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
摘要:本文介紹了雙排鍵電子琴在鋼琴協奏曲中樂隊部分的改編方法,總譜的改編、音色的編配、選擇及在與鋼琴演奏者共同演繹鋼琴協奏曲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雙排鍵電子琴 改編 鋼琴協奏曲
第一架成功的電子風琴于1928年由E·庫普勒和A·吉弗萊在法國完成。1931年另一種著名的早期電子風琴由美國人R·蘭杰上尉發明,被稱為“蘭杰通”。還有一種哈蒙德風琴是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電子風琴之一,1934年由L·哈蒙德獲得專利權,1935年正式投放市場。雙排鍵電子琴具有相當豐富節奏類型,多變的音色,其模擬音色以及逼真的音響效果能使它演奏出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比如交響樂、復調音樂、流行音樂、爵士樂等等,被譽為“一個人的樂隊”,雙排鍵在鋼琴協奏曲中能很好地充當樂隊部分的演奏。
協奏曲產生于17世紀末,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音樂形式。是以一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組成的套曲體裁。古典時期的協奏曲通常由三個樂章組成。這種獨奏樂器與樂隊的協奏曲可在鋼琴、弦樂、管樂等樂器上采用。
鋼琴協奏曲是鋼琴和樂隊之間的協作貫穿整首作品,鋼琴與樂隊的關系在旋律的發展過程中互相作用所產生的豐富效果。在當今,不是每個演奏者都能得到和樂隊合作演奏鋼琴協奏曲的機會。一般情況下,鋼琴協奏曲都是由兩架鋼琴合作完成的,將樂隊總譜改編成兩行譜后,由第二鋼琴來演奏。而雙排鍵電子琴以其自身的優勢,強大的音色分類、打擊樂伴奏等編輯功能,可以很好地扮演鋼琴協奏曲當中樂隊部分的演奏。
一、鋼琴協奏曲在雙排鍵電子琴上的改編步驟
(一)改編總譜,選擇聲部
雙排鍵電子琴要想把樂隊總譜的各個聲部完整的編配、演奏出來是幾乎不太可能的,這就需要編配者要對總譜做出相應的刪減,分清主次,選擇適當的聲部將其保留下來,要求編配者具有一定的配器法和樂器法知識。
一般情況下,有這3種情況下:a.改編總譜時,旋律部分在右手(上鍵盤)演奏,音色多數為弦樂齊奏,也有部分獨奏音色的SOLO,比如:長笛、雙簧管等,這是不能省略的;b.中聲部,一般用左手(下鍵盤)演奏,音色多為木管、銅管樂器,中聲部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連接上聲部與低音聲部,這樣顯得音響效果很飽滿;c.低音聲部,低聲部支撐著上方的聲部,由于雙排鍵電子琴的功能原因,低音聲部一般只能演奏單音,但是音色可以疊加最多三種不同的音色進行演奏。
(二)音色的編配
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音色的編配是非常重要的,音色的搭配影響到在演奏鋼琴協奏曲樂隊部分的音響效果。因為電子樂器本身并沒有它自己的特有音色,所有的音色都是模仿各種樂器的發聲。但是,一種樂器不是只有一種固定音色,比如:弦樂音色有7種,圓號音樂有5種等等,所以需要編配者進行搭配使用這些音色以追求自己的想要的效果。雙排鍵提供了豐富的音源頭和強大的效果調制功能,通過各項參數的調整以達到編配者所追求高品質音色,比如前觸音(Initial Touch)、后觸音(After Touch)、聲相(Pan)、混響(Reverb)、亮度(Brilliance)、水平觸感(Horizon Touch)、音區(Feet)等。
在雙排鍵電子琴演奏鋼琴協奏曲的樂隊部分中,在與鋼琴共同演奏時音色不應太過突出,編配的音色要與鋼琴的聲音相融合,雙排鍵演奏者并要很好的控制右腳的表情踏板。
完滿的音色能讓鋼琴協奏曲中鋼琴的演奏錦上添花,而與鋼琴自身音色不協和的音色就是畫蛇添足了。所以編配者需要追求高品質的音色來體現雙排鍵電子琴在充當鋼琴協奏曲樂隊時的優勢與強大功能。
二、在雙排鍵電子琴與鋼琴共同演繹協奏曲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節奏、速度、熟練程度
在拿到一個作品時,想要很好的詮釋作品,那么節奏的準、速度的穩以及熟練的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完成作品的前提基礎了,達到了最基本的要點才能用更多的精力放在配合、音樂的表達、音樂的處理、個人情緒等。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演奏雙方在演奏時節奏、速度一定要穩,盡量要避免不統一,主奏者和協奏者雙方要在某些特定的時候適當的抑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如樂曲高潮時),不能像獨奏演奏時只在乎自己的表達,這樣做是不可取的。
(二)配合
在演奏協奏曲時,演奏的雙方都要有良好的配合意識,要有相當的默契程度,在節奏、速度、情緒、音樂表達等技術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的交流與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兩個人在共同演奏中,需要相互聆聽,在獨奏時,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強弱對比、音樂的層次都是由自己來掌控的,而在協奏曲中,需要相互聽,從而保證情緒等方面的相對一致性,以及協奏者與主奏者得呼吸是否同步等。
(三)交流
交流分為兩類:a.在演奏過程中的交流,比如眼神的交流等,這在協奏曲的演奏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當樂曲出現了漸快、漸慢、漸強、漸弱時,通過眼神的交流,或是點頭示意,這樣在整齊度上能有所保證。b.在排練時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有助于主奏者和協奏者培養更好的默契,也有助于直接了解演奏者的心里,以便雙方共同更精準地把握樂曲的風格和整體音樂的感覺。
這樣在排練時的交流,能夠讓協奏者與主奏者更好地了解對方,當主奏者出現怯場等狀況時,協奏者應該知道如何去調動、穩定主奏者的突發不穩定情緒。協奏者應適時激發、帶動演奏者的情緒,就像一個指揮要能帶動樂隊演奏者的情緒一樣。比如說在情緒比較激昂的時候,協奏者應適當增加自己彈奏的力度,來支撐與加強鋼琴演奏的聲音,給鋼琴一個結實、渾厚的樂隊背景。雙方有了這樣的默契,必能達到一個水乳交融的境界。
總之,雙排鍵電子琴改編是學習研究雙排鍵電子琴的最高境界,一個優秀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者不僅僅需要手指上的技巧,還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配器法、和聲學、樂器學等)來支撐。近年雙排鍵電子琴在我國發展迅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個電子樂器,希望更多從事雙排鍵電子琴事業的人們能繼續努力,創作改編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高鴻祥.配器法基礎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2]高繼勇.談雙排鍵電子琴管弦樂音樂的模擬[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9,(02).
[3]田可文.中西方音樂史考試綱要[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4]朱峰,邢英鶯,劉海成,龐納麗.論雙排鍵電子琴的編曲[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03).
[5]沈曉明,張薇.沈曉明雙排鍵電子琴教室(1)——雙排鍵電子琴的簡史、在我國的發展簡介及現狀[J].樂器,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