液0.6 mL 6份,水浴蒸干后分別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 0.1、0.2、0.3、0.4、0.5、0.6 mL,后各加高氯酸1.0 mL,于60℃水浴加熱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再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確定5%香草醛-冰乙酸的最佳用量。
高氯酸用量的選擇:取熊果酸對照品液0.6 mL 6份,水浴蒸干后分別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0.3 mL,再分別加高氯酸 0.7、0.8、0.9、1.0、1.1、1.2 mL,于60℃水浴加熱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再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以確定高氯酸的最佳用量。
水浴溫度的選擇:取熊果酸對照品溶液0.6 mL 6份,水浴蒸干后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0.3 mL、高氯酸 1.0 mL,分別在 40、50、60、70、80、90 ℃水浴中反應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再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以確定最佳水浴溫度。
水浴時間的選擇:取熊果酸對照品液0.6 mL6份,水浴蒸干后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0.3 mL、高氯酸1.0mL,于 60℃水浴中分別加熱 5、10、15、20、25、30min,冰水浴中冷卻后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以確定最佳水浴時間。
1.3.5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吸取熊果酸對照品溶液 0.2、0.4、0.6、0.8、1.0、1.2、1.4 mL,置于具塞試管中,水浴蒸干后分別加入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00 mL高氯酸,于60℃水浴加熱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再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用分光光度計在最佳檢測波長下測定樣品溶液的吸光度,以熊果酸量(μg)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3.6 總三萜含量的測定
分別吸取上述制備的不同品種蘋果的總三萜試樣溶液0.2 mL,置于具塞試管中,水浴蒸干后加入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00 mL高氯酸,于60℃水浴加熱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再加入5.0 mL冰乙酸,搖勻后置于室溫,15 min后用分光光度計在最佳檢測波長下測定樣品溶液的吸光度[10]。根據測得的吸光度和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樣品中的總三萜含量(以熊果酸計)。
1.3.7 分析方法的評價
精密度實驗:精密量取紅富士果肉樣品溶液5份,每份0.2 mL,按照優化條件顯色后測定吸光度,計算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評價該方法的精密度。
穩定性實驗:精密吸取紅富士果肉樣品溶液0.2mL,按照優化條件,顯色后分別在0~60 min內測定其吸光度,計算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評價該試驗方法的穩定性。
重現性實驗:稱取相同質量的紅富士果肉干粉5份,按1.3.2項下方法制備樣品溶液,分別取樣品溶液0.2 mL,按1.3.6項下方法進行測定,計算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評價該方法的重現性。
加樣回收率實驗:在蘋果三萜的樣品液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熊果酸標準溶液,分別測定其吸光度,計算總三萜的含量,并計算其回收率。
按照1.3.3的方法對熊果酸對照品溶液與紅富士蘋果樣品液在400 nm~8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全波長掃描,結果如圖1、圖2所示。

圖1 熊果酸對照品溶液顯色后全波長掃描譜Fig.1 The wavelength scanogram of ursolic acid after colorable reaction

圖2 紅富士蘋果樣品液加顯色劑顯色后全波長掃描譜Fig.2 The wavelength scanogram of fuji apple sample after colorable reaction
由圖可見,熊果酸對照品溶液和樣品溶液,經過顯色反應后,最大吸收峰均在550 nm左右,因此以550 nm作為最佳檢測波長。
按照1.3.4的方法對5%香草醛-冰乙酸用量進行優化,結果表明,隨著香草醛-冰乙酸溶液的增加,吸光度增大,增加到0.3 mL后吸光度開始減小,故選擇0.3 mL作為最佳用量。
對高氯酸用量的優化結果表明,隨著高氯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當加入量為1.0 mL時吸光度最大,故選擇1.0 mL作為最佳用量。
對水浴溫度的優化結果表明,隨著溫度升高,吸光度相應增大;但水浴溫度超過60℃時,空白液開始變色,故選擇水浴溫度為60℃。
對水浴時間的優化結果表明,隨水浴時間延長,吸光度增大,15 min以后吸光度基本不變,故選擇水浴反應時間為15 min。
以熊果酸量(μg)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作圖,結果圖3所示。

圖3 熊果酸標準曲線Fig.3 Standard curve of ursolic acid
由圖3可知,熊果酸線性回歸方程為:y=0.007x-0.035(R2=0.999 3),R2=0.999 3,結果表明熊果酸量在21 mg~126 mg范圍內與吸光度線性關系良好。
精密量度實驗:對紅富士果肉樣品5份溶液顯色后進行吸光度測定,結果其吸光度值的RSD為0.87%,表明該測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達到了樣品分析要求。
穩定性實驗:對紅富士果肉樣品溶液顯色后分別在0~60 min內進行測定,結果顯示在15 min~40 min內吸光度值穩定,RSD為1.13%和1.76%;表明該方法在顯色后15 min~40 min內完成較為適宜。
重現性實驗:對5份由紅富士果肉制備的樣品溶液顯色后進行測定,計算總三萜的含量,其含量的RSD為1.23%,表明該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現性。
加樣回收率實驗見表1。

表1 加標回收率實驗結果Table 1 Average recovery for ursolic acid in sample spiked and the RSD
由表1可知,5次加標回收試驗的最低回收率為97.4%,最高回收率為103.78%,平均回收率為100.32%,其相對標準偏差RSD為2.99%。表明該方法準確可靠,此法可用來對蘋果樣品溶液進行總三萜含量檢測。
取不同品種蘋果制備的樣品溶液,按1.3.5項下方法測定吸光度,每份試樣溶液平行測定3次,由標準曲線和凍干蘋果質量,計算凍干蘋果果皮和果肉中總三萜的含量(以熊果酸計,mg/g),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品種蘋果中總三萜含量Table 2 Total triterpenoids contents of diferent apple varieties
由凍干蘋果中的總三萜含量與凍干蘋果和新鮮蘋果的質量比,即可求得新鮮蘋果中總三萜的含量,結果見表3(Df:凍干果肉占新鮮果肉的比重;Ds:凍干果皮占新鮮果皮的比重)。

表3 不同蘋果品種鮮果中總三萜含量Table 3 Total triterpenoids contents of diferent apple varieties in fresh apple
1)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為對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為顯色反應體系測定不同品種蘋果中總三萜的含量。在5%香草醛-冰醋酸用量0.3 mL、高氯酸1 mL、60℃反應時間15 min,檢測波長為550 nm的條件下,熊果酸量在21 mg~126 mg范圍內與吸光度存在較好的線性關系。
按照優化的顯色條件測得加樣回收平均回收率為100.32%(RSD為2.99%)。該總三萜含量的檢測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穩定性好、精密度高、準確可靠等優點,可用于蘋果中總三萜含量的測定。
2)測定結果顯示同種蘋果的果肉和果皮其總三萜的含量差異較大,不同品種蘋果果皮和果肉中的總三萜含量也存在顯著差異。蘋果果皮中總三萜含量高于果肉中總三萜的含量,本課題組前期測定了不同品種蘋果中多酚的含量[11],其研究結果也說明蘋果果皮中多酚物質含量較高。這些研究結果都充分說明對于蘋果,盡管果皮量小,但是其所含功能營養成分卻不容忽視。
3)不同品種蘋果果皮的總三萜含量為13.2 mg/g~23.9mg/g,蘋果果肉的總三萜含量為8.0mg/g~15.0mg/g。不同品種蘋果中總三萜含量差異較為明顯,其中以紅蛇果皮中總三萜含量最高,而黃元帥、紅富士和國產青蘋果果皮中含量較低;蘋果果肉中總三萜的含量以嘎啦最高,黃元帥最低。從原料的資源和可獲得性等角度綜合分析,嘎啦蘋果可以作為總三萜類功能性營養成分開發利用的優選品種。
[1]Clarissa Gerhauser.Cancer chemopreventive potential of apples,apple juice,and apple components[J].Planta Med,2008,74(13):1608-1624
[2]Eberhardt M V,Lee C Y,Liu R H,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resh apples[J].Nature,2000,405(29):903-904
[3]Sun J,Chu Y F,Wu X Z,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of common fruits[J].J Agric Food Chem,2002,50(25):7449-7454
[4]Anna Szakiel,Cezary Paczkowski,Flora Pensec,et al.Fruit cuticular waxes as a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triterpenoids[J].Phytochem Rev,2012,11(2):263-284
[5]Tony K,McGhie,Sébastien Hudault,et al.Apple Peels,from Seven Cultivars,Have Lipase-Inhibitory Activity and Contain Numerous Ursenoic Acids As Identified by LC-ESI-QTOF-HRMS[J].J Agric Food Chem,2012,60(1):482-491
[6]Sebastian J?ger,Holger Trojan,Thomas Kopp,et al.Pentacyclic Triterpene Distribution in Various Plants-Rich Sources for a New Group of Multi-Potent Plant Extracts[J].Molecules,2009,14(6):2016-2031
[7]Dolores Mueller,Sven Triebel,Olga Rudakovski,et al.Influence of triterpenoids present in apple peel on 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J].Food chemistry,2013,139(3):339-346
[8]He X J,Liu R H.Tr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apple peel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y[J].J Agric Food Chem,2007,55(11):4366-4370
[9]He X J,Wang Y H,Hu H,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mammary Tumor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pple Total Triterpenoids[J].J Agric Food Chem,2012,60(37):9430-9436
[10]李菁,曾榮華,陳文俊,等.靈芝孢子油的總三萜測定研究及HPLC鑒別[J].中藥材,2011,34(10):1621-1625
[11]王皎,高穎,趙燕敏,等.測定不同品種蘋果果皮和果肉中總多酚的含量[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3,34(2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