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波 梁忠生
(1.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宿遷分院,江蘇宿遷 223800;2.宿遷市規劃局,江蘇宿遷 223800)
隨著綜合發展環境的變化,既定城鎮體系規劃往往會與當前的發展需求之間產生脫節,通過合理優化體系內各發展主體之間及其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經濟、社會等聯系,形成區域協作、城鄉和諧的發展態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宿遷市位于江蘇省北部、長江三角洲北部地區,市域面積8 555 km2,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至2013年年底,下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及宿豫區、宿城區,市域常住人口約481.9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 706.3億元,位列全國前百強。
目前,市域轄104個鄉鎮、1 442個行政村。其中,省級重點鎮8個、市級重點鎮15個(見表1)。

表1 市域城鎮等級現狀(2013)
1)中心城市地理位置較偏,空間結構布局分散,綜合吸引力有待提升;2)中心城區對三縣城的輻射力、帶動力明顯不足,對鄉村輻射力不足;3)市級以上重點鎮數量較多,但綜合服務功能不強、發展成效不明顯;4)城鄉二元平行發展的現象明顯,城鄉發展不協調問題較為突出。
宿遷市現行城鎮體系規劃于2012年編制完成,規劃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點鎮—一般鎮”五級等級體系(見表2)。

表2 現有市域城鎮等級規模結構規劃一覽表(2030年)
規劃形成“一極、兩副、三帶”的城鎮空間格局,根據區域發展不同特點差別化引導。其中,一極即以中心城區與沭陽縣城為核心組成城鎮發展極化地區,是宿遷城市競爭力集中體現的區域;兩副是以泗洪、泗陽縣城為市域城鄉空間發展副中心,加強與周邊城鎮的協調,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成為統籌周邊城鄉發展的核心;三帶即東南帶——沿淮徐綜合交通廊道,由中心城區、洋河新城、泗陽縣城、曉店鎮、中揚鎮、新袁鎮組成,是最具宿遷特色的市域城鄉空間發展主軸,東北帶——沿宿連綜合交通廊道,由中心城區、沭陽縣城、大興鎮、隴集鎮、華沖鎮組成,南向帶——沿寧宿徐綜合交通廊道,由中心城區、泗洪縣城、龍河鎮、歸仁鎮、梅花鎮組成。
隨著新一輪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編制、沿海開發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等因素的出現,宿遷快速發展環境受區域的影響日益突顯。對接區域發展態勢,特別是呼應宿遷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沿宿連、寧宿、徐宿淮三條發展軸發展成為重要議題(見表3)。

表3 三大發展軸比較分析表
城鎮化是宿遷發展的機遇和重點,更是宿遷發展自身獨特的紅利所在。目前,宿遷城鎮化率為51%,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關鍵時期。需要科學的城鎮體系規劃來指導全市城鎮發展,才能夠少走彎路。
要實現全面小康,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只靠中心城區和縣城拉動是不夠的,而靠面廣量大、重點不突出,人力、物力、財力相對缺乏的鄉鎮拉動也是不夠的。城鄉統籌發展關鍵是要抓住城市結構中的重要節點,分層拉動,梯度帶動,以適度的中心強化和適度的均衡帶動來實現城鄉發展的新突破。
結合市域空間發展政策分區引導,規劃在宿遷市域范圍內構建“一軸、兩副、九市、多點”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根據各區域發展不同特點差別化引導城鄉空間集聚。
一軸即以中心城區、洋河新區與泗陽城區為核心組成城鎮發展軸,強化城市功能、產業布局、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的銜接;兩副即以泗洪、沭陽為副中心,加強與周邊城鎮的協調,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九市即來龍、賢官、馬廠、韓山、王集、新袁、雙溝、龍河、界集為空間集聚的小城市;多點即若干一般鎮。
根據城鎮發展戰略,規劃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一般鎮”四級體系(見表4)。

表4 市域城鎮等級規模結構規劃一覽表(2030年)
結合市域空間政策分區建議,合理規劃市域城鎮職能,強化中心城市,差別引導,促進市域城鄉快速發展。

表5 宿遷市域小城市主要職能引導
1)宿遷中心城區:長三角北部地區新興工商城市,輻射帶動千萬人口的區域中心城市,濱水旅游城市。2)洋河新區:中國白酒產業基地;現代生物科技和臨港臨空產業集聚區;中心城市發展軸中部增長極;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3)泗陽城區:長三角北翼的綠色產業基地,市域東部核心城市,生態宜居城市。4)沭陽城區:沿東隴海城鎮軸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交通樞紐型城市;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以及專業服務業。5)泗洪城區:濱水工貿旅游城市,帶動市域南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城市;以旅游、農副產品加工業、食品加工為主。6)小城市:根據區位、發展基礎等條件,規劃賢官、韓山、馬廠、新袁、王集、來龍、龍河、界集、雙溝等9個小城市。具體職能詳見表5。7)一般鎮。一般鎮是推動宿遷市域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域空間促進發展的重要載體,根據實際情況適度發展。特色鎮的職能定位以農產品加工、無污染工業、涉農服務和社會事業服務為主,成為適度規模的人口居住中心、鎮域農村地區的服務中心。
[1] 崔功豪,魏清泉,劉科偉.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宿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綱要[Z].2011.
[3] 宿遷市規劃局.宿遷市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優化研究[Z].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