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我國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現狀與對策分析
文瑾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近些年,國內的各類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反戰越來越完善,但是在服務的覆蓋面以及服務的質量還存在著地區不平衡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推薦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戰略,有關部門應該整合在體育服務行業的各類資源,用于全方位重新優化配置現有的體育公共資源,對于體育公共服務設施的財力投入應該逐年增加,并且進行更加廣泛的群眾教育和宣傳工作,使得體育鍛煉有助于生活質量的改善的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中央層面應該注重省際、地區經濟發展對于體育公共設施分配的影響,爭取在宏觀層面做好均等化的體育資源分配工作。
公共體育 均等化 資源再分配
國家在十八大召開以后,明確的提出了“公平”這一社會實踐的基本理念,意思要保障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得到的公共設施服務,應該是公平的,不能因為一些內在的原因而忽視了社會公民正常享有的公共服務。體育公共服務也很顯然被包含在了整體的公共設施服務當中,為了更好的促進體育公共設施分配的均等化,保障人民體育運動的基本權利,就需要從更深層次上來促進體育公共設施服務的公平分配,體育屆的“十二五”規劃當中也明確的指出“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大力促進公共體育設施的覆蓋面,推進城鄉結合的體育公共設施服務公平化、均等化。”體育公共服務被納入到整體公共設施服務之內,被提高了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
根據最近的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的東部,東北部的體育日常消費水平達到人均75.66元,占到區域內總人口數的23%;而中部以及中西部的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僅有41元,占到總人口數的25%,而在東南部以及沿海發達地區的體育日常消費水平人均則達到了121.26元,占到總人口數的34%,并且發達地區的體育場館數量的整體數量是東北部,中部,以及西部的五倍以上;如果和偏遠的山區相比的話更是達到了二十余倍,可以從數據上明顯看出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乃至貧困地區,在體育公共設施分配方面出現嚴重的不均衡。
我國的體制決定著城市和鄉村存在著天然了隔閡,例如現如今的戶籍制度,就明顯的將城市和鄉村分割開來,體育公共設施在農村的發展十分艱難,因為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與城市發展更加的緩慢,且全國各級政府在農村的體育公共設施投入嚴重不足,造成了現如今農村的公共服務設置僅占到全國整體體育公共服務設施總數的8%不到,公共設施的缺失嚴重阻礙了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沒有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做基礎,其他一切都是空談。另外,農村人民在體育項目的參與熱情方面相較于城鎮居民也更低,農村居民平時農活比較繁忙,沒有時間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來,并且很多在城鎮流行的運動,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也不受農村居民的歡迎,但是這一切的興趣其實都是可以培養的,如果在農村有基礎的體育運動設施,逐漸的就會有一些人會參與進來。
除了一些特殊的地區,例如:新疆地區、解放軍軍事地區、武警系統、鐵路系統。我國的體育設施分布多集中在學校地區以及一些機關單位,在居民、需要鍛煉的老年人經常去的公園、廣場體育公共設施反而更少,這樣學校的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學業,機關單位的員工對于體育運動的參與性也不高,造成了,體育公共設施分配相對豐富的地區人均需求量不大,而體育設施分配貧乏的地區人均需求量卻很旺盛。
根據第五次全國體育設施場地普查結果顯示,內地不含港澳臺地區總人口數為127426萬人,平均到體育場館的面積是每一萬人擁有體育場館5.92個,人均的體育場館面積僅為1.1平方米,對于公共體育場人均的平攤建設資金為155元,雖然相較于第四次全國體育設施場地普查結果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人均體育場館占有面積還十分低。
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層面提出的一個戰略,并且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在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第一個階段,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雖然較以前更為快速,并且各級體育主管行政部門也對競技體育項目的支持不斷增大,對于奧運文化和精神的積極宣傳,全運會的全民參與等工程的全面推進,雖然表面上轟轟烈烈,但是實際效果卻很一般,群眾還是不能切身體會到體育事業的發展在身邊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在國內為了利益,各級政府還是將絕大部分資源分配到了各種大型體育項目和賽事,對于公眾日常的體育鍛煉需求長期選擇性忽視,這樣的戰略指導下,何時才能實現體育公共設施的公平化以及均等化。
體育事業本質應該是促進人民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但是隨著我國體育市場的商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很多本來應該屬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范疇的項目也被劃入了商業范疇,很多地區的體育運動設施更多的是收費的,并且費用十分的高昂,服務氛圍和服務質量也都一切向“錢”看。這樣造成了城鄉、地區之間的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差距進一步擴大,導致公眾對于體育事業的熱情越來越小,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以及服務的環境也就更加的惡化。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現如今城鄉體育設施建設和服務的差距,應該推廣城鄉一體的統籌式發展模式,并且對于在產業鏈的各個階段對于利益進行重新分配,使得鄉鎮的居民對于社會性質的公共服務應該更好的接受,并且改善對于鄉村體育設施投入低的情況。在不同的地區推行更符合本地的制度以及建設措施,在將來的體育公共設施建設上,將城市和鄉村看成一個整體來考慮,通過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財政方面的加大投入等方面,縮小城鄉體育公共設施服務的差距。
轉變在體育公共設施建設中的智能,加快完善相關體育建設的制度以及人員配置,建立一套完整的績效考核方式以及監督措施。為了更好的實現體育公共設施服務的公平性,應該將各個行政部門的職能進行明確,做到責任到人,哪個部門出問題,哪個部門負責,并且允許公眾對現有的體育公共服務水平進行打分,如果考核的成績達不到一定的標準,就需要處罰相應部門的負責人,并且應該在審核階段做到公開透明,盡量實現數據評分的聯網,做到任何人可以隨時查詢或調取。另外,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該更加的務實,少做面子工程,對于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力度,弱化一些重大賽事在各個季度內的績效考核標準,對于分配到體育公共設施建設的資金也要做好跟蹤監督工作,盡量使得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防止納稅人的錢被浪費,在資源分配層面應該做到保障整體社區工程的建設工作,對于欠發達地區以及貧窮地區的體育設施建設工作一定要更大力度進行推廣和投入資金。教育部門也應該在中西部地區的課程安排上加入更多的體育課程,允許學生在繁重的學業范圍外能夠得到身體上充分的鍛煉,提高學生的整體體育鍛煉意識以及運動能力和水平。在一些貧困的地區中央應該加大對于該地區體育資金的支持工作,幫助這些地區加快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體育公共事業的更快發展。
改進基礎層面的體育公共服務建設工作以及行政決策機制,在決策層面首先要形成暢通且高效的審決機制,另外在公共體育建設方面要考慮更多的資源分配問題,防止發生因工作失誤而造成的體育公共資源分配不均勻的情況。并且通過完善現有的決策機制,能夠科學、快速、高效的形成有利于當地環境的體育公共服務決策,并盡快落實,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當地體育公共事業的快速發展。
對于個別地區進行重點扶持,對于一些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特別緩慢的地區應該進行調研之后進行重點扶持,這些地區通常都是經濟發展緩慢,在社會保障以及社會福利等方面發展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更沒有多余的資金用來發展體育公共事業,這時候就需要省級的領導部門重視這樣的地區,從省內發達地區調入更多優質的資源用于建設當地的體育公共設施,讓當地的弱勢群體也能夠享受到國家發展帶來的日常生活方面的福利。
綜上所述,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的建設工作還十分不完善,一些地區的資源利用率還十分的低下,并且在一些地區還存在明顯的資源分配差距,一些層面還存在很多利益糾葛,對于建設過程中還容易出現吃拿卡要的情況,不僅更大程度上延緩了我國體育公共事業的發展速度,也使得建設的項目可能存在各種安全問題,對于一些地區體育服務設施的過度商業化,應該讓有關部門出面干預,使得有限的體育資源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一項免費的公共資源,促進我國體育公共服務方面的快速發展,早日達到發達國家的體育建設水平。
[1]劉亮.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的概念溯源與再認識[J.體育學刊,2011,18(3):34.
[2]鄭家鯤,沈建華.長三角地區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現狀、基本矛盾與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3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