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波 楊杰
小骨窗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比較
吳俊波 楊杰
目的 比較小骨窗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4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常規骨瓣開顱術)和觀察組(小骨窗開顱術)(n=24),比較2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間和治療總有效率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138.2±21.1)min、(102.3±47.8)mL、(17.5±4.7)d,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1.7%(P<0.05)。結論 小骨窗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確切,可減輕術中損傷,有利于患者恢復。
小骨窗開顱;常規骨瓣開顱;腦出血;高血壓
高血壓腦出血是指因長期的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使腦內小動脈因發生病理性的改變而破裂出血,是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1]。目前臨床多用小骨窗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而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各家報道不一。本研究以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4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比較小骨窗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差異。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2],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心律失常和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等,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24)。對照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
38~78歲,平均(61.28±5.47)歲;腦出血量平均(58.31±7.64)mL;入院時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平均(8.13±1.76)分。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37~80歲,平均(61.29±5.62)歲;腦出血量平均(58.24±7.58)mL;入院時GCS評分平均(8.20±1.58)分。2組患者在基本資料、腦出血量和GCS評分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骨瓣開顱術:依據損傷部位使用顳頂瓣或額頂瓣開顱減壓術(6 cm×8 cm);觀察組接受小骨窗開顱術:依據CT掃描結果,在距血腫最近處作長4 cm縱切口,切開頭皮后鉆孔并擴大骨窗,直徑3 cm左右,十字切開硬腦膜并懸吊,緩慢吸出血腫,活動性出血采用雙極電凝燒灼,生理鹽水沖洗血腫腔后,放置14號硅膠管,合并腦室出血者行腦室穿刺外引流。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日常生活能力(ADL)標準[3]:Ⅰ級(完全恢復日常生活);Ⅱ級(部分恢復或可獨立進行家庭生活);Ⅲ級(家庭生活需人協助,可柱杖行走);Ⅳ級(臥床不起,意識清醒);Ⅴ級(植物生存狀態)。治療總有效率=(Ⅰ級+Ⅱ級+Ⅲ級)/總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間和治療總有效率的差異。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統計。正態計量資料比較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2.2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8%(17/2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1.7%(10/24)(P<0.05)。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病,只要臨床表現為突然的頭痛、眩暈、嘔吐、肢體偏癱、失語甚至意識障礙,出血體積較小者治療上以保守為主,如出血量大,則需行手術清除血腫。致殘率和病死率均很高[4]。
手術目的為清除血腫,控制出血,降低顱內壓,防止及減輕出血后引起的一系列繼發性病理變化。常規骨瓣開顱術能徹底清除血腫,但手術操作損傷大,術后病死率較高。小骨窗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符合現代顯微神經外科的理念,即以最微小的損傷及最快的速度清除血腫。其手術操作簡單,有利于迅速清除血腫,解除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在大骨瓣開顱徹底清除血腫和充分止血的同時,又避免了錐顱穿刺術后血腫清除不徹底的缺點[5]。另外,小骨窗開顱術術后無須做顱骨修補,避免了常規骨瓣開顱術后腦軟化、腦膨出甚至腦穿通畸形等并發癥,術后恢復快,后遺癥輕,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表明,小骨窗開顱術較常規骨瓣開顱術,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失血少、損傷輕和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尤其適用于治療30~70 mL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中失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1.7%(P<0.05)。提示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小骨窗開顱術治療療效確切,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術后恢復快,顯著優于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
綜上所述,小骨窗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效果顯著,手術時間短,術中失血量少,術后恢復快。
[1] 張顯柏,袁知富,董明.小骨窗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4):28-30.
[2] 徐樹林.小骨窗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0):98-99.
[3] 郭奕浩,黃永誼,余永明.小骨窗開顱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6):980.
[4] 何培武.小骨窗開顱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32):101-102.
[5] 陳小鑫,錢水清.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9):254-255.
[6] 齊心,李震,陳鵬,等.小骨窗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河北醫藥,2010,32(19):2680-26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26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吳俊波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