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平
(云南省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隊,云南文山 663000)
建筑防火分區設計應用探討
朱永平
(云南省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隊,云南文山 663000)
在建筑物設計中,關于建筑防火區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完善的防火分區設置可以有效的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建筑防火分區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在建筑過程中關于防火分區設計中存在的弊端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關于此方面的優化對策僅供考。
建筑設計 防火設計 防火分區 性能化
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高度的增加、使用功能復雜化,建筑物防火分區設計上要求標準也越來越嚴格,防火區的分隔作為建筑物的安全措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防火分區設置的合理,能有效地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阻止火勢蔓延擴大,減少火災損失,同時可以為人員安全疏散、消防撲救提供有利條件。因此,設計好建筑物防火分區顯得尤為重要。
建筑防火分區按功能來講分為兩種,即豎向防火分區和水平防火分區。建筑防火分區主要是起到隔離火勢的作用,作用原理是在利用時間差,對火勢起到充緩作用,為人們逃生創造更多的機會[1]。關于豎向防火分區主要應用于防止火勢向縱向各樓層的蔓延,對于水平防火分區則用于防止樓層水平方向火勢的蔓延,豎向防火分區主要依靠防火性較好的建筑材料等進行分隔,作用原理是利用以上特點對縱向樓層之間的火勢進行有效的隔離,水平防火分區則主要依靠各種阻擋火勢蔓延的防火墻、防火門、卷簾等防火設備對火勢起到阻擋的作用。
由于種種原因,在一些特別的場所中普遍存在著防火這隔離零件選用不合理的弊端出現,這對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例如一些場所在選用防火卷簾對火種進行隔離,沒有采用國家標準質量的產品,而用次品取代之,往往這些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沒有冷卻水的保護,即使有,防火卷簾的給水時間也達不到規定的標準,甚至在有些建筑內的防火裝置不完善,有的還僅用手動防火卷簾對火種進行隔離,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卷簾不但起不到防護作用,甚至還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對于防火分區面積的劃分應結合該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劃分,具體由該建筑物的高度,安全性,消防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面積劃分的。國家對相關面積劃分也有著明確的標準,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似乎不容樂觀,在此方面出現幾率最大的問題就是建筑內防火分區劃分面積過大的問題。設計者與建筑單位因為種種借口把防火分區規劃的遠超國家規定之標準,這樣做違背了科學性,而對建筑內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有效控制火災蔓延,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建筑防火分區面積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對于一、二級耐火等級多層民用建筑防火分區為2500平方米是每層最大能夠承受的防火建筑面積;一類高層民用建筑防火分區面積為1000平方米、二類高層民用建筑防火分區面積為1500平方米是每層最大能承受的防火面積,另外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時其防火分區面積還可擴大一倍。但是這個規定只考慮了建筑的性質、耐火等級和高度,并沒有考慮建筑物的內部情況,建筑物內部可燃物的數量、建筑物的功能,以及使用人員等因素,都會影響建筑的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設面積,這種現象在民用建筑中很常見。
國家對火災易發場所隔墻材料耐火性有著嚴格的規定,明確規定極限不得小于2.0H的火種絕緣體墻面。而現如今許多娛樂場所所適應的火種絕緣體墻面遠遠達不到國家的規定標準。國家規定這些場所必須使用雙面的,且夾層之間的厚度不得小于8.0厘米。而一些娛樂性場所為了節約制造成本采用了紙質單面石膏夾板巖石作為火種絕緣體墻面。這樣的火種絕緣體墻面不但達不到隔離火種的目的,還容易蔓延火勢。另外國家規定娛樂場所關于消防的控制室,泵房的火種絕緣體墻面耐火極限必須在九十分鐘以上,而現如今的娛樂場所在建造這些屋室火種絕緣體墻面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甚至有的火種絕緣體墻面耐火時間還達不到一小時[2]。
在現如今一些建筑中我們不難發現一種現象,這些建筑在表面上把防火分隔做的似乎非常完善,但一進入到建筑物內部就會發現沒有完全的把防火設施做到最好,導致了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防火空間。一些帶有吊頂場所的建筑物對于特殊之處也沒有做好防火墻設置,一些建筑在豎向防火分區要求上下層窗臺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2米也常常被忽視,這種現象給建筑物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火勢蔓延,勢必給建筑物內人生命帶來極大的威脅,有的建筑甚至為了追求藝術效果,私自在防火設施上鑲嵌裝飾品等。
建筑物防火分區的確定是由建筑物的性能,耐火等級,消防安全措施,可燃物的數量等因素進行全面設計的,因此在進行建筑物內防火分區設計的時候應充分考慮以上因素的影響。
關于建筑物內防火分區優化設計首先是要結合該建筑物的實際情況來設計防火系統的,把發生火災的風險降到最低。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對建筑物內部火分區進行優化,可能和我國關于消防安全方面的相關規定有沖突,而且關于技術指標尚沒有明確的標準,故此法并不適用于我國實際情況。因此建筑單位在設計時,首先應遵循國家相關規定對建筑物進行改造,以優化建筑物內防火分區。
所謂建筑物內的防火地帶一般指的是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區域內用性能良好的防火隔離墻對其進行隔離。用防火隔離墻圈定一個特別區域,這個區域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在周圍放置防火設施來防止火勢的蔓延,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防火空間,這種優化設計對于諸如火車站候車室,商店等人流較為密集的場所尤為適用。關于防火地帶寬度的設置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系統性的優化,通常來講在這類場所將防火帶寬度設置為9米為最佳。在位置選擇上要適合逃生,且不得在此區域放置貨品[3]。
一些建筑物為了追求藝術效果,關于建筑物中庭設計上采用了玻璃屋式。我國的消防規范中指出從中庭開始延伸到每層建筑進行累計計算,但這種計算方式很容易超過規定的防火分區面積。設計者可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酌情考慮加上雨棚四周完全不封閉式設計,這樣一來總的開口面積就會大于或等于雨棚面積了。
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筑其余地方蔓延是劃分防火分區的主要目的,而在建筑住中設置特殊的主動或被動的防火阻火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阻止煙火通過,達到防火分區的效果。一些工藝設備連續性要求高的工業建筑和空間大的民用建筑,可根據具體情況在某段設置滅火性能好的噴淋系統,其噴頭可采用大水滴噴頭,加大水流量,或是采取能夠快速響應的噴頭,這種系統的保護時間是3個小時,保護寬度大于6厘米(相當于防火間距),供水選用單獨的水泵,構成主動防火路段;這個路段范圍內,裝修材料最好采用不燃燒性質,構成不燃燒區域,火災難以在這類路段蔓延。
綜上所述,建筑防火分區的建設是衡量一個建筑物建設是否成功的技術標準之一。在建筑防火分區設計中關于區域的規劃以及分離方法都是極其重要的。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還應該結合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對防火分區進行科學系統性的優化,以保障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一2006.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一95(2005版).
[3]彭連臣.建筑防火分區設計探析日[J].公用工程設計,2010.(02).61一63.
[4]王學謙.建筑防火設計手冊(第2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02)133—136.
[5]周丹.建筑防火設計中有關防火分區問題的兒點看法[J].技術與產品信息,2009.(09)159—162.
朱永平,云南省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高級工程師,25年來一直戰斗在防火工作的第一線,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驗收和消防安全檢查等監督執法工作,具有較強的業務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是單位消防業務技術工作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