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廣全 張秋藝
泌尿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
俞廣全 張秋藝
目的 分析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為臨床泌尿道感染的預防和合理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監測5006位患者的送檢尿液標本分離的病原菌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結果 共分離出病原菌1415株,數量多少依次是大腸埃希菌501株、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151株、白色假絲酵母菌108株、肺炎克雷伯菌103株、糞腸球菌84株、陰溝腸桿菌55株,占總菌株70.8%。其中革蘭陰性桿菌對亞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革蘭陽性球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敏感,對其他抗菌藥物耐藥性均較高。結論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不斷加強,有必要對患者采取積極正確的預防措施,根據藥敏結果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泌尿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耐藥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尿培養作為臨床泌尿道感染的有效診斷方法,臨床診斷中顯得尤為重要[1]。但近年來,雖然新型廣譜抗菌藥物應用的不斷深入推廣,使得耐藥率大大增加,病原菌耐藥性不斷增強,最終增大了治療難度[2]。因此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及時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用藥依據顯得尤為重要[3]。現結合廣西省來賓市人民醫院門診的相關病例,對其抗菌藥物的耐藥性進行相關整理分析,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廣西省來賓市人民醫院門診和住院檢查的5006位患者,按要求留取患者尿液標本送檢培養和藥敏試驗。
1.2 檢測方法 采用珠海迪爾DL-96細菌鑒定系統鑒定和藥敏試驗。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4]第3版的要求接種和分離菌株,臨床送檢的標本按常規及時接種于血平板和麥康凱平板,35℃孵育18~24 h,如有細菌生長,分別做革蘭染色和相應的氧化酶、觸酶、凝固酶試驗。經初步判別,在取得純培養后再以經珠海迪爾DL-96細菌鑒定系統鑒定菌種和藥敏試驗。
1.3 統計學方法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原菌分布 共分離出病原菌1415株,數量多少依次是大腸埃希菌501株、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151株、白色假絲酵母菌108株、肺炎克雷伯菌103株、糞腸球菌84株、陰溝腸桿菌55株,占總菌株70.8%,表明它們是泌尿道感染主要的病原菌(見表1)。

表1 泌尿道主要病原菌分布
2.2 泌尿道主要病原菌的耐藥性分析 2012年10月~2013年9月分離的泌尿道感染主要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球菌的耐藥率,肺炎克雷伯菌對頭孢類抗生素:頭孢唑林、頭孢呋辛、頭孢噻肟、頭孢吡肟的耐藥率都>50%(見表2、表3)。

表2 泌尿道感染主要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率(%)
醫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發病率位居第2[5],臨床醫師關注泌尿道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有利于合理選用抗菌藥物。由于生理結構的關系,泌尿道感染大多由腸道內寄居的正常菌群引起[6]。本研究結果表明,大腸埃希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糞腸球菌和白色假絲酵母菌即是大腸內正常寄生菌又是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這些患者由于機體免疫力下降和侵入性治療手段的使用,這些細菌的寄居部位變遷至泌尿道并大量繁殖引起尿道感染,成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腸埃希菌在泌尿道感染中排在首位,其耐藥性不斷加強,細菌的黏附性也不斷加強,黏液型的菌株越來越多,是導致大腸埃希菌逆行感染的重要原因。導尿也是一種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原因,因此,插管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技術,發現感染及時更換或拔除導尿管[7]。

表3 泌尿道感染主要革蘭陽性球菌耐藥率(%)
泌尿道病原菌耐藥性分析結果表明,泌尿道感染革蘭陰性桿菌已出現較高的耐藥性,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較多,對產ESBLs菌株的可選用加有酶抑制的藥物,此類藥物耐藥率還較低,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西丁等,發現多重耐藥菌株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8]。陰溝腸桿菌也分離到55株,排在革蘭陰性桿菌的第3位,其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亞胺培南耐藥率較低之外,其它藥物耐藥率均相對較高。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耐藥率為0%,對其它藥物耐藥性較高。糞腸球菌的耐藥性也較高,只有對萬古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藥率較低,對青霉素和氨芐西林的耐藥率也較低,分別為17.9%和14.3%,應當作為糞腸球菌的首選藥物。
[1] 周實華,秦克芝,馮海艷,等.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127-128.
[2] 鐘振鋒,蕭幗穗,王宏.醫院感染危險因素[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3):294.
[3] 張久富.泌尿生殖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狀況及藥敏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7):140-141.
[4] 茹涼,羅瓊,郭艷芳.單純泌尿道感染與腎病綜合征并發泌尿道感染患兒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1):43-47.
[5] 符大俠.氟喹諾酮類藥物治療泌尿道感染的臨床療效及耐藥性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17):25-26.
[6] 張傳領,韓立中,倪語星,等.1275株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447-1449.
[7] 戴小波,黃小燕,曾朱君,等.2008~2012年門急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變遷[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0):306-1308.
[8] 陳建安,周靜,張麗華,等.東莞地區2010~2012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0):1244-1245,12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64
廣西 546100 廣西省來賓市人民醫院(俞廣全 張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