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延慧,龔麗麗
(1.江西省贛粵高速公路工程有限公司;2.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團公司)
伴隨著人民物質經濟的提高,車輛也在逐年增加,于此同時,對公路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公路從結構組成上分為三個層次,墊層、基層和面層。在公路建設中墊層和基層是公路使用壽命的重中之重,施工過程中也是要求最為嚴格的部分。面層是公路的最頂層,它與車輛輪胎、外界直接接觸,承載著外界的壓力和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施工管理基礎部分必須夯實,面層部分采用高強、耐磨、性能穩定的材料,以確保公路的使用壽命。
公路路面是公路施工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路面施工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行車的穩定性和舒適性,在施工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路面性能的提升,加強施工管理和影響因素的控制,將對路面的后期養護和壽命有著很大的提升。公路路面施工影響因素諸多,主要有施工環境、施工技術、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和施工人員的管理,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路面的質量,所以在路面施工中,加強施工控制管理,提高施工技術人員施工水平,合理清除施工過程存在的問題,做好施工的質量防護和檢查措施。從而達到施工質量標準,保證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
在國家大力發展城市化建設情況下,公路建設距離逐步增加,但是在交通快速的發展情況下,凸顯出很多公路施工路面質量問題,技術人員技術匱乏,管理人員管理措施不到位,施工人員安全防護意識和施工不規范,受城市化建設進度影響,施工工期安排不合理或時間緊張,比如冬季進行混凝土路面的澆筑,施工質量受影響,瀝青路面的夜間不規范鋪設等等。除了外部因素的影響,內部因素也不能忽視,比如骨料配合比、施工原料的自身質量等因素。結構因素:道路排水措施,路面厚度、路基的穩定和夯實度、有無筋、混合料的攪拌程度或鋪設均勻度。后期養護也是對路面質量和使用壽命影響的一項因素。
施工技術人員是路面施工技術的主要參與和設計者,施工技術人員的能力直接反映施工水平,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提升施工技術人員施工水平是施工的主要問題之一。所以說,施工技術管理也是控制公路路面質量的有力措施,比如在施工路面瀝青的鋪設過程中,對于接縫處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路面的平穩,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公路施工質量。
保證施工材料質量合格是確保路面質量的第一步,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科學系統的管理,施工單位建立合理完善的存放機制,減少由于施工材料對施工質量的影響,在施工材料進場時,要對施工材料進行檢查,杜絕一切不合格的產品進入施工現場,保證施工材料,除此之外,對于不同的施工材料要進行分開存放,防止因為不合理的存放導致材料的損壞,比如液體材料和水泥分開。原材料在運輸的過程中,嚴格控制,保證材料的設計要求。
路面施工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環境等。公路建設在施工前,要對公路工程所在的區域進行氣候環境綜合分析,確保在正常環境下施工,以減少由于環境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工程延期;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我們也要根據天氣變化制定相應的施工進度,以更好的完成施工。例如,在路面施工時,要考慮近期的天氣變化,防止由于降雨而對水泥路面造成影響,只有通過合理的規劃施工方案,合理分析施工過程,才能有效地保證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
公路路面過程具有很多機械化設備參與其中,現代機械化設備的使用、管理和控制,與路面施工息息相關,路面施工單位必須建立良好的機械管理體制,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轉和使用,以確保路面施工的質量。例如,在瀝青路面攤鋪的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的儀表盤是否完好,將直接影響攤鋪是否走直線,攤鋪機熨平板施工前是否進行均勻加熱,都是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設備的操作也影響路面施工質量,設備操作是否符合正常操作規則,有無違規操作,在選擇設備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設備機械,嚴格按照施工相關規則進行施工,瀝青路面鋪設施工時,避免不必要的停頓,防止造成波浪等不平整路段,合理控制和管理機械設備。
在施工過程中,面對多變的施工情況,及時作出合理的反應,并解決問題,減少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損失,達到提升公路路面施工質量。
對于像夜間或夏、冬季等特殊施工環境下施工,要及時做好照明、降溫等措施,保證施工質量。在夜間施工時,要進行施工照明,為施工工人提供一個光亮的施工環境和適當的夜間食品,保障施工工人正常情況施工。冬夏季施工,搭建相應的施工棚,注意防暑和御寒,施工路面要進行灑水降溫或保溫措施,在降水頻繁地區時刻注意觀測天氣情況,做好防洪排水措施。另外,對于施工工人要加強安全教育,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在高危施工現場,比如,土方坡要進行施工防護,防止塌方。
公路路面施工要以施工前報送的數據為基礎,進行實際檢測,嚴格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避免出現與實際不符的數據。施工開始后,及時收集施工數據,對反饋的路面施工信息進行核實,并作出科學的應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跟蹤記錄,保證數據的連續性和準確性;施工完成后,定期進行路面現場評估,對施工作出一個合理的評價,為后期維護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
路基是道路的基礎,肩負著整個道路的穩定和承載力。路基施工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路面施工和路面的質量,路基是路面的基礎,路基夯實不足,產生塌陷或沉降,路面將反應相應的影響和破壞,所以公路路面施工質量因素的控制和管理,首先必須對路基加強質量管理,保證路基的質量,為路面施工打好基礎。
隨著路面施工被越來越重視,各級政府也加大了質量評估和設計檢測。在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必須按照相應的施工變更程序,通過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的確認之后,方可繼續進行施工,各級政府也在逐漸引進先進設備對路面施工進行抽樣檢查,促進路面施工更好更快發展。
瀝青路面常見的損壞主要有混合料離析、壓實困難等造成的松散、坑洞等現象,如果攤鋪厚度與材料粒徑比例關系不合理,就很大程度上造成攤鋪過程中的碳層表面出現坑洞。實際公路建設數據表明,瀝青混合料的最好粒徑和鋪面厚度比值為,上層不大于1∶3,中下層不大于1∶2.6,這種比例下路面不易出現離析等現象。對于鋪設厚度數據見表1。
比如混合料采用0/16 的瀝青混合料時,鋪筑厚度要求5.0 ~6.0 cm,結構層厚度與混合料公稱尺寸比為3.1 ~3.8,減輕瀝青路面離析對路面的質量影響,就必須選擇合理的混合料類型,確定合理的鋪設厚度,確保面層的壓實。
表1 鋪設厚度
瀝青路面一旦出現離析現象,必須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否則離析面積就會逐步增大,一般根據不同的損害程度和混合料的比例組成分為兩種,換料和人工翻拌,松鋪的瀝青混合料出現塊狀時,并且上下粗骨料,一般采取最為方便的換料處理,如果混合料已經進行碾壓過,不合格部分也必須進行挖除,鋪設完成后,鋪設后和鋪設前必須保持厚度和質量一致。對于大面積的不合格,進行人工翻拌直到達到標準,無法混合均勻時,可以進行人工加撒細混合料,填補空隙。對于已超出級配范圍時,進行返工或重新進行鋪筑。
公路路面施工是公路施工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施工需求最嚴格的一步,其施工質量對公路使用壽命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路面影響因素諸多,在施工質量管理中,要做好施工質量影響因素的控制和管理,于此同時提高施工技術,加強施工管理,控制路面施工的開展,有效地提高路面施工質量。
[1]沈娜,唐波.分析影響公路路面施工質量因素的控制與管理[J].江西建材,2013,(3):205-206.
[2]邊永強.公路路面施工中的瀝青混凝土技術及其質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3,(8):132-133.
[3]吳建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城市建筑,2013,(6):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