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光宇

7月3、4日,習近平的韓國訪問被輿論普遍賦予了特別的政治經濟意義。投資者普遍認為,本次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的首次專程單個國家之行,對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而事實上,在會談結束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中韓兩國領導人表示將爭取在年內完成中韓自貿區談判,并就人民幣和韓元雙邊直接交易進行商討。受此利好消息預期影響,大連港、日照港、大連國際等個股紛紛大漲。
中韓自貿區建立的戰略意義
推進中韓自貿區的建立,確實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由于美國從未放棄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的設立實質上是由美國主導的經貿集團,日本始終在“美國盟國”和“融入亞洲”的矛盾中徘徊,因此保持與韓國的良好關系符合中國在東亞地區重要的地緣政治利益。中韓兩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近10年中韓貿易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已經成為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韓國最大進口來源地和最大出口目的地。韓國是中國大陸第四進口來源地和第六出口目的地。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必將進一步助推中韓兩國的經貿往來。同時,中韓還是互為留學最熱的國家,近十年韓國對中國的投資已經占韓國對全世界海外投資的將近20%。雖然中國對韓國的投資不是很熱,但是隨著FTA的建立,中國企業對韓國投資有望逐步增加。在金融方面,實現人民幣和韓元的雙邊直接交易意義深遠。中韓兩國的經濟發展都較倚重外貿拉動,因此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中韓兩國均由此深受美元政策的影響,因此雙方實現貨幣直接交易至關重要。不但可以減輕外匯占款壓力,同時可以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方面,中韓自貿區的建立無疑有利于我國東北地區、環渤海地區經濟的進一步拉動,有利于大連、青島、天津等港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如果中韓自貿區順利建立,或將在以下領域開辟新的天地。首先是相關產業的互動合作。韓國在鋼鐵、汽車、電子等高科技輸出上存在優勢,而中國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依然具有相對優勢。雙方還有望建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材料能源及海洋綜合開發等產業的深化合作。第二是區域內經貿投資的進一步合作。隨著通關手續的簡化,物流的便利化,兩國在旅游、零售、醫療、教育和電子等領域的發展機遇不可小視。第三是在金融領域,人民幣國際化是從周邊化開始的,也即需要在邊境貿易中被廣泛使用,所以人民幣首先要立足于成為亞洲的主要貨幣。除了進一步加強人民幣與韓元的直接交易和貿易結算,中韓的合作或將對我國沿海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具有推動作用。例如對大連商品交易所、天津離岸金融的發展等產生新的影響,對東北及環渤海地區引進韓國外資銀行以及證券保險信托等同樣具有戰略意義。最后是對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方面,中國目前保稅港區發展態勢積極,中韓自貿區的建立有望進一步深化港口的戰略合作。加強大連、煙臺、青島、天津、上海等港口與釜山、仁川等港口間的合作。在發揮國際中轉、物流配送、期貨交割等進一步發揮作用。
中韓自貿區建立面臨的挑戰
中韓自貿區最早源于2002年11月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提出的中日韓自貿區的構想。歷經十余年的研究及談判,中日韓自貿區始終躑躅不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日本態度曖昧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先建立中韓自貿區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盡管中韓態度相對積極,但是FTA的建立也并非一帆風順,面對的挑戰依然艱巨。從產業經濟的角度看,中國可能會擔心電子、汽車、造船、化工、鋼鐵等行業的沖擊,而韓國則對農業沖擊異常敏感。兩國都擔心一旦關稅下降,將會對本國的敏感產業帶來重大沖擊。其次,中韓兩國依然缺乏足夠的政治互信,缺乏堅實的政治基礎。再加上美國的“攪局”,韓國對中國的日益強大依然存在矛盾心態。還有鑒于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市場開放程度以及知識產權、環保等一系列法制等制度建設能否達到韓國的期望也是未知數。事實上,中國產品想大規模進入韓國市場并非易事,因為韓國市場容量有限,而且韓國經濟增長對貿易的依賴程度決定了其對海外商品大規模進口很敏感。這些挑戰恐怕都是“中韓自貿區概念股”在周一紛紛下跌的原因之一。炒作“預期”后,獲利盤紛紛出逃,也體現了投資者尚缺乏足夠的信心。
對未來的展望
盡管存在很多困難,但是對于中韓自貿區的未來,筆者還是持樂觀態度。因為中韓自貿區具有國家戰略級別的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國越來越重視亞洲的地緣政治,為了瓦解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推行TPP等符合美國利益的合作。而中韓自貿區和爭取的中日韓自貿區是應對美國挑戰的最佳選擇。在農業等敏感性市場上,可以分級別設置不同的過渡期。例如對大米等高度敏感的農產品開放可以設置較長的過渡期,也可以做出適當讓步以換取韓國在汽車等領域的讓步。況且本次訪問中韓兩國領導人商定2015年雙邊貿易額3000億美元,我們有理由相信中韓經貿合作必將挖掘新的增長點,推動中韓經濟金融合作升級,最終服務于兩國的經濟發展。
(作者系東北財經大學碩士生導師,本文系省社科聯2014年度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沈陽—大連自由貿易實驗區的構想及對策建議”(2014lslktyyjj-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