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淵
(山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安全播出調度指揮中心,山西太原 030000)
謅議廣播電視監測監管、指揮調度平臺綜合系統的建設方案
李興淵
(山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安全播出調度指揮中心,山西太原 030000)
對于廣播電視的播出進行監測和管理,在我國當代的廣播電視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確保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可以提升廣播電視行業的信息對抗力,從而促進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廣播電視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有效的播出監管平臺的措施,對相關的電視工作者提升監管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廣播電視 安全播出 監測監管
隨著近幾年來我國廣播電視播出技術和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廣播電視進行監測也越來越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工作。因此,為了確保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相關的監測人員應該做到,信號傳送到哪里,就要監測到哪里。從而確保節目播出的質量,優化播出的效果,規范傳播的秩序。當前形勢下,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正處于新老技術交接的重要時期。所以,亟需建立一個科學的安全播出監管平臺,促進廣播事業的長足發展。
我國是從1955年開始,對廣播電視進行監測的幾十年間,經歷了一個復雜的發展過程。現階段,全國各地建立起了數十個不同規模的廣播電視監測臺。使我國的監測手段有了顯著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我國對于廣播電視進行安全播出的監管效率、豐富了監測的種類、提升了監測的水平和能力、拓寬了監測的范圍。同時,我國逐步建立起來了一個開放的監測信息平臺,使監測工作可以做到資源共享,使得相關的管理部門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播出中存在的問題與弊端,真正地實現對廣播電視播出的監督和指揮。
隨著我國播出和覆蓋模式的飛速發展,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監管工作也亟需轉型。監管工作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對于監管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臨這種新的形勢,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趨勢。例如,傳統的業務正處于穩定發展的階段,我國的監測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并且伴隨著對高科技技術的采用,我國廣播電視監測工作的創新能力更加的凸顯出來。誕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業務形態。監測的規模不斷變大、范圍不斷變廣、技術不斷先進。隨著手機電視和數字電視等新媒體的誕生,我國相關的監測部門隨即在傳統的監測工作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出了一系列適用于新媒體的監測技術和手段。同時,監測業務的類型和規模也逐漸豐富和擴大,對于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也日漸加強。注重對于節目播出效果的反饋,加強監察的靈活性和科學性。
隨著監測技術的進步和監測手段的豐富,黨和國家對廣播電視播出質量的要求更加的嚴格。這就需要監測部門做好監測的工作,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伴隨著各種新媒體的誕生和應用,也對廣播電視的監測和指揮調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監測機構和部門的監測平臺十分的分散,使得相關的監測資源無法得到高效的整合,這就使監測系統難以形成規模。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廣電系統建設的投入也更加的巨大,系統和平臺運行時的維護費用也很高,這樣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在對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進行監測的時候,對于所收集到的數據還缺乏深度的利用。同時,中央和地方之間還沒有實現全面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完備的監測平臺和管理體系還沒有建立。
對于監測的技術要在不斷完善和提高的基礎上,規范技術,使其標準化。但是伴隨著技術的進步,也出現了很多的安全問題和隱患。目前來看,對于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監測工作還缺乏完備的法律和法規的保障和支撐。
技術的進步也對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當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監測人員的質量參差不齊,擁有高素質和技能的監測人員數量較少。這也就是說,監測隊伍還不能夠與技術的發展程度相適應。因此,相關的監測人員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職業技能,促進我國廣播電視監測平臺建設的穩步發展。
在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進行指揮和調度的過程中,要明確調度的責任和定位。不斷地建立有效的監測機制和平臺。在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時候,要加強對應急機制的健全和完善。不斷提高應對問題的能力,在保障安全播出方面,充分發揮組織和規范的作用,更好地為我國的廣播電視監測和管理部門提供優質的服務。
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進行監測和調度,可以保障我國的傳播體系更加的可靠,從而進一步地對公共服務體系進行管理和監督。因此,建立監管平臺就十分的必要。它可以提高我國廣播電視的管理水平,確保各項監管工作的科學、高效的進行。這就需要監管人員轉變傳統的監管方式,創新監管的理念,優化監管的模式,推進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監管的水平,完善監管機制。真正做到統一管理、統一監督、統一標準,逐步建立起來一個科學的、合理的、高效的監管指揮調度平臺綜合系統。
同時,要求相關的監測部門貫徹國家新聞廣電總局的各項政策,做好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完善監管體系。
要想真正地確保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監測體系,使這個體系和廣播電視的覆蓋情況相適應。監管平臺的建立要與當前我國廣播電視發展的主題相適應,并且以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為目標,努力地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和關系,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全面提升管理的質量和能效,是建立起來的平臺更好地為政府進行服務。
調度綜合系統要擴大收集廣播電視數據的范圍,提升監測數據收集的能力,豐富數據和信息的來源,全面建立起完備的數據庫系統和多媒體系統。嚴格按照國家新聞廣電總局所規定的數據接口以及聯網的渠道等進行資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互聯互通。進而建立起一個中央的網絡為中心,并且覆蓋全國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綜合系統。促進我國監測和管理事業的全面發展,優化傳播的結構,實現資源的節約和高效的傳播。
科技的進步推動了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誕生,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監管的系統如何更加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等問題。同時,數字技術的飛速進步,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監測工作帶來了難度。因此,需要監管部門緊跟技術的發展步伐,滿足高科技對于監管工作的要求,全面提升指揮的水平,推動監管綜合系統的完善和健全。廣泛地吸收優秀的廣播電視人才,推動我國的監管系統又好又快地發展和進步。
同時,在建立監管系統的過程中,要注重用法律法規做支撐點。根據當前廣播電視的發展現狀,制定出相應的行業法規和監管條例,推動技術體系的建設。并且重視在監管的過程中運用法律和法規,加大支撐的力度,從前保障調度綜合系統的順利運行。
要想建立一個高效、完備的廣播電視監測監管、指揮調度平臺綜合系統,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和監管人員以及廣播電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因此,要認真地分析當前廣播電視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監測系統,確保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運行以及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更加利用好信息資源,為安全播出服好務。
[1]陳德澤,主編.廣播電視監測技術[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2]柳思楊,主編.新編廣播電視監測技術指導手冊[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集團,2009.
[3]蔣曉宋.省級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系統設計[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