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濤
【摘要】 目前隨著運營商不斷地調整和優化通信接入業務,作為一項重要的科學技術,GPON技術推動了多樣化、個性化和寬帶化的業務模式的發展,保障了通信接入網信息傳輸的技術。本文通過分析通信接入網建設中GPON系統含義、特點以及應用,探討了GPON的組網方案。
【關鍵詞】 通信接入網 GPON技術 建設應用
一、什么是GPON系統
GPON是在無源光網絡(PON)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技術。目前,根據國際ITU-TG.984.x標準,GPON是一種最新的寬帶無源光綜合接入技術,它能夠全面地位用戶提供可靠安全的數據,能夠全面的為用戶帶來安全、優質的語音和視頻,融合業務接入,能夠全面的為用戶帶來豐富的業務體驗,具有很高的效率,豐富的用戶接口,很高的帶寬,以及很大的覆蓋范圍等特點。在系統組成上,GPON主要有OLT、ONU、ODN三個模塊組成。GPON系統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能夠滿足運營商對未來寬帶業務的接入需求,具有高效率、高帶寬的特點。②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使在接入層饋線段地光纖采用單纖接入的方式,有效地減少了資源。③針對FTTB開發的GPON系統能夠支持接入更長的距離,在接入距離上可以達到60千米以上。④對于不同業務類型,GPON作為一種電信級地技術標準,都能提供相對應的QoS保證,在接入網層面上,GPON規定了完整的OAM功能,規定了保護機制,在50毫秒之內,光纖自動倒換時間。⑤GPON 系統沒有任何的有源設備,被布置在室外的光分配網中,具有很高的網絡可靠性,沒有原分光器,并且光纖物理介質的特性時分穩定。⑥在故障處理和網絡維修方面上,節約了運營商的成本,擁有統一地接入平臺。
二、GPON的應用模式
GPON的應用模式氛圍,光纖樓宇應用模式和光纖到家庭用戶應用模式。①寬帶光接入網典型的應用形式之一是光纖樓宇應用模式。它把傳統的銅線電纜利用光纖來代替,在傳統的分線盒上設置了ONU,即:DP。選用的介質一般是無線和金屬線,在ONU下接入到用戶端,在ETTB通信網絡中,一個ONU可以支持10—100個用戶,由于ONU能夠布設到DP,從而增加了ONU的用戶數量,而單個的ONU用戶數量并不多。因此,在光纖傳輸技術運用的時候,為了節省光纖資源,就要選用ONU用戶數量的傳輸技術。ETTB的應用模式分為FTTB+LAN和FTTB+xDSL兩種方式。FTTB+LAN這種應用模式是在樓道和樓層內布置光線端節點,并且以太網多個接口是由ONU提供并終結光信號。在距離上,這種應用模式要注意ONU到最終用戶的走線距離不能超過100米。而FTTB+xBSL這種應用模式,是在樓道和樓層內布置光線端接點。在用戶側可以提供xDBL接口上,由雙絞線進行入戶。這種模式充分地利用了現有的雙絞線資源和線路投資。②光纖到家庭用戶的應用模式是連接家庭住宅和通信局段,采用了光纖傳輸媒質的一種接入形式,有家庭單獨享用光纖的引入。FTTH在ONU和OLT之間從物理角度上來說,采用了全程光纖的接入方式,為了將UNI接口直接連接到居民的家庭網絡中,在用戶的家庭中布置了ONU光節點。FTTB網絡結構在ONU點供電上,采用了USP供電,或者采用家庭220V直接供電。在實現方式上,通過ONU本身內置功能和處置IAD來實現。
三、通信接入網建設中GPON的應用
目前,在通信系統中,GPON以其獨特的優勢被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各種應用中,也可能會導致變化,如:中央辦公設備在GPON系統中OLN的上行IP城域網中,或者在NGN服務終端,通過分束器裝置ONU每個光端口會連接到終端的第二行。首先,GPON系統的歷史使命是“光纖到戶”,為了提高數字家庭網絡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為了提高別墅和社區網絡資源的利用率,主要運用了GPON高寬帶的高分比特性。尤其是在目前,GPON的優勢在一些小區和別墅區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其次,在一些商業客戶中,GPON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在一個公司有多部電腦的情況下,需要接入高帶寬 ,如果,在附近器部署分光器, 那么運營商要從其中拉一個纖芯,才能連接到該公司,接入很多的FE口的ONU即可。在一些工業區中,由于企業、工廠以及商業客戶分廠集中的情況下,如果客戶引入GPON系統后,不必從機房拉一對纖維的傳統方法,而是可以一直跳到該公司。另外,GPON高帶寬的應用在現代很多的高速網吧中早就實現了。
四、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引入先進的設備管理手段,施工企業的機務管理部門可以實時地掌握施工進展情況,可以實時地掌握設備的工作情況,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維護設備的工作強度,提高設備的管理,提高設備的工作強度,從而實現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目標。
參 考 文 獻
[1] 伍岳. 全業務運營中的GPON技術應用分析[J]. 郵電設計技術. 2010(08)
[2] 王兆寧. GPON技術在電信接入中的應用淺析[J]. 科技信息. 2011(19)
[3] 楊虎,范宏宇,黃國棟. GPON在鐵通網絡建設中的規劃及實現[J]. 科技信息. 2010(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