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朱曉冬 黃小娜
(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購物中心休閑空間指的是在購物中心用地范圍內為市民大眾提供休息、文化娛樂等活動的空間。休閑活動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多數的人由于工作時間和地理位置等條件的限制通常就會選擇集合各種功能的購物中心來作為平日休閑活動的地點,因此良好的購物中心休閑空間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是購物中心得以持續經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購物中心休閑空間可以分為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室外空間:廣場空間或者庭院,步行街、花園或者綠地空間等。室內空間:門庭、中庭、購物及其他功能區以及連接建筑的“空中走廊”(見圖1)。有些購物中心還設有露天晾臺等內外連接的區域,可以視為半室外空間。室外空間通常視野開闊,空間占地面積大,可以容納大量的客流。室外空間屬于敞開式空間,圍合界面很少,可以讓人們在此與自然親密的接觸。而室內空間則是購物中心的重點,是人們集中的區域。現今國內的大部分購物中心室內的休閑空間除了滿足基本的購物需求外,餐飲空間和娛樂空間也早已變得必不可少(見圖2)。
休閑空間擁有公共空間的普遍特性,而購物中心休閑空間因為其地理位置以及其所屬場所的性質又擁有區別于普通公共空間的特性。

圖1 Mall of America購物中心

圖2 北京西單大悅城
作為商業經營為主的購物中心可以說其內部的所有空間設施和人文服務都是以盈利作為最終目的。因此購物中心休閑空間區別于其他公共休閑空間的主要一點是它具有商業性。質量高的空間就會吸引大量的客流,為購物中心帶來實際的經濟利潤。
1)功能多樣性。
人們休閑活動的多樣性直接影響著購物中心休閑空間的多樣性,盡可能多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就要求購物中心提供多樣的休閑空間。餐飲,娛樂,健身等都已經成為購物中心里重要的休閑空間類型。
2)裝飾風格多樣性。
因為休閑空間功能的多樣性所以其裝飾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人文和科技的進步為空間裝飾帶來更多的可能。通過不同的裝飾風格既能區分空間里不同的功能分區也能讓消費者擁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購物中心休閑空間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從餐飲娛樂到健身運動都是需要人為參與才能發揮空間的作用。人們能夠通過參與其中來獲得精神上的喜悅和心理上的滿足感。
“以人為本”是一切設計的首要前提。在購物中心休閑空間的設計中,則更應當確立人的主體地位,要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體現在創作中,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空間設計中需要達到在聲、光線和尺度等物理方面能夠使人感到舒適的要求,產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其次空間設計要人性化。除了衛生間和休息區這類基本的設施外還要考慮特殊人群的需要,比如要設置殘疾人專用通道和專用衛生間等,甚至在娛樂區設立專門的使用通道。最后,空間設計也要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通過設計來傳達購物中心經營的文化理念同時也可以提升空間設計的品質。
我國現階段大部分的購物中心都是封閉式的,通風基本靠空調等設備支持,再加上經營項目的多樣性,人流的密集,這一系列原因造成空間內部環境質量低下。注重生態的設計一方面可以為空間裝飾增加清新的美感,同時也為人們的健康考慮。過去在生態設計方面過于注重景觀效果,植物僅僅作為裝飾和點綴,沒有達到生態化的標準。將生態化應用到休閑空間的設計當中既能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也可以使得購物中心成為城市里綠化環境宜人的生態空間。
裝飾多樣化的設計使購物中心在視覺效果上會產生明顯的差異,給人帶來多姿多彩的視覺體驗,讓人在空間內不會產生視覺疲勞和心情煩悶。功能多樣化的設計使人的活動不局限于單一的形式,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因為休閑空間功能的多樣性也吸引著大量的客源到購物中心進行消費,帶來了很高的利潤。
現在購物中心已經朝著休閑娛樂化發展,內部舒適的環境氛圍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設施以及時尚潮流的文化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觀光購物。早在2005年我國購物中心文化娛樂營業收入為4.07億元,占服務業營業收入的61.2%,而這一比例隨著近幾年的發展也在節節攀升。
購物中心休閑空間設計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為人們打造舒適宜人的環境,體現了城市中的人文關懷。同時休閑空間功能的多樣性以及人們的參與性也在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體驗型消費的樂趣,產生了一種新型的消費文化,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購物中心休閑空間具有商業性、多樣性和參與性的特點,應按照以人為本、生態化和多樣化的設計原則進行空間的設計,注重消費者的心理感受。完善的購物中心休閑空間的設計既能為購物中心提高利潤也能體現購物中心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同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楊蘭英.現代藝術設計中人文、本土意識的回歸[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6):71-72.
[2] 李硯祖.設計之維[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3] 潘洪亮.北京建設超大型購物中心的挑戰和機遇[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5(5):8-9.
[4] 羅建蘭.城市購物中心休閑功能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7.
[5] 湯新星.美國購物中心室內設計的人性化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1):35-36.
[6] 郭振山,馬賑轅.世界著名購物中心[M].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