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毅 劉亞萍
(1.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2.東莞市家具學校,廣東東莞 523820)
從歷史的角度,我們對家具的研究,絕大多數集中在明清時期,從地域的角度,我們對家具的研究又往往集中在中原地區,而對于東北地區的家具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系統的研究。在幾百年前的封建王朝,政治經濟得到極大發展的年代,居住在東北地區的人們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家具文化,唐代家具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強盛時期,對東北地區的經營建制,垂青于史。唐朝對東北地區的管轄可以分為兩部分:
1)收復遼東,設營州(今遼寧錦州)都督府;
2)唐朝對渤海國的統治。
營州是隋唐時期東北地區的邊陲重鎮和經濟文化中心。唐代營州地域特征鮮明,漢族、靺鞨、契丹、高句麗等少數民族雜居,各民族間交往頻繁。渤海國是唐代至五代期間由靺鞨族為主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民族地方政權。渤海國屬于唐朝的附屬國,歷時229年,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歷史上被譽為“海東盛國”。
因此,唐代東北地區是一個在漢人統治下,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融合的地區。家具也打上了這種文化融合的烙印。
家具隨建筑的產生而出現,隨建筑的發展而變化。1990年,在黑龍江省東寧縣發掘的渤海國早期房址群,均帶曲尺形煙道[1],在黑龍江省鷹嘴峰遺址發掘的十余座唐代民居住址均帶有石砌火炕,這都說明唐代初期東北地區的室內布局以炕為主,因此當時的家具多為炕上使用的炕桌、炕案。
唐代中期后,受中原建筑的影響,東北地區的建造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1963年在黑龍江省發掘的杏山渤海磚瓦窯址,與洛陽隋唐宮城內的窯址的構造和分布基本相同[2];作為百城之首的上京龍泉府的建造也是完全仿照唐都長安城,其規模龐大,宮殿高聳輝煌,規劃整齊、內苑回廊環繞,池泊亭榭,窮極華麗。受建筑的影響,此時的家具品種越來越豐富,樣式越來越美觀。
早期東北地區的靺鞨人信仰薩滿教,后來受唐朝的影響,改信佛教。例如渤海國王大欽茂以佛教語詞“圣法”為自己的尊號。并且,唐代東北地區的寺院建筑與佛教遺物遍布各地,其風格與中原地區完全相同,這也說明了佛教在唐代東北地區的廣泛傳播。由于佛多是垂足坐于椅、凳、墩上的,這無疑給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家具審美帶來了重大影響[3]。因此佛教的傳播使唐代東北地區的家具帶有些佛教的特點。
炕桌,東北地區千百年以來形成的盤腿而坐或席地而坐的習俗,在唐代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低矮的炕桌在他們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從渤海國石炕桌可以看出(見圖1),炕桌為正方形,無束腰,腿部有內收的斜度,腿間有牙板,桌面四周起攔水線,以防止物品滾落。此炕桌造型簡潔大方、樸實無華,與盛唐時期圓潤豐滿的家具審美情趣有些不同。今天,類似的炕桌在我國東北農村里依然存在,可見當時東北地區的家具形制已日趨完善。
圓桌,在渤海國上京遺址中有一件造型獨特的石桌(見圖2)。其形制低矮,桌面為圓形,整體造型類似陀螺狀,底部內收,適合席地而坐,據此推斷此類石桌多用于室外休閑娛樂。

圖1 石炕桌

圖2 石圓桌
書案,在遼寧阜新出土了一件唐代的銅鏡(見圖3),鏡面上雕刻一幾案,案上放置書卷紙硯。案面呈長方形,攢框嵌板結構;腿部為八字形外撇腿,足端有兩根橫棖,承托四腿,類似后世出現的托尼。書案整體造型簡潔精致、樸素大方。
蒲團,圓形扁平的坐具(見圖4)。唐代初期,僧人坐禪及跪拜時多使用蒲團,又因為東北地區的人們習慣盤腿而坐,據此推斷蒲團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圖3 唐代銅鏡

圖4 坐佛
方凳,在黑龍江寧安興隆寺里有一對刻有凳子圖案的唐代石凳(見圖5),此凳整體為方形,用料粗大,凳面厚實,有束腰,束腰下有牙板,牙板連接四腿,腿和牙板之間嵌有裝飾板,腿與裝飾板都為圓滑的弧線造型,足端有拖泥;整體給人感覺敦實渾厚而又豐腴端莊、粗獷大氣而又圓潤溫雅,是中原盛唐雍容華貴之風與東北馬上民族灑脫彪悍之氣的融合,并且此凳為高型家具,說明垂足而坐在唐代東北也開始流行起來。

圖5 石凳

圖6 石函
石函,即石制的匣子(見圖6)。渤海國上京博物館里珍藏的一個石函很有特點,石函為長方形,函蓋上刻有類似棋盤的方格形凹痕,說明這種石函既可以當庋具來儲物,也可以當棋桌供人們休閑娛樂。
舍利函,1997年在渤海上京遺址出土了一組舍利函(見圖7)。右側的為鐵函,整體呈方形,函體下方的承托結構為雙壸門券口,這種結構與唐代名畫《宮樂圖》中桌案的支撐結構類似,說明唐代東北地區的家具在結構上也深受中原地區的影響。其余幾個舍利函都為長方箱體結構,整體光素,函蓋為長條錐臺形,這種形制類似廡殿式建筑結構,更能說明當時的家具受到建筑形式的影響。

圖7 舍利函
唐代東北地區的家具,既繼承了先祖時期的精華,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家具取材粗碩充裕,整體感覺粗獷有力;造型上濃厚中略帶豐滿,敦實但不笨重,華麗但不失端莊;線條上方中帶圓,曲直相間,剛柔并濟;但由于受地域偏遠,經濟落后等條件的制約,工藝上略顯粗糙,裝飾較少,外觀樸素;結構上多用箱體式,
并出現雙壸門券口結構;形制上開始由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過渡,整體上符合中國家具史的發展歷程,只是節奏上略慢。唐代東北地區的家具是中國家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筆,為后代家具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東寧縣小地營遺址渤海房址[J].考古,2003(3):39-46.
[2] 洛陽博物館.洛陽隋唐官城內的燒瓦窯[J].考古,1974(4):20.
[3] 鄭永振.渤海墓葬研究[J].北方文物,1984(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