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善友

作為一家專業的通信技術服務商,公司手中卻沒有一項專利,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核心競爭力
一家自稱國內專業的通信技術服務商,卻連一項專利技術也沒有;IPO募資近三成用于新增土地、房屋,從而擴大辦公居住場所,你知道嗎?這家公司就是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通國脈”)。
6月27日,中通國脈預先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投資者報》記者分析其招股書發現,除了上述兩大問題外,中通國脈大舉異地擴張也存在較大的風險。
中通國脈公司對擴大辦公、居住場所是如何考慮的?為何公司沒有一項專利?公司做了哪些準備來抵御異地擴張的風險?《投資者報》記者就上述問題與中通國脈聯系,但所打電話多次無人接聽,截至發稿時,記者所發的采訪提綱也未得到回復。
7月1日,證監會公布的IPO排隊名單顯示,中通國脈已被“中止審查”,原因是發行人申請文件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
核心技術無一獲專利
中通國脈主營業務為通信網絡工程、維護服務等通信技術服務。目前,通信網絡工程服務是中通國脈的業務重心。
在招股書中,中通國脈稱其“多年來,高度重視通信服務技術水平的提升與創新”,其擁有的10項核心技術也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通信技術服務是一項對通信網絡和IT等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業務。但是,《投資者報》記者通觀中通國脈招股書全文,卻發現該公司沒有一項技術專利。《投資者報》記者隨后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的中國專利查詢系統,用中通國脈及其曾用名、其子公司名稱進行搜索查詢,都沒有查到任何專利。
而同樣從事通信技術服務行業的上市公司宜通世紀,卻有多項專利。截至2013年底,宜通世紀共取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外觀設計專利權6項、軟件著作權62項及商標專利14項。
此外,中通國脈的研發費用也明顯不足。2011年~2013年,中通國脈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1萬元、143萬元、14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0.31%、0.39%、0.41%。同期,宜通世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161萬元、3601萬元、4062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05%、5.86%、5.76%。
可見,無論從研發費用還是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上,中通國脈都與宜通世紀相去甚遠。
三成募資用于買地置房
除了上述問題,中通國脈此次募集資金投向也存在較大問題。
中通國脈本次IPO擬募集資金2.62億元,主要用于四大項目。其中分支機構建設項目投資1.29億元;技術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投資2675萬元;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投資1613萬元;補充其他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項目投資9000萬元。
對于分支機構建設項目,中通國脈首先想做的便是擴大辦公、居住場所。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項目營業分支機構建設規劃表”,中通國脈計劃在四平、白山、白城、遼源、廣州等城市購買或自建房產,在通化、松原、北京、上海、海口、南寧、南京等城市通過長期租賃的形式取得營業場地,用作分支機構員工的辦公及居住場所。項目建設完成后,預計將新增土地面積1.8萬平方米,新增房屋面積2.29萬平方米。
這么多的土地、房屋需要花費多少呢?根據中通國脈對分支機構建設項目的投資概算,我們將“辦公場所基建及購置費”、“辦公場所租賃費”、“辦公場所改造及裝修費”、“建設用地有關費用”、“建設單位管理費”統稱為“新增土地、房屋費用”,這些費用合計達到6272萬元,占分支機構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的48.7%。
此外,對于技術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中通國脈首先想做的仍然是新增辦公場所。中通國脈擬利用公司在長春市震宇街36號二區原有樓房的基礎上,加建2層用于“技術服務中心”項目辦公經營場所的建設,計劃總建筑面積為2600平方米。根據投資概算,其中“建筑工程”、“建設單位管理費”兩項費用合計為1065萬元,占技術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的39.8%。
上述兩項買地購房的費用合計為7337萬元,占中通國脈此次擬募資總額的28%。
大舉異地擴張風險大
如前所述,中通國脈此次募投項目之一是分支機構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中通國脈將在全國14個城市擁有分支機構,業務范圍覆蓋全國大部分經濟發達地區。
中通國脈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東北地區。2013年,中通國脈的主營業務收入為3.47億元。其中,來自東北地區的主營業務收入為3.24億元,占比93.3%;華南地區為1525萬元,占比4.4%;華北地區為240萬元,占比0.7%;華東地區為568萬元,占比1.6%。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宜通世紀IPO上市。與中通國脈類似,其重點募投項目是“總部服務支撐基地及大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其中,大區服務中心指在全國建立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部五個大區服務中心。
2013年,宜通世紀實現營業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14.8%;實現毛利潤1.79億元,同比下降14.6%。2013年綜合毛利率為25.37%,比2012年度的34.12%下降了8.75個百分點。其中部分原因是“2013年移動運營商在2G、3G網絡投資規模放緩,4G網絡建設資本開支實際進度未達預期,人員利用率較低;公司在不斷進入新的省市獲得訂單的同時,付出了較高的成本。”
中通國脈大舉異地擴張是否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中通國脈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稱,“通信技術服務行業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特點,地方性的通信技術服務商主要為本地運營商服務。公司進入其他省市開拓業務仍然具有一定難度,存在投入不能收回和經營困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