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軍
摘要:目前,MIDI音樂制作技術已經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其實質也發生了變化。文章通過對近十年來MIDI音樂制作軟件更新與變化的論述,闡明了MIDI音樂在近十年來的發展概況。
關鍵詞:MIDI 音序器 音源 發展
從1983年MIDI協議問世至今,MIDI音樂的發展已經經歷了30多個年頭。在這30年當中,MIDI音樂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近十個年頭,MIDI音樂技術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然而,MIDI技術自始至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計算機技術的制約,而且主要體現在對音源技術發展的制約上。因此,MIDI音樂技術的發展不僅體現了音序器的進一步完善,也更體現到了音源技術的發展。
一、MIDI技術實質的變化
從1983年MIDI協議問世到大容量采樣音源問世(約2000年前后)這一段時間,MIDI的概念僅僅指一種協議化的信號傳輸。但到大容量采樣音源問世后,MIDI技術的概念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原因是在大容量采樣音源沒有被廣泛使用前,MIDI音樂制作中常用的音源大多都基于GM音色表構建,雖然音質有所區別,但音色表排列順序基本都是相同的,我們用不同的音序器(軟件或硬件音序器)打開同一個MIDI文件并進行播放時,可正常播放,很少有音色排列混亂的情況發生。而隨著大容量采樣音源逐漸被應用于MIDI音樂制作中時,音序器軟件開始支持VSTI,這對于MIDI音樂的發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動作用,在此以后的MIDI音樂制作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制作”。這時,不同品牌的音序器軟件迅速發展,如:CUBASE、SONAR、PROTOOLS等,而且用這些音序器軟件生成的文件已經不是簡單的MIDI文件,而被稱為“工程文件”。CUBASE以cpr作為擴展名;SONAR以cwp作為擴展名等。這種命名方式預示著音序軟件正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近十年間,MIDI音樂的發展體現了MIDI音樂制作技術實質的變化。
二、音序器的發展
近十年來音序器的發展表現在:功能進一步完善,不同品牌的音序軟件體現出一定的個性化發展趨勢。如cubase。目前cubase最高版本為7.5,從5.0開始新增VST Expression功能,該功能類似于它本身的“程序改變”功能,但比“程序改變”功能更強大,而且比較直觀。在沒有VST Expression功能之前,單個MIDI軌道完成一種樂器的所有演奏法可以通過KONTAKT自帶的new instrument bank配合cubase的“程序改變”功能或SONAR的“事件改變”功能來完成,但對EAST WEST公司的“好萊塢”系列管弦樂音色卻束手無策,VST Expression功能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使種類繁多的“好萊塢”系列虛擬樂器的演奏法在一個MIDI軌道上就可完成,使整個工程文件顯得“干凈”、一目了然,這一點體現了cubase軟件在“個性”發展上的特點。
三、軟音源的發展
近十年來軟音源的發展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除了VIENNA、EAST WEST這兩大以主打管弦樂音色的巨頭公司外,一些公司諸如:Native Instruments、vir2、8dio、Cinesamples等也都迅速發展起來。管弦類音源發展趨勢表現為:容量越來越大;音質越來越好;演奏法越來越全面;同時還表現出一定的智能化、人性化,而且對電腦硬件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聲類和合成類音源的發展表現為:容量增幅比管弦樂要小些;可調控性增強;也具有一定的智能化、人性化,對電腦硬件有一定的要求。
(一)管弦類
管弦類音源在以上趨勢上表現最為明顯,主要原因是采樣數目增多必然導致音源體積增大,這里所說的“采樣數目”同時也包含不同話筒位置的采樣。如:EAST WEST的好萊塢系列音源,僅弦樂部分就有326G,有四個話筒位置,是目前對計算機要求最高的音源軟件之一,但也是綜合性能最好的弦樂音源之一;又如Spitfire公司的管弦樂音源,僅小編制弦樂就有116G,有三到四個話筒位置。在這里要說明:“話筒位置”指錄制采樣時話筒的擺放位置,可以真實的還原樂器演奏時不同位置聽到的不同聲音,一般有CLOSE近場、FAR遠場、 STAGE舞臺、SURROUND環繞四種。管弦類音源容量增大的另一個原因是采錄的樂器演奏技法也越來越全面。如好萊塢系列音源,光斷奏就有tight和loose兩種類型,每一類又分spic、Staccatissimo和stac三種。
(二)電聲類和合成類
電聲類和合成類音源在容量上也有一定的增幅,其可調性和逼真程度卻與十年前的此類音源有本質的區別。如Mixosaurus Expert Virtual Drums,這套鼓音源共18張DVD,容量有一百多G;再如BFD3的KONTAKT版有30多G;還有vir2的吉他和NI公司的電鋼琴音色等容量也都不小。這些音源共同特點是可調控性較強,同一個音色可調出多種效果,為后期混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民樂類音源雖然也有一定的發展,如EAST WEST公司和BEST SERVICE公司都做過一些,但還沒有形成像管弦類和電聲類一樣的規模和體系,所以暫不論述。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用三個字來總結其發展規律:大、精、智。大即容量;精主要指樂器演奏法;智指智能化和可調控性。這便是近十年MIDI音樂技術發展的基本概況。
參考文獻:
[1]趙景東,徐向輝,曲一梅.電腦音樂金牌制作人完全手冊[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7.
[2]張火,盧小旭.電腦音樂制作軟音源使用大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